爸爸的同学已经当了20多年兵了,现在是这个炮兵团的团长。进了军营,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环境非常整洁。路边的树上还挂起了红灯笼,军营里也张灯结彩,庆祝新年。再往前走,我们看到了非常庄严的军营雕塑和一座四层楼的团部,哨兵们站得笔直。
叔叔带着我们继续往前走,开始听见后面的训练场上新兵们在喊“立正!”“向右转!”等口令,那声音真有气魄!敌人听了肯定害怕哩!
没过一会儿,我们走到了车炮库。叔叔让看管人员打开了仓门,给我们介绍说这就是100轮式自行突击炮,它可是参加过20_年国庆阅兵式的装备,神气着呢!光看不过瘾,我和弟弟还要钻进去看个究竟。我和弟弟在一位解放军叔叔的帮助下,钻进了这个“大块头”里。看起来块头那么大,里面太狭窄了,只能容下3个人。我们钻了好一会儿才进驾驶仓里,还从上面探出了头,可真威风!
从车炮库出来,我们去了训练场。训练场有各种各样的训练设施,有穿越障碍跑、两米训练墙、平衡木、天梯、模拟海上登船……每一样都看着让人生畏。叔叔给我们讲了200米穿越障碍训练,叔叔说训练距离是100米,要跑一个来回。第一趟是空跑,第二趟就要穿越障碍,其中有跳入2米深的坑内再爬出、翻越2米高的木墙、跑过平衡木等等。训练场旁边还竖立着醒目的标语:“像打仗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打仗”,时刻激励着士兵们更加刻苦地训练。
阿福是个军事迷,一直惦记着要看枪,没想到叔叔还真答应了。因为存放枪支的仓库在宿舍的3楼,所以我们先参观了他们的寝室。解放军叔叔的寝室太整洁了,被子全部都是标准的“豆腐块”,所有的东西都整整齐齐地放在一起。到了3楼,我看见存放枪支的仓库有几道锁,必须一个人按密码,另一个开门,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打开。一位解放军战士给我们拿了两把枪和一顶防弹头盔,头盔给阿福戴上了,还让他拿着那把qbz95式步枪,剩下那把92式手枪被我抢走了。真枪可真沉,手枪的扳机都很难扣动。阿福才端着qbz95式步枪立正站了一会儿就受不了了,说枪太沉了,不好玩。
看过了枪,我们又去参观了122火箭炮、122加农炮、152加榴炮和sxk2150牵引车,今天可算过足了瘾。
转眼已经是四点半了,新兵们每天的五公里越野也要结束了。我们看见有些身体胖的新兵都快跑不动了,为了不让一个人掉队,他们互相帮助,有的后面被两个人推着跑,有的被跑得快的拉着跑,这种强烈的团结精神真让人感动!
今天可真是过瘾!参加过阅兵式的兵器都让我们钻进去看了个够!据说,这种100轮式自行突击炮是突击炮中最先进的,真让人感到自豪!解放军叔叔更让人敬佩!我们能有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离不开这一切和那么多人付出的心血。没有他们就没有如今这么强大的祖国!
今天跟老李出去逛了下广州大学城和黄埔军校。
这些地方很久就想去逛逛,今日才成行,真是遗憾。
下午吃晚饭我们就坐上车直接到大学城,这里真是不小,我们随便围着一个体育会馆绕了圈就累得不行。
完了去黄埔军校旧址。没有想想中的好。没有气魄,很小,楼也很旧。不过靠近珠江边,江风吹来,淡淡的腥味,很是舒服。很多卖纪念品和军用品的。又看了^v^的纪念堂。^v^ 辛亥___ 真是物是人非了。
晚上回去都5点多了,坐了轮渡。转公交车的时候看到一个mm,广东人吧。扎着马尾,真的很漂亮,身材也好,露肚脐。很是时尚。
但是当她转过头来得时候。哇,她得这边耳朵连上脖子,整个的被烫伤或烧伤的感觉。看着真是触目惊心。我突然想。世界上果真是没有完美的人,老天总是给你找一点缺点。
我很喜欢她的坦然,高高的乍起马尾。不在乎别人的目光。我都幻想自己是位医生帮她看好病。
就算是自己的缺点,如果实在隐藏不了,大胆露出来,没人会嘲笑,大家反而会欣赏你得坦诚。
20_年6月7日下午,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支部组织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去位于黄浦区长洲岛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参观,共有31名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参加活动。让我重温了以前历史学习过的“黄埔军校”精神!^v^先生在黄埔军校题词:___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i以看出^v^先生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为民族的独立而奋斗的梦想!今天也爬上了^v^先生的纪念碑亲眼目睹了,小时候奶奶和我说过:“孙先生临终训词:和平,奋斗,救中国!遗憾的是他老人家壮志未酬,却与世长辞!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此行的目的,我们不仅能领略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其辉煌的历史,感受浓厚的英雄气息。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战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
黄埔军校是^v^先生在中国___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v^的产物。黄埔军校建立后,为^v^培养了大批军事将才。从这里,也走出了一批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的^v^名将,例如黄埔一期的^v^、陈庚,黄埔四期的^v^、刘志丹,黄埔五期的许光达、陶铸等。巾帼英雄赵一曼也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当年,^v^先生对军校关怀备至,多次来这里办公。^v^先生___屡经挫折,痛感___的失败在于没有建立___的武力。1924年1月28日,正在^v^“一大”期间,^v^先生苏联___和中国___的支持下,决定创办中国^v^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就选在原广东陆军学校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旧址长洲要塞——黄埔,故简称为黄埔军校。这是我国第一所培养___军队干部的学校。^v^先生任命^v^为校长、廖仲恺为^v^军校党代表、^v^任___部主任、^v^任教授部副主任。
当时黄埔军校的特色在于实行___与军事并重教育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___精神。黄埔军校的建制是学习苏联红军的,设立党代表和___工作制度,后来推行到国民___军各级部队中去,成为区别于过去一切旧军队的主要标志。
后来,我登上孙总理纪念碑参观。登上这山
天边有两朵乌云,太阳也不见了踪迹,时而刮来两阵冰冷的寒风。虽然天气比较糟,但是我的好心情却一点也没有受天气的影响,依旧阳光灿烂。因为今天我和同学们要游台北故宫博物院。
导游领我们进大厅之后,上楼到了二层,开始正式的游览。
首先我们参观了翡翠白菜。仔细观察这棵大白菜,乳白色偏黄的白菜帮脆生生的能掐出水来。菜叶边上的锯齿就像海水碧绿的波纹,而且白菜上的叶脉也是清晰可见,真像是一颗大白菜。
导游告诉我们说这颗白菜上还有两个蛐蛐儿呢。
我们争先恐后的趴在展台上寻找蛐蛐儿,突然一个胖胖的男同学激动地喊道:”我找到了,我找到了!”同学们互相告诉伙伴们蛐蛐儿的位置,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看去,还真有两只肥硕的栩栩如生的蛐蛐儿匍匐在菜帮上像要随时准备跳跃离开。
导游告诉我们说,这个翡翠白菜是清代的能工巧匠在一块一边灰白一边翠绿的玉上精细雕琢的。白菜从谐音来讲寓意着百财,是很旺财,吉利的象征。
这使我们更加惊奇,赞叹了:就算是人工雕刻的作品那已经是巧夺天工了,选材之妙就像是浑然天成,而且还有这末深刻的寓意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了。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肉型石。肉型石的外观像一块厚厚的五花肉,乳白色的毛纤毫毕现,逼真极了。仿佛都能闻到肉的香味来,勾起人们的食欲来,让我垂涎欲滴了。
我们又参观了书画,碑帖,青铜器,玉雕,陶瓷,刺绣……这些国宝有些大自然的杰作,有些是能工巧匠们一点一滴的辛勤汗水的结晶。
一件件国宝让我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短暂的展览在我们的欢笑声中结束了。
7月底,妈妈带着我来到了我们的首都—北京。
8月4日,妈妈带着我去参观军事博物馆,我真是高兴极了!
军事博物馆坐落在西长安街上。听妈妈说,它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还不到军事博物馆,远远望去,高大宏伟的军事博物馆楼顶上耸立着高高的旗杆,上面飘扬着“八一”军旗,最上面是“八一”军徽,它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军事博物馆非常高大雄伟,左右两侧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大炮、飞机、军舰。
因为馆内在维修,所以所有的武器都被摆到了大广场上供人参观。那场面可真壮观,远远望去,这里像武器王国,应有尽有。
广场上左边摆放着各种坦克、飞机、军舰、鱼雷、卫星、水雷、潜水艇等。右边枪械展厅。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枪械,如:手榴弹、手枪、步枪、冲锋枪、日本剑,还有世界上最早的枪,高射炮、导弹、炸药、刀等等,俨然是一个枪的世界。美国造p-51d型”野马”战斗机;t-33a型教练机;中国造13式75毫米山炮;加拿大造u-6a海狸战斗机等……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了解了中国不同时期的战争史和武器发展史,增长了武器方面的见识,我深深地感到:只有强兵富国,才能不受别人的欺负和侵略。我要向钱三强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从小掌握好文化知识,勇于探索、勇于创新,长大了更好地报效祖国,使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小我就对军人有莫名的景仰,对于黄埔军校也早有耳闻,这天最后有机会好好的参观黄埔军校了。几经辗转,最后踏上了黄埔军校旧址这片神圣的土地。
黄埔军校的正门并没有咱们想象中的宏伟,校名“陆军军官学校”只是写在一块木板上,门的周围只是简单的刷白了而已,上方写着经典的革命宣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发奋。黄埔军校被门口的大树庇护着。这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最好的学校,却只有四五排房间,都没有一个小学大,还是重新翻新过的,由此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当时革命先烈们的艰苦生活。
由正门往里走在路的两旁有几间展览厅,里面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发展历史,以及一些杰出人物如^v^,^v^等的事迹,还有同一时期国际上有名的几所军校。
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v^,向^v^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推荐。1924年6月,^v^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这个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此刻的中山大学就是对应武校黄埔的文校。有评论说:人类军事史上,很少有一个军校像黄埔军校那样,在如此短的时刻中,却那么大地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从东征北伐到十年内战,从抗日到解放战争,他们都是双方历史的主角。这群人就是黄埔军校师生。
看了展览厅里面的照片,实物展示和文字说,我了解到很多历史故事,虽然只是皮毛,但是已经让我感叹不已。二楼是一些恢复的房舍,办公室相当的简陋,只有简单的桌椅,文具,没有一件剩余的摆设。
学员的宿舍很拥挤,居然60个人挤在一间教室大小的房间里。解说牌上说,这个待遇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大部分学员是住在草棚里的。我没有想到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的生活待遇竟然如此艰苦。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黄埔军校依然培养出了很多的国家栋梁,十大元帅就有五个出自这所学校。
相比其他国际上的军事名校,黄埔军校真是没法和他们站在同一个台阶上,但这只是生活条件的差别而已,在培养人才方面,我想没有哪一个学校的成才率能够超过它了吧。
据说黄埔军校此刻已经迁往台湾了,但是那种全心全意为民众谋解放,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永远都扎根在这片热土上,就像^v^的遗训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发奋”,尽管咱们此刻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应当居安思危,不断发奋,不断拼搏,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贡献自我的力量。
20__年8月14日,工业城党委组织工业城全体党员参观了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共有60多名党员参加了这次活动。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此行的目的,咱们不仅仅能领略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其辉煌的历史,感受浓厚的英雄气息。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战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
黄埔军校是^v^先生在中国^v^和苏联的用心支持和帮忙下创办的,是第一次^v^的产物。黄埔军校建立后,为^v^培养了大批军事将才。从那里,也走出了一批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的^v^名将,例如黄埔一期的^v^、陈庚,黄埔四期的^v^、刘志丹,黄埔五期的许光达、陶铸等。巾帼英雄赵一曼也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领悟。
在军校门口前咱们群众合影,把难忘的瞬间停留下。在“陆军军校学校”几个大字前面留下了咱们人生中的一段完美记忆,也让咱们置身感受那庄严的气氛,这也启示了咱们历史是不可改变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发奋”苍劲有力地题写在门口两边的
白色墙壁上,异常醒目,坚信它曾激励着中华子孙一代又一代人向前发奋奋斗。走进各个展览厅,听着导游有条不紊的详细讲解,霎时使我更加对历史的了解,历史的那一幕幕似乎在眼前重现了,仿佛那炮声,冲杀声在耳边回绕着。同时对那些在战争中立下了不朽荣功的先烈肃然起敬,佩服他们的勇敢,佩服他们为国牺牲的可贵精神。他们的辉煌战绩在中国史册上永垂不朽,何以让人忘怀?
归途的路上,随之浮想,不论是^v^的主帅还是^v^的将领,都曾是胸怀报国理想的精英青年,他们曾一同生活、领悟、训练,一同成长,却又因不一样的政治信仰而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而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和信仰与为多数人谋福址的事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名垂青史,造福后世,历史啊,让咱们铭记。
《黄埔军校》这部纪录片记录了黄埔军校出来的一个个大人物,以及他们的走向,这所军校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的历史,在革命战争年代,黄埔军校的师生成为两边的主力军,对我国的影响极大。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纪录片黄埔军校观后感:为万世开太平。
在上个世纪风起云涌、山河破碎之际,有那样一群人,他们胸怀救国救民的理想和抱负,从五湖四海跨越千山万水汇聚于广州;他们也曾在校场上军事演习,也曾在月下饮酒作诗,也曾在正直课上激烈讨论救国救民之法,也曾在理想和现实中茫然失措。经历过枪林弹雨、时势动荡,他们一步步从稚嫩走向成熟,无论何时始终践行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汇聚成一条河流深深影响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黄埔人。
辛亥革命失败之后,^v^深刻意识到建立一支属于革命者的革命队伍的重要性,因此身体力行地建立了黄埔军校。听到这个消息,全国的有志青年克服千难万险,奔赴广州。他们中有的人家境贫穷、父母反对,有的人要躲避军阀封锁,有的人放弃了原本优渥的生活,为了自己的主义和信仰,加入到黄埔大家庭中来。看到他们一腔热血,我不禁为之感动。当下我和我身边的战友们,也为了同一个愿景汇聚于华为。我们不需要像革命先辈一样需要牺牲那么多,因为公司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平台和发展机会,但我们一样需要像先辈一切满腔热情,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出自己的每一份光和热。
黄埔稚嫩的学子们在这简陋的校园里学习着军事战术和理论,很快,他们就迎来了真正的战斗东征和北伐。虽然历史给他们冠以一个伟大而光辉的形象,仿佛生来便是不可战胜的,可是我们不能忘记,当年他们也是一批稚嫩的、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们实战经验缺乏,当第一次感受到死亡那么近,他们也会恐惧、战栗,也会惊慌地忘记拿枪的标准姿势,也会在被困时绝望的怀疑。可是很快,他们在战争中成长起来,他们学会了如何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调整战术,学会何时强攻何时迂回,学会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最终迎来了一场()场战斗的胜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年轻人要发展必须带着理论投入到实践的洪流中去,不经历风雨如何能成长为优秀的将军?突然间,我更加明白了公司组织一线实践的苦心,甚至是像我这样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也有机会来到一线,亲身感受和客户对话的前沿,在磨砺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对于黄埔生而言,历史的车轮很快转动到了抗日战争这个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黄埔师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每当一个个优秀的黄埔人牺牲在战场上时,我的心头都真切地感受到悲伤。那么多战斗,每次战斗中将士都誓与疆土共存亡。为了替全局赢得时间,他们拼尽最后一颗子弹、最后一滴血汗,只为阻止侵略者铁蹄践踏祖国山河。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他们又何尝不懂他们的妻儿正期盼着他们同享天伦之乐?可是日寇不灭,何以为家?在家国面前,即使牺牲个人的小家也在所不惜。这种牺牲意识让我动容。信仰这种东西,是值得人不顾一切去牺牲的,当前我们要建设万物互联的新世界,彻底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背后又何尝不是无数华为人夙兴夜寐的奋斗与牺牲?
黄埔人曾经同仇敌忾、共同奋斗,也曾分立阵营、相互争执。虽然他们曾经有分歧,但在他们暮年之时,却又为了祖国统一大业走到了一起。几十年隔绝的台湾和大陆,分离了他们的骨肉亲人,也分离了他们为之奋斗终生的故土。他们愿意再一次放下党派之争的藩篱,回归同一个身份炎黄子孙。他们是多么纯粹啊,这么多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他们在乎的并不是个人的荣辱兴衰,而是国家的繁荣富强。这份胸怀,值得为我辈瞻仰。
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坊依然静静矗立,黄埔军人似乎已成上个世纪的传奇。但是黄埔精神依旧生生不息,在所有追求信仰的人们心中流传下去。作为华为人也应有广阔的胸襟,友爱精诚、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胸怀这样的黄埔精神,我们必能创造理想的万物互联的新世界,为利国利民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万世开太平。
2025年电影长津湖观后感200字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100字左右精选(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