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初中,简称初中。初中是中学的初级阶段。初中一般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这是一个向高中过渡的过程,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在中国,初中的学年制是三年制:七年级一年级、八年级二年级和九年级三年级。 下面是文学范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想法和做法范文九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我们的整理,大家能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
摘要:作业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的重要作用。文章从语文作业设计应联系社会实践、适度关注创新、关注学生个性等方面,对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思路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个性化;核心素养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在学生的综合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语文学科涵盖多方面的内容,教学任务的多样性决定语文作业也要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语文作业设计应注重联系社会实践,适度关注创新,关注学生个性。
一、作业设计应联系社会实践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时代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还要联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悟书本知识,了解知识的实际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联系社会实践,注重作业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教学《安塞腰鼓》这一课之后,教师要通过作业设计,让学生更好地品读文字,感受语言的诗意美和节奏美,从不同层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生命力量,深化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可以让学生表演安塞腰鼓,加深对安塞腰鼓这一民间艺术的了解,直观地感受安塞腰鼓的节奏和气势,体悟其中的生命律动,并思考安塞腰鼓对人生的启示意义。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注重作业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引导性,促使学生在参与安塞腰鼓表演的过程中,一步步了解这一课的知识内容,感悟这一课的思想情感,感受安塞腰鼓蕴含的磅礴的生命力量,认识到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赞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加深对教材知识的印象,促进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动手操作能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二、作业设计应适度关注创新
语文教学如果局限于书本知识,视野狭隘,就会导致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发展不足,创新思维发展受限。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贯彻创新理念,注重作业的创新性、拓展性、灵活性,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发散思维,激发创造潜能。例如,教学《壶口瀑布》这一课之后,教师要通过创新型的作业设计,让学生转换思维模式,以一种新的眼光和角度去思考这一课的知识点和思想情感,在新的思维模式中得到新的收获。如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伟大的性格,然后让学生通过作文的形式,描绘观看壶口瀑布视频的感受。通过观看视频与写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和文化历史的美好情感。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难免会觉得有些枯燥,教师在作业形式和作业内容方面要进行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型的语文作业设计需要从多方面考虑,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以通过互联网等途径了解和筛选一些新题型,并加入一些新内容,注重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作业设计应关注学生个性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接触的人与事物也有差异,这就决定学生之间具有性格差异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而作业设计要尊重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个性化,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语文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设计。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这一课之后,教师要通过个性化的作业设计,让学生理解老舍情有独钟的济南的冬天的特点,认识到老舍表面上是在写济南的冬景,其实是在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如可以让学生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一说“济南的冬天给你的最大感受”。每个学生的感受可能不一样,因而答案也可能不一样,课堂呈现出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景象。有些学生待过不同的地区,而每个地区的冬天可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将家乡的冬天景象描绘出来。这样的作业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能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灵活地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不仅能提升学生对作业的适应程度,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效果,还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力,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结语
作业设计是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走向素质化、综合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初中语文教师的重点研究课题。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了解,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特点、个性特征进行作业设计。作业设计理念要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吻合,应联系社会实践,适度关注创新,关注学生个性,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文娟.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_(03).
[2]孙媛媛.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_(20).
[3]阙银杏,吴积兴.指向助学功能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_(02).
[4]黄枫.精心设计,合理布置———浅谈初中语文作业有效设计[J].文教资料,20_(36).
作者:丁晓洁单位:江苏省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难点: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吗?
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影子)
请同学们再来听首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每当我们唱起这样的儿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从中获得了对生活的美好体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二、作者介绍:
(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生活创作的故事。)
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投影打出相关资料)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自幼爱好美术,跟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21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回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在绘画、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这些成就与他从小就爱在生活中去发现、思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让我们从阅读作者的文章开始,走近丰子恺。(
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解决生字词:
撇蘸幽暗√包罗√惬意疏密√坐不牢朱砂水门汀√口头禅√参差不齐
2、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配以轻音乐,学生轻声朗读。学生回答有因难,教师可提示,文题是“竹影”,它是以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明确:本文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
(或: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3、完成表格:
1
四、品味朗读,体验童趣:
思考探究:
1、课文中说:“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怎样理解这两句话?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中西方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西洋画重写实,重形似。中国画重写意,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2、找找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3、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找到后在小组内朗读,然后教师点名朗读得好的学生示范朗读,也可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来朗读。)
五、拓展欣赏
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
下面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欣赏图画,要求:
1、迅速浏览课文中的相应字句,你能说出下面几幅画哪些是中国画、哪些是西洋画?
2、用自己的话说说国画的精妙之处在哪里?
(多媒体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配音乐。)
六、口语交流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七、作业: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
2、完成本课练习卷,并预习新课。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人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对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一些做法及想法。
一、作业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由于班级内学生的情况不同,甚至差异较大,面对同一作业,往往会出现“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因材施教,充分注意每个学生的实际,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评价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量身定做。如同样是课外阅读笔记,教师可提出不同要求,分A、B、C三个层次,要求A层次的学生阅读后能写出阅读心得,B层次的学生要能对文中某一段或某一句进行赏析,C层次的学生要摘录好句好段。具体内容由学生自定,选择层次也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这样的作业布置方法,很受学生欢迎。
二、作业的设计要有时效性
也就是说作业布置的时机要适宜,要紧跟教学的进度。课文的预习作业要布置在课文学习之前,让学生提前做好,达到掌握字词,熟悉内容,提出问题的目的。学习完课文之后,检查反馈要快,趁热打铁,达到巩固的目的。模仿练习,随笔作文要晚一点。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来说明,首先布置预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出字词的音、形和义;理清“济南的冬天”的线索结构;并标出文章中的疑难处,供课堂学习解决。学完课文后,及时对基础知识检查反馈,积累知识,提高解题技能。并以《的冬天》为题,写一篇随笔,培养学生的家园之情。所以,合理有序地布置作业,不但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同时也调控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向。
三、作业的设计要适量
作业作为教学反馈的手段,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方向。因此,在布置作业的数量上是有讲究的。作业量既可多也可少,甚至可没有作业。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进行布置,让学生做多做少,教师要心中有数。如教授苏教版八(上)语文时,“革命烈士诗二首”的作业我仅布置两次主题作业。一是开展诗歌朗诵,要求人人参与;二是要求学生回家查阅有关“战争年代的故事”的资料。
四、作业设计的次数要适度
如果作业布置过于频繁,容易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造成学生心理的反感情绪,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和进度。反之作业次数过少,也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作业的设计要有计划性,要依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而定。如我在布置“爱国情怀”(苏语八上)这一模块的作业时,把作业的次数定为五次。按专题布置两次预习作业;按模块综合安排语文基础知识和古诗阅读训练各一次检测反馈;作文训练一次;“乡愁”类诗歌专题研究一次,就是让学生搜集写“故乡”或“乡愁”的诗,四人一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交流和展示。作业安排的时间、次数合理有度,留给学生巩固和消化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能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五、作业的设计要有精品化意识
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随意性太大,或者以不负责的态度来布置作业,想到啥就布置啥,不加以比较和选择,训练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在作业的安排上,教师一定要有精品化的意识,要重视作业的质量。先广泛搜集训练题目,并整理出来,加以选择,供学生训练学习。作业才能上档次,有品位,富有针对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教学反馈的目的。
六、作业的设计方法要力求巧妙
语文作业不能搞题海战术,而要以训练和提高学生能力为主。题目要少而精,方法灵活多样,尽可能地做到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在授完《最后一课》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写作背景、写作手法进行仿写训练——课文是战争版的“最后一课”,那么仿写可以写成校园版的“最后一课”,地震版的“最后一课”等。结果学生的作文是五花八门,除了上述版本外,还有人写了地球版的“最后一课”,语气、语境都比较自然。这样的作业设计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另外还要求学生把课文中哲理性强的或者优美的语句,摘抄到笔记本中,作好积累,反复诵读,提高他们的语言感悟力。
七、作业的设计内容要有价值
作业训练的效果高低是由作业内容有没有价值决定。高质量的作业对于学生的训练效果最佳,低劣的作业只能减弱训练和反馈的效果。如果教师不对作业的内容加以选择和甄别,那么学生训练和反馈的效果就低。高质量的教学一定要有高质量的作业相伴。高质量的语文作业能提供准确的反馈信息,以便校正教学的方向和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语文作业的内容便具有了真正的价值。
八、作业的设计形式要多样化
有些作业可以在课前布置,也可以在课后布置。除了教师布置作业,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出题。看电视新闻,练普通话是作业;看一些影视作品,写读后感也是作业……如:我在上《邹忌讽齐王纳谏》等课文时,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排演课本剧,而通过表演课本剧、评议课本剧作业的完成,学生对这篇古文的学习兴趣也被调动了起来。总之,多种作业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语文作业的设计对语文教学成效有显著的影响,语文教师要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
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想法和做法
摘要:初中语文教师布置作业是体现教学效果最直接一种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评判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有必要对作业设置,使之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
有效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分层布置作业;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布置观察作业;最后要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布置实践作业。
一、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分层布置作业
初中语文课程处于初级向中级发展的一个阶段,学生在这个时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分层布置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让每位学生都能从作业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也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学习完《济南的冬天》之后,教师针对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作业:(1)作者认为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响晴的、是慈善的,你是怎么理解的?(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描写济南的冬天?如果你作为一个感受者,介绍一下济南在其他任何一个季节的状况。(3)联系课文体会第四段,作者在描述济南冬天下小雪的景象,仔细地体会小山的秀气,并有感情地叙述出来。那么,针对班级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适当减少他们作业的工作量,适当地减轻作业的难度,因此这部分学生可选择第三个作业,让他们通过熟读这段内容,体会到济南冬天的美。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可供选的作业第一项,通过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形象比喻,学生读完本课文,对济南的冬天应如何比喻,如,有学生写到温暖的、和煦的、祥和的等等。那么,最后就是一些优秀的学生可提高一定的作业难度,感受济南的其他季节,有学生描述济南的春季,春季在济南非常短暂,可以这样说转瞬即逝地走到了夏季等。通过这样分层次的作业布置,学生选择自主,同时在作业中也激发了他们完成作业的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布置观察作业
初中语文课程内容,都是教育部精心挑选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作品中都凝聚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而这些真情实感的倾诉都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所以,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进行作业设计。
比如,在进行《春》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对春天的万物景象细致观察,针对朱自清描写的《春》这篇文章,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作业:同学们需要对春天的万物景象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观察要点主要包括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和人物等等所呈现出的美景,由此引发感想,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色的作业。有学生这样写道:“吹拂过绿叶的微风,它显得格外温柔,暖洋洋的太阳,绿叶们则托出了一个个娇嫩浴滴的花骨朵。微风中,它们轻轻摇曳着,害羞地露出了笑脸。”这位学生借助微风、绿树和花朵写出他对春的真情实感;还有学生这样写:“春天的雨是柔和的,时而直线滑落,时而随风飘洒,留下如烟、如雾、如纱、如丝的倩影,飞溅的雨花仿佛是琴弦上跳动的音符。”多么形象地描述春天的雨。每位学生通过自己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对自己眼中的春进行描写,课上与大家分享,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布置实践作业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不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以后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利用作业也是为了加强学生与社会的沟通联系,以此来体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语文作品的存在感,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
比如,在学习完《我的母亲》这节课后,教师可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1)你对自己母亲的认识。(2)作为小记者调查你的好朋友对母亲的评价。(3)说出你对母亲印象最深刻、最感动的事情。在上交的作业中,我能看到学生评价母亲那种无私伟大的爱,那种默默地付出,似乎更能激起他们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报答母亲对他们的爱。这就是通过亲身体验和调查,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创作了《我的母亲》,提高了自身的创作能力。
总之,作业设计是初中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一定要做到设计作业的有效性,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高桂花.浅谈初中语文作业设计[J].学周刊,20_(32).
作为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业设计问题一直被有意无意地轻描淡写了。确实如此,课堂的改革我们进行的轰轰烈烈,我们研究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在作业的设计上确实我们忽略了,常常随意为之,或者只是进行课堂作业的设计。多么片面,多么狭窄,难怪我们的孩子认为作业就是任务,作业就是苦差呢!
在作业的问题上,有没有“点金石”?有没有让学生特别喜欢的、有趣的作业?有没有“解一题,百题自开”的作业?有没有学生做完后变得更加聪明的作业?书的第一页“序”中杨九俊老师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似乎也问过自己,可是我没有深入的进行思考,更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也没有从一些书籍中看到过这么系统、完整的资料和经验。《名师作业设计经验》真的是打响了作业设计改革的第一枪!
这套丛书中的名师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摒弃了以往陈旧的作业观,特别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突出了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等。如赵云峰老师紧紧把握数学练习12个关键点,内容深入浅出,注重作业设计的开放性、针对性和探究性等;林良富老师对症下药,见解独到,给学生形式多样的作业;林良富、叶杰军老师的《让学生喜欢数学作业的三服“药剂”》:
一、课内运用、改造教科书上的题目是学生喜欢作业的“保鲜剂”。并从“巧改导语”、“变换题型”、“改封闭为开放”三点进行举例说明。
二、课外补充一些数学作业新形式是让学生喜欢作业的“催化剂”,林老师和叶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三种催化剂的成分:“互动游戏作业”、“实践创作作业”、“小课题长作业”。
三、激励性作业评价是学生喜欢作业的“再生剂”,两位老师指出,在具体的操作中,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评价策略,比如说对于学生由于粗心所犯的错误,教师要首先肯定其长处,增强其自信,再提出殷切希望,促使学生改正缺点。而对于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与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教师要利用微型评语进行方法指导,引起学生注意。
钱守旺老师强调根据书本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试图让数学作业“活而不难,易而不死”,钱老师提出:在新课程背景下,除了完成课本中的基本练习以外,我们还可以根据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
一、精心选材,布置趣味性作业。
二、走进生活,布置现实性作业。
三、学以致用,布置研究型作业。
四、因材施教,布置层次性作业。
五、学科整合,布置日记型作业。
六、活学活用,布置综合型作业。
七、培养能力,布置拓展型作业。
每一种形式的作业中,钱老师都举了例子进行说明,读来确实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还有叶云素老师倡导的作业设计的针对性,林俊老师的作业设计的“轻负高效”之路,李兰瑛老师的让学生上瘾的可持续发展作业,郭红、赵红婷老师提出要给学生留些能带来幸福感的作业,蒋明玉老师提出:优化作业的设计,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每一篇,每一种方法,每一种思路,都给人启示,引人思考。
看了《名师作业设计经验》这本书以后,发现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当下我们的作业最重要的还是得改变一下“作业的形式”。如数学作业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说说。如学习了倍数和因数,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数,用上“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说一句话,看谁说得多?
2、算算。学习计算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找朋友,你出题我来做。
3、猜猜。如学习了“倍数和因数”这一内容后,老师把自家的电话号码创编成谜语让大家猜。
4、做做。如在学习“升和毫升”这一内容前,我请学生回家做小调查:“( )容器能装( ),是( )升或( )毫升”。并让他们选择一两样容器带到学校。课上交流时,有一位同学没有带来,他说:“我看到的容器太大了,带不来。”大家纷纷问他是什么。“一个柴油桶能装柴油200升。”大家都笑了。
5、画画。如学了“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这些知识后,我充分发挥学生爱玩的特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由自主地设计自己喜爱的图案。
6、写写。我们鼓励学生把自己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想法、得失无拘无束地通过自己的笔端倾泻出来,而且不在乎语句的多少,只要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说清楚就行,写写自己的学习体会。
学习完第二单元“走进外国名片名著”后,结合本单元口语交际以及“快乐读书吧”,为了让学生继续走进名著,那么读书活动还应继续,于是我进行了以下引导:
老师:同学们,在下来的读书活动中,你想以怎样的方式来展示呢?
学生有的表示做阅读记录卡,从精彩词句、我的疑问、阅读心得或感悟来记录;有的同学表示想从主要内容、精彩情节、人物特点、主题思想来展示;有的同学则表示想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展示,主要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以及我的推荐这几个方面展示一本书的阅读成果。
分析和反思:能力不同,阅读的层次和感受也不同。追求作业的有效性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作业的布置一定要面向全体,要关注人的差异,有弹性地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学习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实际情况设计和选择作业。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做一些基础性作业,如读书过程主要注重精彩句段的摘录。优秀的学生可以做难度较大的练习。如读书过程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可以挑战思维导图这样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避免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消损。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的延伸或继续,应有一定的目的性、计划性和针对性。这才能通过作业设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如何设计?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和研究。
一、作业设计现状分析
(一)老师方面
1. 作业设计流于形式,墨守成规,轻视语言的实践性,缺乏语感培养,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 作业设计机械简单,缺乏改革创新,灵活多变的题目少,让学生不厌其烦地抄、写、背的作业多,基本上都是书面作业,内容没有差异性,层次性,不符合学生实际。
3. 作业设计形成两个极端,一是题海战术,量太大,学生压力重;二是与其相反,有些教师根本就不布置作业,或作业量太少。
4. 作业评价方式片面,教师多是在作业后面写个日期,表示学生已经完成任务,或者打个等级, 偶尔有几句语言评价,表示作业质量 。缺乏多元化的评价。
(二)学生方面
1.由于多数作业都是来自参考书、练习册、训练题中,这些练习题的答案学生容易买到,因此,作业不动脑筋,抄答案,作业收效甚微。
2. 学生作业缺乏主人翁精神,互相抄袭作业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作业设计改革设想
大山之高,是由块块石头和粒粒沙土所堆积而成。语文大厦也是由各样种各样的知识点所建筑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靠一两天的突击就能够成功。如何走出语文作业设计的困境,树立正确的作业设计观,让作业设计有质有量,不再流于形式?笔者对此曾做过如下的研究探索。:
1、作业设计应考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叶圣陶在谈到阅读时说过: “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着这么一种心情,好像腹中有些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同样,教师如果把作业设计当作还债务,那肯定设计不出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作业,那就不能激发学生对作业产生兴趣,不能让学生的多种感官体验到作业的魅力,也不能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不能使学生获得持续性发展的学习动力。作业能否激发学生兴趣,直接关系到学习的质量。学生的生活世界、家庭背景、管好兴趣是不同的,因此,作业设计应因人而异。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却喜欢足球,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就可以安排这两种不同爱好的学生去书写各自所熟悉的球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作业兴趣,写出个性化的作业,把球星的个性特点、技术亮点描写得淋漓尽致。
2.作业设计应考虑学生实际。学生因家庭背景及学习基础不同,所以,在能力方面,存在着 一定的差异性。设计作业时,教师应考虑到这种差异因素。如对诗词的阅读,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能理解、能背诵就行,而对诗词的鉴赏,就不再求他们做到;在写作方面,基础差的学生,只要句子基本通顺,少一些错字就OK,而对于中等学生来说,还应要求他们有一定的表达方式,结构方面也要有所创新;对于优秀学生,则应在前面要求的基础上,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还能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3.作业设计应联系学生生活。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的综合学科,涉及的内容广,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无所不有;范围大,古今中外,皆有涉及。正所谓“生活处处有语文”。这种特点,决定了语文作业设计具有广阔的前景,即可设计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一定迁移性的课外作业,使语文课直接与生活挂钩,促使学生在语文中学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真正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语文作业设计应走出文本,走向自然,步入生活。如 每天国内外都会出现一些重要事件,这些事件,都会使学生产生触动,形成看法或感想,教师可要求学生把这些所闻、所见、所感记录下来,既有记叙,也有议论,日积月累,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在其过程中,既可拓展学生视野,还可让学生接触不同文体,丰富学生语感,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语文的重大意义,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变成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产生“无处不学语文,无时不学语文”的感觉。课本知识是有限的,生活却是丰富的。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体验生活,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在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中潜移默化地巩固、深化语文知识,培养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真正地将作业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4.作业设计应渗透思想教育。语文课的人文内涵丰富,德育因素很多,通过作业,能净化学生灵魂, 陶冶学生情操,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语文教学不能脱离时代的主旋律,应与时代的步伐合拍,如果脱离时代,语文教学就失去它的人文性,就没有生命力。因此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既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在耳”,还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能爱国的有用人才。语文教师要积极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报刊杂志让学生阅读,收看一些新闻类、科普类、人文类的广播电视节目,还要多读书,读好书,并将阅读中一些好的内容设计成不同层次的作业,按学生能力高低,安排给每一类学生完成,既填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或空白,又避免学生去看一些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节目。
三、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语文作业设计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不过,我总觉得,不管怎样变化,都不能违背作业设计中的相关原则:内容应丰富多彩,形式应多种多样,目的要明确:调动学生语文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积累语文知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语文作业设计的改革和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语文教师应抓住契机,借上东风,形成新的作业设计理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新颖多样的、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使学生的个性在作业中得到张扬,人格在作业中得到尊重,情感在作业中得到体验,思维在作业中得到发展。
以上所谈,是笔者在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改革中的研究和思考。虽然肤浅,但却是肺腑之言。仅作抛砖引玉之举。
初中三年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以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又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赏的能力。因此,我为学生设计了以下常规作业:
坚持练书法——既写好字又熟悉诗文每个学生买一本诗词方面的硬笔楷书字帖,分三年进行“临”、“摹”、“创”。第一年“临”,用32K薄薄的白纸,每天一张,没有“临”好的第二天要“临”十张。第二年“摹”,用16K“田”字格书法纸,“摹”得好的第二天当众表扬,并在班级“学习园地”展览。第三年“创”,不看字帖,自成一体,用16K“田”字格书法纸,根据教师不定时指定的精美片段认真抄写,写得好的第二天当众表扬,并在班级“学习园地”展览。
坚持写生字——既夯实基础又练好书法教师重视并强调预习,首先必须要求学生掌握新课文中生字词的音形义。课前科代表指定一名同学把生字词写在黑板上,上课时教师随机检查反馈,然后要求学生课后把生字词写在生字本上(一个三遍)。教师及时利用课前读的时间,在科代表带领全体同学朗读课文的同时,检查学生抄写生字词的情况。
坚持课前三分钟演讲——既锻炼口才又提高胆量这是因为,实际上很多学生得不到展示自己的机会,不善言语,甚至内向胆小。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我每一堂课都举行这样的活动。七年级朗诵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歌或者精美短文;八年级讲故事,趣闻、轶事、寓言、童话、神话、传说,都可以;九年级上学期展示自己写过的最得意的一篇文章;九年级下学期展示自己看过的最欣赏的一篇文章。
坚持充实随笔集——既重视读写又兼顾美育我告诉学生:“你的`随笔集就是你的一部著作,一笔人生财富,你可以为自己起个喜欢的笔名。”随笔集有三个部分:随笔、摘抄、美工。随笔是随笔集的主要部分,可以随心所欲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写下来,重在细节,重在内心感受。摘抄则是在课内外阅读的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文段、知识点等抄下来,并附上摘抄的理由。美工是我附加的要求,我希望学生用一定的颜色、线条和画面装点自己的随笔集,使之更加美观,并适合收藏,真正成为“一笔人生财富”。两周检查反馈一次,并把优秀的随笔集在班级“学习园地”展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了解文中所写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深入体会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
2.拓展法: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文本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问:你知道三峡吗?知道些什么?
播放有关三峡的风光片,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我国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
去过三峡的人,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走进文本,解决字词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明确听读要求(划出难读的字);显示生字及其注音;提出小组合作理解句意的具体要求;多媒体逐步显示各个句子大意。
学生流利朗读课文,理解句意,整体感知全文。
听(边看)课文录音,找出难读的字准备发问;掌握生字词、难读字的读音;流利朗读课文、读通节奏;小组讨论理解句意,口头翻译全文。
三、细读文本,体会情感
多媒体显示附带文字的三峡四季图片。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领略三峡的美,揣摩文章写法的妙处。
1、学生边读课文边划出描写山的特点和水的特点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翻译和体会其中之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三峡的美丽的景色,以及好句子的表达效果。明确归纳文中三峡山水四季之美:
三峡的山:延绵,高峻壮美
三峡的夏水:暴涨迅疾,壮美
三峡的春冬:清荣峻茂,秀美
三峡的秋天:凄凉萧瑟,凄美。
2.提出疑问:
1)为什么会出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现象?
2)为什么作者写水不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顺序写?
3)从“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你想到什么?
4)你怎样理解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作者感情?
学生讨论后回答,再明确参考答案。
a.仔细读课文,思考问题,提出质疑,划出描写山的特点和水的特点的句子。
b.小组合作交流有关句子,并在合作中翻译这些句子,回答质疑,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c.全班交流,在保持文章原貌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说三峡的山、水之美。从中领略作者用词的精妙,说出这些句子中的词语好在哪里。
四、拓展文本,小结延伸
小结课文内容: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加点的词,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同时表达了对山河自然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比较阅读:
幻灯片显示《三峡》与《早发白帝城》,两文对照,提出疑问,让学生说出两文的异同点。
一起来背诵《早发白帝城》这首诗。
《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那你能找出诗句中与课文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吗?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三峡工程:
(多媒体演示三峡的今天:“高峡出平湖”照片)
有人认为这将会破坏三峡的美。_年春秋两季,长江流域遭遇百年大旱,也有人认为是三峡工程造成的气候异常,就这些,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由古及今,让学生关心三峡的今天和未来的命运,培养社会责任感。
布置作业:
背诵并书面翻译课文。
板书设计:
山高峻美
三峡夏----奔放美
水春冬--清幽美
秋----凄婉美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还是教师和家长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依据。在新课改的形式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作业,如何进行作业设计呢?下面卧谈一下我对作业设计的一点见解:
1、丰富作业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变化作业形式,提高实践能力。
以往的数学作业形式比较单一,仅局限于学生个人完成,数学课本知识范围的书面作业,远离学生的实践生活和社会生活,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们应该变化作业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布置操作性作业、日记型作业、
3、优化作业评价,增强学生信心。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不能填写单一的“优、良、差”等级或打分,而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用赏训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等级+简语来评价描述学生的作业水平.。“轻视”作定结果,“重视”作业过程.。
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好几年了,有的老师可能还在为布置作业或不布置作业而苦恼。我认为作业是要布置的,但不是单一地做数学题,而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中,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作业,让作业内容丰富起来,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