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盲人看》说了些什么呢?它赞颂了盲人生活的自强不息?它反映了当今的社会现状?它描述了明眼人不如盲眼人看透世界?或者它感慨了盲眼人比平凡人更有骨气?应当说,文章包容了这一切。
文章的开头,盲人独自在校门旁等待着即将放学的孩子。他悄无声息地站着,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像是被人隔绝起来,盲人与平常人是理所当然的不同类,这就是残酷的现实。此处突出了盲人的孤独无助,他的自卑不由使读者产生了同情。
随着文章的继续,读者渐渐了解这位盲人的故事。他虽然身体残疾,但有颗坚忍不拔的心。他自立自强,先是在路边拉奏二胡以路人给的零钱为生,后是摆小摊卖杂货维持生活,再后是学做按摩,以辛勤的劳作来养家糊口,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当他听说晚上停电,他知道别人“……黑了,难受”,不希望更多的人失去光明,便赶紧进了一批蜡烛火柴,在漆黑的夜晚低价售出,给别人提供光明。他虽然生活艰难,但有颗善良真挚的心。他自尊自爱,坚持公平买卖,不需别人怜悯,婉言谢绝了别人的资助。他的自尊使读者深深为之感动。他虽然眼不能见,但有颗追求幸福的心,能够用心、用耳、用手、用鼻……去“看”世间美好的一切,还能够将“看”到的东西告诉妻子,教她观察事物的方法。盲人已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瞳仁亮如秋水”的男孩,拥有甜蜜的爱情和亲情。至此,文章透出丝丝温馨与幸福,令人发觉原来盲人也能也能像平凡人一样,拥有和谐平静的生活,亦与开头的被人怜悯作出呼应。
在文章结尾,盲人“依旧每天倚在校旁的杨树下”,等待着。盲人究竟等待什么呢?透过盲人近年来的经历,读者可以想象到,他等待的,不仅是快要放学的孩子,而且还是一种明眼人难以感受到的来自孩子的温情!
作者写了作为明眼人的“我”在与盲人的交往中所发生的感情变化,以明眼人的错误来反衬出盲人的正确。“我”起初出于怜悯而尝试帮助盲人,但盲人却婉拒了“我”的好意。“我”方才明白,“我”仅仅知道盲人是弱势群体,需要别人的照顾,但“我”看不到盲人的善良、勤劳、自尊,看不到盲人其实能像明眼人一样自食其力。虽然许多明眼人能够看到光明,却看不透实物本质的意义。而盲人虽然失去光明,但他却能用内心去感受世界,体会世界,“看”到正常人所“看了如同未看”的东西,或许他更能看透世界,了解做人的道理。他通过自己的劳动,将爱心传递给这个社会。他是多么值得尊敬!
本文文字朴素,干脆利落,多短句,不铺张,不渲染。如“我呆住了。那个漆黑的夜晚,即便烛光如豆,还是比完全的黑暗,好了不知几多。”“他技艺不好,琴也劣质,音符断断续续的抽,叫人听了只想快快远离。”“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在白毛杨,悄无声息的站着,从不张望校门口。”全文语言清朗流利,口头色彩浓烈,风格独特,在看似平实的文字中,生动地表现了父子、夫妻间的真挚感情,热情地礼赞了奋发向上的自强精神,字里行间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盲人看”看似矛盾,但仔细一想,方却体会其中的意义。只要人人都如盲人般献出自己的爱,奉献自己的真诚,世界将变成温暧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