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主角是一个名叫王燕的女孩,讲的是她怎样利用假期赚学杂费的故事。王燕有两个弟弟,因此家里三个孩子上学。放假了,老师对她们说,开学的学杂费是二十四块八元(以前是二十元),王燕的妈妈就不让王燕上学了,说家里没有钱替她交学费,王燕就决定自己在假期里赚钱。
她先是把家里的10个鸡蛋卖了,赚了两块五。又花了一块七元买了一支笔送给老师(其实是准备两块钱卖给老师的),老师给了她五块钱,她又赚了三块三元。后来,她通过买卖羊赚了五块钱。除去路费和给弟弟买糖的钱,她正好赚了十块钱。她用这十块钱买了一张车票,和大人们一起去摘枸杞子。当时枸杞子的价钱是两角钱一斤,她必须摘到一百多斤才够(妈妈说要有小山那么高)。开学那天,她满脸灰尘回到学校,打开一直攥得紧紧的手,对老师说:“这是二十四块八,我可以上学了!”
真的非常感人!
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么穷、那么脏的地方(到处都是黄土,一点绿色都看不见)!想一想自己平时那么不珍惜钱,真是惭愧!我非常敬佩王燕,我一定向她学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天,我就看了这样一部关于山村贫困人家孩子上不了学的电影——《我想上学》。
影片讲述了一个女孩因为家里贫困,支付不起学费,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挣够24元钱的故事。小女孩渴望上学的精神和她坚强不屈的信念,是现在很多孩子少有的。在场的观众都被感动,潸然泪下。
我们经常讲,人的一生有36000天,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精彩,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影片中的小女孩为了自己上学的梦想,不惜一切代价,难道不是在践行这一点吗?
人的一生,每个人都有发展的目标,目标总是目标,没有把目标当成前进路上的起点,动力,并脚踏实地去践行,那就永远只是个目标。学习小女孩,有乐观心态,肯定目标,坚强不屈,坚持不懈,完成自己的梦想。
回过头来,看看身边的很多孩子,遇到一点点挫折,就退缩。生长在蜜罐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把自己当成了寄生虫,没有理想,没有抱负,碌碌无为。还轻浮烦躁,遇事没有担当,光是学课本的知识,认为考个高分就很了不起。特错大错!
人生难免有挫折,遇到挫折有毅力,有担当,学习小女孩勇敢、不放弃、不退缩,直达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要上学》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先金,主人公是毛泽东。作者生动地从毛泽东的外貌,神态,动作等方面,从进校门到和房东吵架等方面,形象的描绘出毛泽东想要上学的强烈欲望。
毛泽东上学很艰难,他挑着个扁担,从扁担里放着书能看出:毛泽东很爱学习。
从跟房东吵架到坏同学抢行李,从要跟堂长谈话到可以上学,他的志气感动了一位姓胡的教员。
还有,在堂长跟他一对一谈话时,他不卑不亢,不向困难屈服,最后用一行龙飞凤舞,粗犷豪放的大字写下:我要上学。他的行为和动作感动了堂长,最后上了学,用我们的话来说:毛泽东很伟大!
从这篇文章能看出:再有名的人,再聪明的人,再有用的人,求学的道路也不一定一帆风顺,所有的.人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才能上学的。
所以,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自己争取做个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