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会,总有这么一群人,或倾一己之力,或践一生之诺,用艰辛的付出,标注人性光辉的新高度。回望70年前那场伟大的战争,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以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支撑,拼来了山河无恙、国家安宁。我们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积极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历史照进现实,用革命精神启迪未来,是干部必须肩负的时代担当。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要明方向、不迷路。人生如船,信仰就是压舱石。航船有了压舱石,吃水就深,航行就稳。干部立身做人、干事创业要行稳致远,同样需要压舱石,需要坚定信仰。如果干部心中没有信仰,被对金钱、权力等的欲望充斥,忘记初心使命,在面对诱惑、选择时,不能自持,最终陷进欲望的漩涡,成为人民的罪人。信仰是什么?是陶渊明“不汲汲于富贵”的傲骨,是王勃“不坠青云之志”的志向,更是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向往。信仰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是一杆旗帜,鼓舞斗志;是一面镜子,发现不足。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才能坚守平凡岗位,敬业奉献、执着坚守、担当作为,彰显使命。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要保初心、系群众。刚从高校毕业时的我们,知识广博、朝气蓬勃、激情满满,誓愿为祖国的伟大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但是随着时间的打磨,基层杂事琐碎,逐渐消磨了斗志。这时候需要回顾初心,明白“干部”这个身份既是“光环”,更是“责任”,任何形式的心高气傲及眼高手低都是错误的。只有不忘来时之路,永葆初心之志,沉下心踏踏实实从点滴细事、易事做起,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心系百姓的安危、冷暖,真切地关心他们,用心感知基层、融入基层、珍惜基层,才能在为人民服务中感悟初心、守护初心、践行初心。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要敢干事、担大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都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我们赶上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新时代中,前景一片光明,自然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实践能力,肩负起党的伟大事业、民族复兴大业。心中有信仰,就是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手的山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最需要干事的地方,摒弃急功近利的观念和浮躁的心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不忘“在其位、谋其事、守其职、尽其责”,挺直腰板,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与国家共命运、同呼吸。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信仰的人在漫漫人生征途中迈着踏实而坚定的脚步前进,风雨如磐不动摇,不忘初心中国梦,接续奋斗在今朝!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易利华,与一些医药代表有着不为人知的“交易”。
易利华通过低买高卖的方式,以远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将房产出售给与其有业务往来的药品代理商与医疗器械代理商的亲属。
通过对易利华案件的调查,无锡市医疗领域内的一些腐败问题暴露出来。一些医院信息系统的医生,通过向医药代表出售处方用药信息量的统计数据来谋利;利用这些数据,医药代表准确地对医生进行公关,实施贿赂。在利益的驱动下,少数医者违背医德,不顾病人的医疗需求多开药、开贵药,加重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
虽然卫生系统早有明令不准收受回扣、不准违规统方,但医院管理人员过去不属于行政监察对象,非党员的也不属于纪委管辖范围,对他们的监管存在制度性漏洞。
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颁布实施,以法律的形式把国家监察对所有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的全覆盖固定下来,填补了过去监督对象上的空白。
医药卫生问题涉及千家万户,看病难看病贵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作出部署,聚焦群众的痛点难点,着重解决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各级纪委监委紧盯医疗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查处了一批涉及医疗领域的腐败案件。
9月20日,央视播放《辉煌中国》第二集,观看后,让我深感震撼。总书记提出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在这一集得到充分展现。
本集选取的这些创新故事,讲述着中国科技创新,正如何让百姓生活更为便捷,让企业发展更具活力,让国家实力更加强大。
片中“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创新的优势在于:举国之力,以创新”等话语,无一不在突出创新的重要性。而创新之本在于人才,正如姚力军等人的创业故事,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也是成为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软实力。
国家尚且如此,放眼我们企业,甚至项目工作中,亦是同然。只有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并且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在基层,亦能有“辉煌”的成绩,创新不在于岗位大小,不在于职位高低,任何人都有权利提出新想法,发现新方法,并加以深刻思考。唯有这种氛围,方能激发更多创新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