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低文学品味的眼光看,这本书被我划到了思想龌蹉的行列,我觉得这本书侵蚀了青少年的纯洁心灵,并不能给我美好的收获。在读的过程中,我曾多次想放弃往下看的念头,但站在文学经典的角度上想,我决定坚持把它读完。对于川端康成这个人,我并不是很了解,只是因为在文坛上名声大所以才想读他的作品。他是含煤气管自杀身亡的,并未留下只字遗言,这更我猜想到他会有心理疾病问题,毕竟的确有那么些精神病人能够做出令人赞叹不绝的伟绩。
《睡美人》主要写了江口老人在客栈多次与妙龄少女同枕寻求慰藉,同时也带出他年轻时代找情人的恶习,看着那一字一句的不良话语,心都揪得麻了。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又像是一部幻篇,吃了药的妙龄少女、压在枕头底下的两片白药丸、屋顶上的那片光亮及客栈中的那个老人死去后却被送往温泉旅馆并被告示自杀身亡等等都带着一股神秘的味道。
江口老人每一次预约去客栈时,客栈女人都会换少女陪他,并且这些处女都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每一次都换新口味,每一次都有新体验,让江口老人失去理性地去光顾。这家客栈是专门为寻求性慰藉的老年人而开的,并且招待对象都是睡熟了的妙龄处女。更值得一提地是,老人们会有那么一份好的控制力,与一个美丽如花的裸体少女同床共枕却还能保证不会伤害到少女,或许作者正是以此客栈来做比喻反映一些社会现实。
如果从深层面去分析这部作品,更可能要牵涉到日本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如果单从浅层面来讲,就该非爱情这一个词莫属了。每一个人都有爱的权力,都有驾驭爱情的权力,或许要找到一个真心爱自己也是自己爱的人很难,但世界上的真爱不都是经过千辛万苦才换来的吗?爱情是会转移的,但家庭永远是牵系我们的重要信念,即使有婚外恋、有情人,但也是背着家人进行,家庭和责任不是挂在嘴边而已,活到老却还要靠在外面找女人寻欢,不是更可耻么?
所以,每个人都应当尊重自己的生命,挑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读了《睡美人》后,我喜欢上许多人物,同时不喜欢许多人物。
喜欢国王,因为他很大方,请了好多人来吃饭,还把金盘子拿出来招待女巫。
喜欢第十二个女巫,因为她把小公主救活了。
喜欢王子,他英俊勇敢,救了整个城堡的人
喜欢睡美人里面的第十二个仙女, 因为第十三个仙女诅咒睡美人到十二岁时会被一根很粗针扎死,她救了睡美人,我最讨厌第十三个仙女,心地很不善良 我不喜欢她。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做人要善良噢。
不喜欢第十三个女巫,因为她想让小公主死;
不喜欢小公主,她虽然美丽又聪明,但是她没有听爸爸妈妈的话,去碰纺锤,害了大家陪着她都沉睡了一百年。
我和妈妈一起看了这篇故事, 这个故事好长啊,不过我还是一口气把它读完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别人虽然不请自己,但自己也不能去伤害别人,应该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不能太小心眼,一点点小事情不用斤斤计较,要大方一点。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三只小鸟>>。主要内容是:从前,有两个妹妹嫉妒姐姐嫁给了国王,就把姐姐生的三个孩子扔到了河里,还告诉国王姐姐生的是猫和狗。三只小鸟看见了就说:“你们做了坏事,以后一定会遭到报应。”国王知道了这件事,就把那两个恶毒的妹妹处死了。
这三只小鸟虽然是在同一个鸟巢出生的,但是最后却有截然不同的归宿。
第一只小鸟麻雀好吃懒做,它经常去偷吃农夫的谷米,于是农夫在谷子下面下了毒。贪婪的麻雀来了,它吃完谷子后,发现下面还有些东西,于是又吃了一些,觉得挺甜的,便大吃特吃起来,结果中毒死了。
第二只小鸟大雁,非常害怕寒冷的冬天,于是便往南方飞,准备在那里越冬,但是路途太遥远。路上有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大雁不能坚持,只能放弃了,最后被冻死了。
第三只小鸟----雄鹰一直翱翔在天空中,它不怕寒冷、不畏虎蛇,自由自在幸福的生活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要鼠肚鸡肠,处处嫉妒别人。嫉妒 是一把双刃剑,在伤别人的同时也会伤害自己的,嫉妒的人必将走向灭亡,做人要学会心胸宽广,气量宏大,只要你的心胸广阔,就会发现世界也变得广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