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以读书为题目的初二作文》是文学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在书中我们可以找到似黄金却胜过黄金,似颜如玉却胜过颜如玉的东西。这就是读书的魅力所在,让我们找到许多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东西。
小时候,在哥哥、姐姐的陶冶下,我对那些印着花花绿绿图画的书很感兴趣。但由于小,识字不多,所以看的都是一些图画多而文字少且易懂的书籍。渐渐地,我便沉迷其中。
有一天放学回家,我看见姐姐捧着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我心想:这么厚的书,上面的插图一定很丰富。说时迟,那时快,我一把从姐姐的手里把书抢了过来。一看,我顿时傻了眼: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像一条条小虫子在蠕动一般。“难道有这样没有图画的书?”我心里不禁泛起了疑问。我不仅没有把书还给姐姐,反而赖着脸皮向姐姐要这本书看。姐姐也同意了。
于是,只要我一有空,我都会拿出《三国演义》,细细品味书中的精华。在书中,我感受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的阴险狡诈,关羽的重情重义……在阅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我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甚至连上厕所都不忘带上它翻看几页……
在看完《三国演义》后,我还不满足,我从《西游记》中看到了孙悟空一行人与妖怪斗智斗勇的场面;从《水浒传》中感受到梁山英雄的无奈;从《红楼梦》中领悟到一个家族有幸声道衰败的过程……
读书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也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让我寄情于书中,找到了归宿。这就是读书的魅力。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代圣贤很注重读书,我也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我从小到大读了几百本书,既有名著,又有绘本。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心情烦躁时,会拿起一本书。我高兴喜悦时,会拿起一本书。我考试靠砸时,也会拿起一本书……
有一次,妈妈叫我帮她等到水满时,把水龙头给关上。我一口答应了下来。水哗啦哗啦往下流,我把它当成高山流水般的伴奏声,专心致志地看着书。
或许是书的情节太精彩,太引人入胜了。或许是我看书看得太入迷,太走火入魔了。我竟没发觉水不知不觉间已经流出了脸盆,开始向地板进军了。时间一点点流逝,我不经意间瞟了一眼水龙头。“啊!坏了。”我一边大喊:“糟糕,糟糕!”一边手忙脚乱地关上水龙头。当妈妈来验收我的劳动成果时,我不禁沉住了脸,头发似乎在冒烟,像着了火一样。但当她看到那本趴在洗衣机上的书时,表情立刻多云转晴,温和地对我说:“两耳不闻流水声,一心只读圣贤书呀!”说完,我们两个都哈哈大笑起来。
啊!读书可真好!怪不得古代圣贤们那么注重看书呢!这真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人不可一日无书呀!
“读书使人进步,读书使人快乐”。大家不能只拘束于课本里,也要经常读一读对自己有益的课外书。我最近就读了一本书,书名叫《木偶奇遇记》主人公的名字叫匹诺曹。是个木偶。
匹诺曹是一个老人做出来的木偶。在匹诺曹身上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他很爱玩,经常逃学。他也很调皮,为了看戏,用他爸爸的外套换来的书本卖掉去看戏。当时,他只为了玩,却忘了没有外套的父亲……他经历了非常多的困难,曾被戏剧厂老板捉过、变成过驴子、被鲨鱼吞过……但是从鲨鱼嘴里出来以后,他开始用功学习。终于,他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孩子。活泼天真的匹诺曹爱撒谎,但是每次撒谎过后,鼻子就不由自主地伸长。有一次,他一连撒了几个慌后,鼻子长的让他动弹不得。由此,我陷入了深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光我们会犯错,哪怕是名人也会犯错。
当匹诺曹有了5个金币的时候,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想给父亲买个外套,可后来他听信了狐狸和猫的话,以为种金币可以收获一个金币树。而被骗走了金币。
等我读完这本书时,我觉得匹诺曹其实是一个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看到自己的父亲掉下海立即跳了下去救他。为了能让爸爸每天喝上一杯热牛奶,甘愿每天提两百桶水去换取一杯热牛奶;为了给青发仙女治病,他放弃了买新衣服,用买衣服的钱去买药。他学会了编筐织席。是的,他变好了,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我读完这本书时,明白了:成长过程中犯错可以算是正常的,只要敢于去改正错误,就是一个好孩子。如果为犯错而不敢承认蒙混过去,虽然在家长心中是个好孩子,其实你是呆了一个叫“虚伪面具”的“好”孩子。正真的好孩子不会撒谎,只会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进行分析,为自己所犯的错而悔恨。
书,是生活中人人都有的。可有些人你给他书,他甚至连头都不抬一下。而我正好相反——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小书迷”。家里的书我几乎看过了,而且有的甚至看了好几遍,对一些中外名著更是百读不厌。
幼时,我还在咿呀学语时,是爸爸妈妈读诗歌给我听,在我大一点时,爸爸妈妈开始教我拼音和识字,慢慢的,我可以看一些有注拼音的书了,现在我可以看那些没有拼音的书籍了,遇上不懂得就去请教“哑巴老师”——字典。
我的书架上已经有好几本书了。我最喜欢的是《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这两本书让我同书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让我和主人公一起经历许多事情。
问我为什么喜欢读书?因为书能给我许多好处。比如:我在做奥数题的时候,再也不用大人给我讲解题意,让我在参加奥数比赛时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学作文时再也不用发愁写不好了……
问我喜欢书到什么程度?我举个例子告诉你:我一看见书就入迷,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有时甚至连作业也被我放在一边……
书能给我们知识,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伙伴。
我喜欢读书。
书读多了,你的经验也就丰富了。这是人们的惯性想法,我觉得不然。马谡当时要是读书少一些,那他就不会拒谏而遭成失街亭、失性命的结果了。我觉得只读书不好。
我一向喜欢读书,并不是书的作者的原故,而是喜欢书中那些有趣的故事,那些好看的插图。我喜欢画画,所以我喜欢有图画的书。我也喜欢作文书,但我从不欣赏写作文,因为我很懒,懒得动笔去写,即使写,也只是那么一两句,小学写作文时,我写不出一个字,常常是早上坐到中午,中午再坐到晚上。自由写作是我的最怕,笔握在手中,本子上除了方格还是方格,不见一个字。家长见我写不出一个字,比我还急,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就是本子上出现不了字。书我读得比局龄人少不了多少,究竟问题出在哪儿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偶尔一次看到同学的作文,恍然大悟生活体验太少。想想自己,生活体验确实少。早上到学校上课,中午回家,再到学校,下午在回家,路上花得时间只能少不能多,下课玩的时间只能减不能增,上课做笔记,作到我手指发麻,下课想难题,想得晕头转向,每日如此,有什么可写的呢?
生活原本就是一本无价书,怎么能用“死书”来代替呢?书,我们是必须读的,但是真实的生活经历是绝不可少的。先读书,后经历生活的事,你会觉得那本书中的类似情节写的甚好;先经历生活中的事,再读书,你会对自己的经历亦会对书回味无穷,你就会读懂看似难懂的书。就像学课文时,只有先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你才能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读书也是这个道理。
要是用读书去了解经历某些事发生时人的思想,心情,我想那多半不会成功,或许还会适得其返,觉得故事中的人不可思议。如果仅读书就能让人了解生活,了解一切,那么我想写作再也不需要真实题材了。
书毕竟是取材于生活,而生活却不能照搬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