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乡20_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范文
今年以来,我乡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两篇大文章、打好四大攻坚战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争创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争当全区县域经济排头兵,打造南宁卫星城目标,积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开拓创新、扎实苦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纵深开展,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一、继续大幅超额完成甘蔗生产任务
我们始终把甘蔗生产作为全乡工作重中之重来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条不紊开展双高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连续四年大幅超额完成任务的好成绩。今年,全乡完成甘蔗种植6.52万亩,其中宿根蔗1.81万亩、新植蔗4.71万亩,目前,已完成种植3.08万亩。截止目前入厂原料蔗共31.7万吨,预计还有2.3万吨尚未砍运,20_/20_年甘蔗产量预计为34万吨,甘蔗产量将再次刷新历史最高记录。今年双高基地建设任务0.3万亩,目前已落实实施片区12个0.8万亩,全乡累计实施双高基地建设5.24万亩、占甘蔗种植面积6.52万亩的91%,双高实施比例排全县各乡镇第一。
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
全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及9个村(社区)40个村民小组,经过半年时间大力攻坚克难推进,于20_年底全部完成清产核资及系统录入工作。我乡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今年一项重大工作来推进落实,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持续加强跟踪督导、持续强化工作保障,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培训到位、督查到位、经费到位。今年第一季度,我乡组织包村工作组、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屯干部到乡政府召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求各村屯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年内任务目标,当前各村屯正有序开展经营组织人员身份确认工作。
三、脱贫攻坚工作稳扎稳打、有力有效
我们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严格落实4321结对帮扶工作机制,用绣花功夫认真抓好抓实扶贫手册台账填写和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截止当前,我乡还剩未脱贫180户510人。根据自治区20_年二上二下一微调的工作要求,20_年我乡计划脱贫128户394人,其中有104户八有一超已达标,有24户未达标(其中15户住房不达标、8户20_年人均纯收入不达标),预计20_年人均达到3800元。一是以绣花功夫推进扶贫基础性工作。3月5日-7日,我乡再次组织工作队对未列入20_年计划脱贫的52户116人贫困户进行入户核查排查,均无法于20_年计划脱贫。同时,有序推进极度贫困户认定工作,经过全覆盖式核查及乡级审核,确定8户30人列入极度贫困户。3月7日上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村干部、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乡直单位主要领导及帮扶干部进行一户一册一卡业务培训,并将20_年帮扶手册、联系卡及贫困户信息表发放到各帮扶人手中,各村根据工作步骤制定本村20_年脱贫工作方案。二是大力推进党建促脱贫工作。全面推行党建+模式,把基层党建与农村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强化脱贫攻坚乡、村党组织主体责任,以党建引领农村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同时,全面实施一村(社区)一党建专员、一村(社区)一党建工作指导站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与扶贫相互促进。三是千方百计推动扶贫产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贫困户发展县级5+2、村级3+1扶贫特色产业,提高产业覆盖率,先后成立澳洲坚果等9个党群致富合作社,大力打造佳德牧业等5个扶贫车间,先后建设1个区级、1个乡级和2个村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园、点),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36家、规模养猪场186家、规模养牛场2个、规模养鸽场2个、养羊大户30户,有效带动扶贫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脱贫。四是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导四和、赛仁、中华3个贫困村通过光伏发电、入股甘蔗收割机、装载机、企业分红、发展电商等多种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4.2至6.5万元,以上村也全部达到年收入3万元以上标准,有效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提升了农村党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四、乡村建设三清三拆强力推进
我们始终把乡村建设作为改善村容村貌的重要抓手,持之以恒的抓在日常,继续抓好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落实好保洁员制度和村规民约制度,在全县率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村收乡运县处理和保洁常态化。今年危房改造任务60个,当前危房改造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当中,其中有10户已经全部完成封顶任务,安装好门窗等必要设施达到入住条件,加大力度推进其他危改户下地基、倒置、安装门窗等工作,同时向四类人员大力宣传危房改造政策,摸清危房存量,开展房屋修缮等工作,有效的解决了部分农户住房问题。抓紧积极推动四个好宜居乡村建设,按照逐林模式集中在坛农和叫全开展四个好创建工作,已通过崇左市四好村屯验收;陇锦屯、陇值屯被崇左市认定为四好创建达标村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八联村百鹤屯、赛仁村陇扶屯、岜炭屯开展三清三拆工作,截至目前出动钩机、运输车清理房前屋后及巷道杂物36处,拆除乱搭乱盖100多平方,拆除废弃建筑20_多平方,累计清理清理村庄垃圾、乱堆乱放废弃物200余吨,为全县三清三拆工作树典型、创亮点。
五、现代特色农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我们高度重视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今年打造农业示范园区县级1个,乡级1个,村级4个。其中,位于XX乡赛仁村陇问屯的广西扶绥佳德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_年12月,占地面积405亩,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主要以养猪为主,兼营果蔬种植和鱼塘,现在公司共建有全封闭、全漏缝的现代化猪舍3万平方米,设备采用绞盘式自动投料系统,水位计控制的饮水系统,负压通风全自动控温系统,完善的粪污处理系统,猪粪经处理后成为优质有机肥打包出售,污水经处理后符合《农灌》旱作标准,达标排放。全场现饲养种母猪5000头,今年1至3月份出栏3万头,预计20_年全年出栏生猪12万头。现全场有员工49人,其中有贫困户10人,有效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20_年申请扶贫车间并获得通过,同时还获得市委、市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先进主体荣誉称号。经过大力发展规模化生态养殖,规模生猪养殖场、养殖大户等工作,我乡已成为全县重要的生态养殖基地。此外,大力推进生态养殖品牌化建设,先后打造了佳德牧业、盛艺黑猪、能华土猪等一批在市、县内响当当的生态养殖知名品牌。
六、一户一薪返乡就业创业取得成效
按照县委、县政府20_年一户一薪 返乡就业创业工作部署要求,我乡高度重视一户一薪 返乡就业创业工作,花更多时间和精力、用更多力气和工夫,创新开展好以帮助每个家庭都有一人以上获得工资性收入为目标的一户一薪 返乡就业创业主题活动,努力实现群众充分培训、充分就业、农民稳定增收。我乡紧急召开乡、村两级返乡就业创业工作布置会,积极组织工作队员下村入户宣传动员,共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4000份,发放《一封信》4000份,在各村屯悬挂就业宣传横幅50条,张贴企业招聘信息宣传海报100张,并利用春节前后各种文娱活动进行大力宣传动员群众参加招聘会。超前谋划,提前在县级招聘会之前分批次组织了五百多人参加企业应聘会,目前已有82人参加面试,成功应聘35人,其中贫困户9人。此外,在加强就业培训的同时,积极培育农机服务队、建筑服务队、餐饮服务队等专业服务组织,不断提高基层群众就业创业组织化程度和水平。
七、大力推进基层党建+模式
作为市县两级党委组织部挂点联系的乡镇,我乡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将其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狠抓落实。今年乡党委在全乡9个村(社区)实施一村(社区)一党建工作指导站、一村(社区)一党建专员制度,通过建站定员的方式,选派9名基层党建专员到村(社区)从事基层党建工作,让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着力解决农村干部队伍人才匮乏等问题,为助推乡村振兴建功立业。每个村(社区)建立一个党建工作指导站,党建指导站设站长1名,成员2名,其中党建专员1名,具体负责指导该村(社区)党建工作,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为成员,与党建专员共同开展所在村(社区)的党建工作。党建工作指导站实行五个一工作制度,党建专员负责协助党建工作指导站站长落实所负责村(社区)党建工作站的日常工作,指导村(社区)党组织全面抓好党员教育管理、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做好村(社区)党建工作站工作计划、总结,抓好基层党建典型案例发掘和宣传等党建设工作。通过实施一村(社区)一党建工作指导站、一村(社区)一党建专员制度,有效强化了乡领导班子成员对挂点联系村(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激励了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形成了齐抓共管农村基层党建的工作格局,有效带动全面推进村(社区)党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动村屯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基层党建和各项中心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八、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一季度以来,全乡社会各项事业持续保持和谐稳定发展,XX公立幼儿园项目有序推进,各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建设进度排全县首位。全乡新农保工作有序开展,民政救灾救济工作深入村屯,利用春节慰问契机,发放一大批救灾物资,有效保障弱势群众基本生活;对在享低保对象开展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确保了城乡低保得到精准救助。深入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我乡还荣获自治区统计局授予的广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成绩突出集体荣誉称号;全面完成水利体制改革各项指标任务,河长制工作已成为常态化;春、秋季动物防疫密度100%,全面落实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深入村屯农户开展摸排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宣传工作,无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辖区内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积极采取强有力措施,认真做细做实信访维稳工作,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加大各类整治工作力度,全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发展,在两会、清明节和三月三等敏感节点无越级上访事件发生。当前,全乡社会持续保持安全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呈现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