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节课和孩子们的相处,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心情始终是快乐的,学习状态始终是高涨和积极地。我觉得我的上的这节课时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和大家分享的:
一、挖掘成功的源泉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这一节课的开始我就设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尝试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也就是让学生带着自信走进课堂。我准备的问题是:“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问题虽然简单,但是目的是在简单的问题当中让学生找到自信,让学生形成我是很棒的心态。而且在孩子们的这种心态下我又是利用了孩子们从未接触过的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课件,来导入新课的。当这样的新生事物展现在孩子们眼前时,无疑就是增加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这使我又达到了一个目的,那就是无意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比直白地堆学生说:“我们已经开始上课了,请同学们注意听讲”相比较,那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利用远教资源营造学习气氛,搭建朗读平台
我认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不但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还能使学生积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课堂教学要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发展的余地,而传统的教学总是很难满足学生这方面的要求的。远程教育资源的出现,则改变了一切,它拨动着学生的心弦,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着学生。教学中所用到的声音,图片等不仅可以调节课堂的气氛,改善教室里紧张的学习环境,不同的图片会给不同的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不同的情绪变化,而不同的情绪变化正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基础。就像《狼和小羊》中的狼和小羊两种动物不同的表情都可以用课件展示在学生的眼前。
而且我觉得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语文朗读教学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看着课件投影出来的课文内容,总比让学生看着书,或者看着黑板去读的效果好得多。比如《狼和小羊》朗读教学就收到了让我满意的效果的。《狼和小羊》是寓言故事,而寓言故事的内容,是寓言的外壳,它是靠这个外壳来蕴含丰富的思想意义的。因此对寓言内容的理解越深越透,领会寓意就越明确。而朗读则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特别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基于以上的学习寓言的重要方法,也是我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试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读待讲,以读促学去帮助学生领会寓意。本篇课文的中点式狼和小羊的次对话。我紧紧抓住了“找碴儿”这个词引导学生展开朗读训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狼想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的话,小羊极力申辩的话。狼的话以粗而低沉的语调来读,一字一句充满杀机,小羊的话用尖细柔和的语气来读,这样把课文内容角色化地读书,一方面完全适应孩子的童心,谈化学生为读书而读书的被动意识,激起了学生“我要读”的热情,激发学生主动体味角色的情感,心理及语言的兴趣,另一方面抓住角色的对话的朗读容易在学生脑海中引发一种情境激发学生大脑,活跃学生思维。通过这次教学我更明白了“读”的力量和必要性。
今天上课,课前的感觉就有着莫名的不同,很没谱的样子。
很匆匆地上完,几位老师走过来与我分享听课后的感受。
首先,学课文不只是学习课文本身,还是通过课本学习如何其他文章,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怎么教?就靠老师平时教学时的渗透。
这节课感觉很匆忙,为什么呢?教师讲的太多。一节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要注意分寸。如何把握这个分寸呢?老师完全没必要自己花那么大力气来一次一次地讲找碴儿。老师有时候就是低估了自己的孩子,总认为还小,总是要包办一切。其实根据我们班孩子的能力看,完全可以。
这节课是按照我预先想的流程走下来了,但是感觉上下来,没有亮点,为什么呢?就是全是老师在引导,在讲。课堂上,学生才是主角。不是孩子不行,是我今天根本没给他们机会,他们没时间来讨论,来自己表演。老师让孩子根据提示语来读,反复读,各种形式读,但是读来读去,都是孩子跟着老师的感觉来走。都是老师的理解。要孩子更加进入角色,必须让孩子自己来想,从自己的角度来解读角色。
其次,教师在该放开来讲的地方没有展开讲。说实话,我是很想展开的,但是课堂不允许。1、反问句。这个地方,我处理得很失败。我让学生读了47页课后练习上的两句话,一个是反问句,一个是陈述句。我只说前一句是不需要回答的,是反问句。然后我就问,这两句是一个意思吗?(太恐怖了!)学生说意思不一样。
课后老师与我交流,学生就这么一接触,当然说不一样了,因为他没有了解到这两句说的是什么。课文里的原话,老师要让孩子反复读,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会弄脏还是不会弄脏。
然后再看课后练习,就知道了。
2、生字特别匆忙,是为讲生字而讲生字。我听教研员说过一句话,上课满头大汗,就是准备不充分的表现。我到哪一天可以从容一点呢?
3、最后的延伸部分。其实这里是有现实意义的问题。遇到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到底应该如何做,如何保护自己。还有一个是关于省略号后的思考。这两个路我该选择哪一条呢?如果全部讲,是不是内容太多了?
最后,我有个新想法。整理一下教案和自己的心情,下周再找个班上一次《狼和小羊》
今天,我执教了二年级教材中《狼和小羊》一课,这是一篇生动的寓言故事。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课文篇幅短小,通过狼和小羊的神态、对话,揭示了角色的本质,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回顾今天的课堂,我很欣慰,也很激动。孩子们在和我相处的40分钟里,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心始终是快乐的,学习状态是高涨的积极的,这正是我所希望带给孩子的享受,也是这篇寓言故事应该留给学生的享受。作为今天的教学,再从“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点出发来检验我今天课堂,还是有一些值得我和大家分享的地方:
一、挖掘成功源泉
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源泉”,我们的课堂学习要想让学生尝试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就应该首先考虑让学生充满自信地投入学习,如何挖掘这成功的源泉?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想方设法让学生带着自信走入课堂。在课前游戏中我特意设计了一个传话游戏,游戏形式虽然简单,但目的是在简单的游戏中让学生形成“我是很棒的”这样一种学习心态,在这样一种心态下我顺势导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充满自信地投入了学习。除此之外,我还达到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在无意识中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比直白地对学生说:“我们开始上课了,请同学们注意听讲,注意看书”相比,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搭建朗读平台
寓言的故事内容,是寓言的外壳,它就是靠这个外壳来蕴藏丰富的思想意义的。因此,对寓言内容理解愈深愈透,领会寓意就愈明愈深。而朗读则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也是阅读教学,特别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基于以上两点认识,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试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读代讲、以读促讲、以读促学,帮助学生领会寓意。本篇课文的重点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我紧紧抓住了“找碴儿”这个词语引导学生开展朗读训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分别分角色读狼为了想吃小羊找碴儿的话,小羊极力申辩的话。狼的话以粗而低沉的语调来读,一字一句充满杀机;羊的话以尖细柔和说理的语调来读,这样把课文内容角色化的读书,一方面完全适应孩子的童心,淡化了学生为读书而读书的被动意识,激起孩子们“我要读”的热情,激发起孩子们主动体味角色的情感、心理及语言的兴趣;另一方面抓住角色对话的朗读容易在学生脑海中引发一种情境创设,刺激学生大脑,活跃学生思维。
三、拓展阅读时空
读书可以使人明智,读书可以使人明理......阅读是学好语文、提高写作的有力途径,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认识到阅读对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新课程颁发后,阅读受到了更大的关注,大阅读观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通过接触大量的阅读材料让孩子有所感悟、有所习得成为很多语文老师的追求,我也就是其中的一位追随者。语文课堂上的拓展阅读,有课堂的当场阅读--对文本的一种补充与挖掘,有课后的推荐阅读--与文本相关或作者其他精彩文章。今天我在教学中运用了第二种方法,拓展了阅读的时间--向课外延伸,拓展了阅读的空间--向校外伸展。以好书推荐的形式向学生推荐阅读《伊索寓言》,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读好名著。推荐阅读该书的原因有两个:1、与文本相关。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选自这本书中,利于学生产生阅读的亲切感和迫切心理。2、能学以致用。今天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重视了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故事人物的情感、心理及特点,从而在一步步的朗读中领会寓意,这种读中感悟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伊索寓言》这本书时有所运用,如果坚持这样做的话,我想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会与日俱增的。
《秋游》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去郊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情景。我觉得这节课的亮点就在于我能随着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学生的朗读为主,串起看图、想象、说话,让学生在读读、看看、想想、说说中,用心体验,用情表达。
一、以读为主,引导看图、想象,培养语感。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将读贯穿始终,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达到以读激情,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教学目的。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绘形绘色的描写出了秋天的特点,为帮助学生体会秋天的美丽。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具体感受秋天的天空美在颜色是“蓝蓝的”,美在“一望无边”,美在白云的形态变幻;秋天的田野美在色彩斑阑。在学生有了具体感受之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白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我着力诱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具体的画面,培养语感。当学生把白云的变幻,田野的五彩斑阑描述得很美时,我创设了一个语言情境:“小朋友说得可真美呀!谁来把这美景读出来?” 这时我有意先让一名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读,再让一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当一名学生朗读时,其他学生闭上眼睛听,进入课文的意境中,然后让学生评议他们的朗读。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我创设了朗读 情境,采取了激励措施,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去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技能,使学生真心投入,真情流露。
二、阅读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切实地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紧扣“开心”一词,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再通过想象训练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来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当学生通过有关的语句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欢快心情时,我引导学生转变角色,以小主人公的身份走入课文,融入课文,鼓励他们学着文中的孩子向着蓝天亮开嗓子,有的孩子喊:“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丰收季节。” 有的孩子喊:“我们多么开心呀!我爱这美丽的秋天。”学生完全被感染了,“开心”在课堂上空飘荡着。这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着课文,在读体会、感悟,表达这种心情。
三.不足之处:
1、在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时,学生说得不太好,我应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来说说:你来到草地上,会做哪些事情,再启发学生将话说得更具体些,这样的训练才会更扎实。
2、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时,学生读出了庄稼的色彩美,但整句话读得不够流畅,欣喜的语气还不够。如果我在备课时能够充分研读教材,把场面和语言表达形式结合起来指导学生朗读,那么学生才会在读中体会庄稼丰收时农民伯伯内心的愉悦!
3、在指导学生用“白云有时像——,有时像————。”想象说话时,图片放得过快,对学生的说话没有起到很好地提示作用。另外,学生想象的内容比较单一,教师没有及时加以引导。因此,我觉得在低年级,老师适时启发性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运用一些教学机智。只有这样,一堂课才会更完美!
在设计《纸船》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目标:一是通过朗诵感受体味诗中的感情;二是通过讨论分析,体味学习诗歌的语言;三是通过仿写,感受诗歌的魅力。
在设计这堂课时,我的初衷就是要为学生营造这样一个课堂环境——民主、自由、开放的课堂,充满真情、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课堂。在具体实施时,首先让学生听、读,在读中悟,悟中读,从而让学生走进思念母亲的美好感人的情感,让这种真情拨动学生的情弦,从而引导激发学生不自觉地用情领悟情;再次以冰心的一封信叩开学生的思维之门,以“诗歌评改会”作为载体,引导学生炼字炼句,体会诗情,从而达到欣赏品味诗歌的目的,这是课堂的重点;最后由赏诗到写诗,这其实是由一个诗歌教学的难点向另一个难点的跨越。其实,这种跨越并不是牵强附会、不切实际地拔高,当学生的情感被推波助澜,便会点燃创造的激情,即使文字略显稚嫩甚至不通,起码这一步让我们的学生真正走进了诗,第一次拥抱了诗,第一次有了“诗”的真实感觉,谁又敢保证:十年后的诗坛上那颗璀璨之星,不是从这一次开始孕育的呢?所以我对《纸船》做了这样大胆的设计。
其实,我从始至终都努力让《纸船》成为一节非常本真的课,而非为了创新而创新。当我第一次面队《纸船》时就有一种直觉:这是一首离学生心灵和情感很近很近的诗,她的价值就在于她的感情是如此朴素而通俗,平易而近人,没人会不理解这种感情,而因她也出自一位青年诗人,因此又并非十分完美。
一位教授曾说过:只有教师主动,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只有教师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他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话实现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他才能从这一理念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把阅读过程看作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他才会去寻找课文内容的共鸣点,并且选择最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我凭直觉找到了这个“共鸣点”,并且找到了一种表现承载方式——现场诗歌评改会。当然这种直觉来自于一种信心,抑或是一种理念——“应鼓励学生成为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读者”、“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很多,但其精髓应是怀疑和批判(独立思考和探索),对权威和专家怀疑和批判,除了需要学术上的敏感外,尤其需要的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良知、勇气、正义和道德感”、“创新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安全的课堂、问题的课堂、情感的课堂”。
当然,评改并不是要学生否定原作,不是让学生变得桀骜不训,而是让学生因为视野的开阔、心灵的丰润、表达的流畅而越发善感多思、情感丰富。这种评改必须始终围绕诗的灵魂——情,让真情成为课堂的灵魂,用“情”引导学生评改分析文章,这样就不会失之偏颇。通过评改,让学生明白诗人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用这个词,怎样根据诗歌的需要来选词用句。从而让学生真正品味到诗歌语言的意韵和用词遣句的匠心,这也许比从正面分析效果会好得多。而在评改中,教师也必须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实现师生对话,师生和文本对话,从而师生才能找到沟通交流的共鸣点,课堂的预计效果才能实现。
另外,在教授《纸船》时,我本着一贯的教学原则——烦琐的面面俱到是语文的死敌,追求“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教学思路,以最自然的心态驾驭教学内容。在确定这堂课的教学形式时,我遵循了《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的一句名言:教师的责任就是动用一切有创意的方法让学生被书本深深吸引,虽然内容决定形式,但在许多时候,形式的反作用力具有极强的塑造能力和摧毁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朗读和评改形式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进来,把握诗的内涵。
《纸船》这堂课总的来说,教学目标基本得以很好的实现,学生的表现极为积极主动,学生内在思维和联想的潜质发挥得可以说是酣畅淋漓。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课堂开始从学生的切身感受出发,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体验去感悟诗歌的感情,不用老师多讲解,学生一下子就领悟了诗情,为下面进一步分析理解诗歌奠定了基础。
2、注重了诗歌“无诵不成诗”的特点,注重朗读,引导学生“读中悟情,以情带读”,使得学生对诗有了更深的感受和领悟。
3、通过诗歌评改,达到了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诗歌是怎样表现主旨、抒发感情的这一目的,而这种目的的实现,是通过学生的各抒己见,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来源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所以接受得自然且主动,比起老师带动学生一字一句分析,效果好很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大胆的质疑、反思精神和思考分析能力。
4、通过仿写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诗人”。写诗本身对于中学生来说,就具有神秘的诱惑力,这一步本身就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加上前面的教学作基石,学生的仿写兴趣水到渠成,自然就特别高涨,他们竭尽自己的写作才华,让自己的第一首诗熠熠闪光。不管这些诗本身怎样,学生的兴趣、主动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比什么都重要,这就是成功的。
5、在课堂上,我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分子,参与到讨论中。虽然教师是课堂讨论的首席,但这个首席的位置完全可以置于台下,用自己的智慧调控行云流水一般的课堂。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师生共同探究、互相学习的关系从中得以体现。
但这堂课结束后,总让我觉得有许多遗憾和不足。
1、《纸船》的整体意境有所冲淡。意境对于诗歌而言是魂,讲诗歌必须注重诗歌的意境。记得曾听寿光一老师的《乡愁》一课。这堂课,老师始终把“乡愁”之情自然地笼罩于整个课堂,学生始终被这种气氛深深感染,完全随同诗人沉浸在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中,因而整个课堂效果就不言而喻了。但《纸船》这一课,我总觉得缺少这一点,诗歌整体的意境好像有所破坏,被支离了,整个课堂缺少《纸船》整体感情的沐浴,冲淡了学生对《纸船》的整体感受。
2、作为教师,个人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面对行云流水般的课堂,教师应是智者,能从容地调控它。这一点,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这堂课中,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才能真正上好课。
总之,诗歌怎样教一直是我锲而不舍的探索目标,每一首诗歌采用何种尽乎完全适宜的方法教授,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纸船》这一堂课,有其成功之处,但也有它的不足,我真的希望有关专家和同仁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与我共同探讨,这是我最渴求的。
李雪莹老师为我们撩开了第一课时的面纱,那么第二课时又该怎样呈现在学生面前,怎样上才能使第二课时更具有实效呢?为此,我想通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来探寻第二课时的佳径。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单元组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中国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以及中国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
一、抓住“静静地”,体会不平静,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
在设计本课时,抓住课文中“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和“中国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两句话为切入点。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
中国台湾青年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这里的“静静地”是他内心坚定沉着的反映,他为了海峡彼岸的小钱不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在品读这一点的时候,我用“周围的环境能静吗?”和“他的内心能静吗?”两个问题来衬托出那位中国台湾青年的不平静。将中国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跃然纸上。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小钱的不平静,他生命的垂危,他对骨髓的迫切需求;感受中国台湾青年的不平静,是为了挽救同胞,可以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可以把自己的家人抛在脑后。通过研读,让学生感受到了平静背后的不平静和那份沉甸甸的爱。初步领会本篇课文的人文内涵,感受海峡两岸人们的血脉亲情。
二、重视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多样性的阅读、自主品读、读写结合体悟文本,感受真情。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确实,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形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感情朗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始终。
三,整合学习资源,使学生入情入境
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用课外资料来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在这堂课上,我适时地补充白血病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小钱病情的严重,以及对骨髓的迫切,学生对"静静地"一词有更深的了解.当学生讲到"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中国台湾地区."时,我及时地播放了"1999年'9.21'台南大地震"的资料,使学生更加体会到中国台湾的李博士和青年在余震中进行抽取骨髓手术的危险性,出示李博士奔波的路线图,体会他无私奉献,急人之所急得医德高尚医德。
四、不足
反思这节课,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遗憾。比如在课文讲授中,对学生朗读指导还欠缺。虽然整堂课中在某个教学环节激起了学生心中的涟漪,但是总感觉没有完全把学生的情激发出来,尤其是学生不能把自己的感受,体会溶入到朗读中.这也是我以后教学工作中努力的方向.同时,感觉自己的教学语言不够丰富,教学机智不够灵活.这些不足都有待于我不断向其他教师学习,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上一层楼.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0课。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我在教学中紧抓小熊和松鼠“友谊带来快乐”这条线,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悟情理、品情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设置感人情境,给学生情感熏陶
教学一开始我就通过板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入“情”诵读,层层感悟
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
1、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了文中的第三和第五两个重点段。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教学中抓住情境体验。如抓住“乐坏了……”等语句,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
三、入“情”想象,深入探求文本内涵
本文中有些地方描述比较详细,而有些地方写得比较简约含蓄,给学生们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延伸的空间,我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让学生想象,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在人文感悟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一个较好的体现。
四、识字教学情意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我在识字教学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让学生快快乐乐识字。在教“幸福”二个字时,把他们放在词中理解,让学生找出这二个字中蕴藏的两个词语“幸福”,字书写完后,把它们放置在语境中,富生字以人文内涵,使生字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丰满!
新的课改实验教材综合性增强,实践、操作性的内容增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新教材,如何引导学生去学成为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所改进,充分考虑学生的好奇心和荣誉感,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参与,让学生有机会讲述自己的见解,教师有“度”的进行课堂管理。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师由过去单一的指导者变成了学习者、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打好学习基础的同时,又培养了自身的能力,发展了自身的特长。基于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比较新颖的方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以下即为我的几点做法:
一、赏识学生可以无限地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赏识教育就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人的闪光点,使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和关怀。老师希望学生具有哪些品质,那么,你就说他已经具备哪些品质,不断地被赏识和被肯定,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美国的一个小镇贫穷落后,镇上没有一个像样的教师,以前来过几位老师都没有留下来。这时又来了一位男教师,当他来到学校,看到的情景是学生又脏又乱,不懂得文明礼貌,有门不走,进进出出都跳窗户,个个都好像没有教养。上了几天课后,老师正在教室里备课,“嗖”地一下从窗户跳进来一位学生,那位老师连忙把他叫到身边,拉着他的手来看,还说着“我给你看看手相”。说着像模像样地看着,“哟,小伙子,你的手相相当好了,如果我没说错的话,你将来会是这个州的州长。”那位学生还有些不相信,便问“真能吗?”“能,我不会看错的。小伙子,你现在就得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啊!”从那以后,那个学生果真就像老师所期望的那样,一言一行都严格要求自己,就连走路的样子都变了。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在一次州长竞选中,选出的州长竟是那个当年被预测为州长的小伙子,当各届人士和一些知名记者问其感受时,他激动地拿起话筒说:“我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他的那位老师并不是真会算命,而是为他设定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目标,给他以极大的期待和信任。老师给以学生什么样的期待,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行进方向。
在我的教学生活中有一次经历让我终生难忘:我正在全身心地投入在课堂教学时,猛然发现我的一个学生在桌上趴着睡觉,我脑门一热当场真想“收拾”他一顿,可是我冷静地一想,走到他身边小声地对他说:“你是那么聪明,老师一直对你有很高地期望,充满信心,一定要努力呀!不要令我失望!”然后,不动声色地回到讲台,那个学生听了我的话马上坐好,积极地加入到我们的课堂中。记得第一次平时章节测试他打了66分,其它好同学有好几个打满分120分,他就一直觉得很不好受,根据我平时的观察该学生确实很聪明,只是基础差了一点,这一次综合考试考差一点也是正常的,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在放学后找到我,哭着要求我批评他,说他辜负老师。我心灵受到大的冲动,我没有想到他会有这么强的上进心,我没有批评他,相反就他的卷子找到不足的地方,鼓励他以后的学习中要仔细,严谨,好钻研,让他从中找到信心:尤其是老师没有放弃他。从此,他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其实说真的,当时我刚接手这个班级的学生,我连他叫什么都不知道!可见,赏识学生不仅诱发和鼓舞了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激情,并且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产生直影响。
二、多种多样的兴趣激励法进行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首先教师要改变观念,研究教材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学校特点,发挥优势,数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还要更加深入地探索、研究,逐步形成自我教学特色。
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在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知识发生兴趣时,就会调动自己的一切潜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对此,我采取了这样几点做法:
(1)从现实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简化复杂问题。
九年级下册“三视图”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有些比较复杂的立体图形的很不好想像,我就在课前有萝卜、地瓜刻出模型来,让学生面对实物来解决问题,进而来培养他们的空间想像力,从而将问题简单化。
我在第七章“可能性”时,将一个模拟摇奖器带入教室,从生活中购买彩票中奖的可能性有多大入手引入课题,告诉学生这一章研究的对象就是事件发生可能性。对于彩票这样一个生活中人人感兴趣的话题,学生自然也愿意去了解,以很高的热情去学习。从而让学生去真正理解有用的数学的价值。
(2)用生动有趣的图案和实物来代替抽象的理论知识,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对于数学的推理计算,学生更容易对直观有趣的图案和实物产生兴趣。在讲解第一章“生活中的图形”时,我将大量有趣的图画、实物带入教室,让学生感悟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几何图形,数学就存在于生活之中,学习数学能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供很大的帮助,从而调动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讲解第四章“图案设计”一节时,我在上课时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生动的几何图案,如仙人掌、帆船、房屋、桥梁等等,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理解了对称的意义及用途,体会到数学王国的瑰丽。
(3)用精彩的问题设置吸引学生。
“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运用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讲解“日历中的方程”一节时,我让学生随便圈出某月日历上一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将这三个数的和告诉我,我就能猜出这三个数是多少。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调动了起来,学生迫切的想知道我是如何猜出这三个数的,学习热情高涨。这时,我告诉学生,我们只需要列一个简单的方程即可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自然对列方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心情愉快的接受了新知识,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4)用数学实验和游戏吸引学生。
在新的实验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实验和游戏,我对这些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利用。这些实验和游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从中发现数学的一些内在规律并能熟练加以运用,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寓教于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解概率的有关知识时,教材中设置了摸球游戏,让学生通过摸球游戏感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但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实验次数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我在课后又组织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对概率有了较为清晰的初步认识,并对进一步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将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的很到位。
(5)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事例吸引学生。
在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个笑话、一句生动的话、一个有趣的事例能给人以美的遐想,更重要的是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克服困难,奋发进取的信心。比如,在讲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时,我拿出一个乒乓球向空中一扔,乒乓球划出了一道弧线;然后我又打开了教室中的吊扇,吊扇徐徐转动,逐渐形成了一个面。然后我告诉学生,这分别就是“点动成线”和“线动成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我调动了起来。
此外在教学中我充分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答对问题的喜悦,发现规律的兴奋,而对知识不封顶,充分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去进一步探索思考,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提出表扬,对学生的新发现、新方法尽可能的加以肯定,并给予推广,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有幸成为第一批实施新教材的一员的我越来越感觉到: 转变评价观念,就是要清楚评价的最终目的改变的重要性,它不在于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以便给学生贴上标签;而是教师应真心、真诚地赏识学生和理解、钻研教材,去探索采用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评价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珍视学生取得的每一分努力,欣赏学生的每一个创造,肯定学生的每一分努力;通过评价和鼓励 ,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和指引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同时还要不断的改变自己,充实自身的教师素养,才能更好的参与到课改实验中去,培养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周庄水韵》一文已经教过两遍。此文常教常新,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当然,也难免每每有些许遗憾。对于备好课,我思考了很多。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生成性得到强调,教学的过程不仅仅再是教学设计的执行过程,而更多的是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这样,备课的功能也就发生了变化。备课不仅仅是教学方案设计,还要生成教学过程的准备,包括材料的准备,内容的准备,方法的准备。这种准备,是对各种“可能性”的预知,是为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提供支持。也就是说,备课对教学来说还处于“未定”状态。正因为是“未定”,所以备课必须从“方案设计”的层面上退下来,退到为方案设计作准备的层面上。这种“退”对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过去,我们备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过程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课堂里常常出现了与我们备好的课不一致的情况,出现了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放弃原来的备课,二是迫使学生按照备课里的设计来理解和学习。显然,第二种方式不符合我们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但是,放弃原来的备课,我们又没有充分的准备。课堂效果不佳。
教学出现的可能性如果我们不能预测,我们可以在教学某课之前可以向学生做一个问卷调查,让学生读课文后,写出在阅读中产生的问题,与我们准备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进行比较,这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预想的与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有差异,甚至很大差异。这时候我们也就明白我们一直是在以我们的主观意志设计重难点时,我们备课真的不能做到关注学生。
因此,我觉得备课要注意:
1、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语文课应以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主要内容。“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教学的首要使命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它有别于政治课、班会课、环保课。
2、对文本要深入探究,对文本的关键处、精彩处品读要到位。那些细腻的笔触,我们要引导学生读出来,品味出来。这样的语文课有意义、有深度。
3、导入用的时间不要太长。我在教学本文时,就直接进入课文学习,从题目入手,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学生学习的效果就比较好。
4、分组讨论要有效。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似乎分组讨论是最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课上看到的表现是:老师说讨论学生就马上开说;老师说停止,马上鸦雀无声。而且马上学生就说出讨论结果。咱们先不说讨论的过程,单就这形式就是完全是老师牵着学生走,根本不是以学生为主体。咱们再说讨论过程存在的问题:①、有的学生根本不讨论,说闲篇,或忙里偷闲玩会;②、在学生讨论之前,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没有提示思考这一问题需要研读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匆匆开始,草草结束。讨论的收获不大。其实,在思考的基础上商讨才有意义。咱们讨论一个问题,还要组织组织语言才说呢。
5、注重评价语。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评价,恰当地使用评价语,能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益。
《狼和小羊》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篇生动的寓言故事。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是还是蛮不讲理地向小羊扑去。课文篇幅短小,通过狼和小羊的神态,对话揭示了角色的本质,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通过这节课和孩子们的相处,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心情始终是快乐的,学习状态始终是高涨和积极地。我觉得我的上的这节课时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和大家分享的:
一、挖掘成功的源泉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这一节课的开始我就设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尝试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也就是让学生带着自信走进课堂。我准备的问题是:“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问题虽然简单,但是目的是在简单的问题当中让学生找到自信,让学生形成我是很棒的心态。而且在孩子们的这种心态下我又是利用了孩子们从未接触过的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课件,来导入新课的。当这样的新生事物展现在孩子们眼前时,无疑就是增加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这使我又达到了一个目的,那就是无意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比直白地堆学生说:“我们已经开始上课了,请同学们注意听讲”相比较,那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利用远教资源营造学习气氛,搭建朗读平台
我认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不但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还能使学生积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课堂教学要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发展的余地,而传统的教学总是很难满足学生这方面的要求的。远程教育资源的出现,则改变了一切,它拨动着学生的心弦,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着学生。教学中所用到的声音,图片等不仅可以调节课堂的气氛,改善教室里紧张的学习环境,不同的图片会给不同的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不同的情绪变化,而不同的情绪变化正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基础。就像《狼和小羊》中的狼和小羊两种动物不同的表情都可以用课件展示在学生的眼前。
而且我觉得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语文朗读教学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看着课件投影出来的课文内容,总比让学生看着书,或者看着黑板去读的效果好得多。比如《狼和小羊》朗读教学就收到了让我满意的效果的。《狼和小羊》是寓言故事,而寓言故事的内容,是寓言的外壳,它是靠这个外壳来蕴含丰富的思想意义的。因此对寓言内容的理解越深越透,领会寓意就越明确。而朗读则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特别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基于以上的学习寓言的重要方法,也是我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试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读待讲,以读促学去帮助学生领会寓意。本篇课文的中点式狼和小羊的次对话。我紧紧抓住了“找碴儿”这个词引导学生展开朗读训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狼想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的话,小羊极力申辩的话。狼的话以粗而低沉的语调来读,一字一句充满杀机,小羊的话用尖细柔和的语气来读,这样把课文内容角色化地读书,一方面完全适应孩子的童心,谈化学生为读书而读书的被动意识,激起了学生“我要读”的热情,激发学生主动体味角色的情感,心理及语言的兴趣,另一方面抓住角色的对话的朗读容易在学生脑海中引发一种情境激发学生大脑,活跃学生思维。通过这次教学我更明白了“读”的力量和必要性。
李雪莹老师为我们撩开了第一课时的面纱,那么第二课时又该怎样呈现在学生面前,怎样上才能使第二课时更具有实效呢?为此,我想通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来探寻第二课时的佳径。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单元组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中国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以及中国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
一、抓住“静静地”,体会不平静,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
在设计本课时,抓住课文中“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和“中国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两句话为切入点。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
中国台湾青年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这里的“静静地”是他内心坚定沉着的反映,他为了海峡彼岸的小钱不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在品读这一点的时候,我用“周围的环境能静吗?”和“他的内心能静吗?”两个问题来衬托出那位中国台湾青年的不平静。将中国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跃然纸上。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小钱的不平静,他生命的垂危,他对骨髓的迫切需求;感受中国台湾青年的不平静,是为了挽救同胞,可以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可以把自己的家人抛在脑后。通过研读,让学生感受到了平静背后的不平静和那份沉甸甸的爱。初步领会本篇课文的人文内涵,感受海峡两岸人们的血脉亲情。
二、重视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多样性的阅读、自主品读、读写结合体悟文本,感受真情。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确实,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形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感情朗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始终。
三,整合学习资源,使学生入情入境
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用课外资料来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在这堂课上,我适时地补充白血病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小钱病情的严重,以及对骨髓的迫切,学生对"静静地"一词有更深的了解.当学生讲到"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中国台湾地区."时,我及时地播放了"1999年'9.21'台南大地震"的资料,使学生更加体会到中国台湾的李博士和青年在余震中进行抽取骨髓手术的危险性,出示李博士奔波的路线图,体会他无私奉献,急人之所急得医德高尚医德。
四、不足
反思这节课,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遗憾。比如在课文讲授中,对学生朗读指导还欠缺。虽然整堂课中在某个教学环节激起了学生心中的涟漪,但是总感觉没有完全把学生的情激发出来,尤其是学生不能把自己的感受,体会溶入到朗读中.这也是我以后教学工作中努力的方向.同时,感觉自己的教学语言不够丰富,教学机智不够灵活.这些不足都有待于我不断向其他教师学习,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上一层楼.
今天上课,课前的感觉就有着莫名的不同,很没谱的样子。
很匆匆地上完,几位老师走过来与我分享听课后的感受。
首先,学课文不只是学习课文本身,还是通过课本学习如何其他文章,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怎么教?就靠老师平时教学时的渗透。
这节课感觉很匆忙,为什么呢?教师讲的太多。一节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要注意分寸。如何把握这个分寸呢?老师完全没必要自己花那么大力气来一次一次地讲找碴儿。老师有时候就是低估了自己的孩子,总认为还小,总是要包办一切。其实根据我们班孩子的能力看,完全可以。
这节课是按照我预先想的流程走下来了,但是感觉上下来,没有亮点,为什么呢?就是全是老师在引导,在讲。课堂上,学生才是主角。不是孩子不行,是我今天根本没给他们机会,他们没时间来讨论,来自己表演。老师让孩子根据提示语来读,反复读,各种形式读,但是读来读去,都是孩子跟着老师的感觉来走。都是老师的理解。要孩子更加进入角色,必须让孩子自己来想,从自己的角度来解读角色。
其次,教师在该放开来讲的地方没有展开讲。说实话,我是很想展开的,但是课堂不允许。1、反问句。这个地方,我处理得很失败。我让学生读了47页课后练习上的两句话,一个是反问句,一个是陈述句。我只说前一句是不需要回答的,是反问句。然后我就问,这两句是一个意思吗?(太恐怖了!)学生说意思不一样。
课后老师与我交流,学生就这么一接触,当然说不一样了,因为他没有了解到这两句说的是什么。课文里的原话,老师要让孩子反复读,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会弄脏还是不会弄脏。
然后再看课后练习,就知道了。
2、生字特别匆忙,是为讲生字而讲生字。我听教研员说过一句话,上课满头大汗,就是准备不充分的表现。我到哪一天可以从容一点呢?
3、最后的延伸部分。其实这里是有现实意义的问题。遇到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到底应该如何做,如何保护自己。还有一个是关于省略号后的思考。这两个路我该选择哪一条呢?如果全部讲,是不是内容太多了?
最后,我有个新想法。整理一下教案和自己的心情,下周再找个班上一次《狼和小羊》
在设计《纸船》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目标:一是通过朗诵感受体味诗中的感情;二是通过讨论分析,体味学习诗歌的语言;三是通过仿写,感受诗歌的魅力。
在设计这堂课时,我的初衷就是要为学生营造这样一个课堂环境——民主、自由、开放的课堂,充满真情、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课堂。在具体实施时,首先让学生听、读,在读中悟,悟中读,从而让学生走进思念母亲的美好感人的情感,让这种真情拨动学生的情弦,从而引导激发学生不自觉地用情领悟情;再次以冰心的一封信叩开学生的思维之门,以“诗歌评改会”作为载体,引导学生炼字炼句,体会诗情,从而达到欣赏品味诗歌的目的,这是课堂的重点;最后由赏诗到写诗,这其实是由一个诗歌教学的难点向另一个难点的跨越。其实,这种跨越并不是牵强附会、不切实际地拔高,当学生的情感被推波助澜,便会点燃创造的激情,即使文字略显稚嫩甚至不通,起码这一步让我们的学生真正走进了诗,第一次拥抱了诗,第一次有了“诗”的真实感觉,谁又敢保证:十年后的诗坛上那颗璀璨之星,不是从这一次开始孕育的呢?所以我对《纸船》做了这样大胆的设计。
其实,我从始至终都努力让《纸船》成为一节非常本真的课,而非为了创新而创新。当我第一次面队《纸船》时就有一种直觉:这是一首离学生心灵和情感很近很近的诗,她的价值就在于她的感情是如此朴素而通俗,平易而近人,没人会不理解这种感情,而因她也出自一位青年诗人,因此又并非十分完美。
一位教授曾说过:只有教师主动,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只有教师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他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话实现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他才能从这一理念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把阅读过程看作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他才会去寻找课文内容的共鸣点,并且选择最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我凭直觉找到了这个“共鸣点”,并且找到了一种表现承载方式——现场诗歌评改会。当然这种直觉来自于一种信心,抑或是一种理念——“应鼓励学生成为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读者”、“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很多,但其精髓应是怀疑和批判(独立思考和探索),对权威和专家怀疑和批判,除了需要学术上的敏感外,尤其需要的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良知、勇气、正义和道德感”、“创新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安全的课堂、问题的课堂、情感的课堂”。
当然,评改并不是要学生否定原作,不是让学生变得桀骜不训,而是让学生因为视野的开阔、心灵的丰润、表达的流畅而越发善感多思、情感丰富。这种评改必须始终围绕诗的灵魂——情,让真情成为课堂的灵魂,用“情”引导学生评改分析文章,这样就不会失之偏颇。通过评改,让学生明白诗人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用这个词,怎样根据诗歌的需要来选词用句。从而让学生真正品味到诗歌语言的意韵和用词遣句的匠心,这也许比从正面分析效果会好得多。而在评改中,教师也必须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实现师生对话,师生和文本对话,从而师生才能找到沟通交流的共鸣点,课堂的预计效果才能实现。
另外,在教授《纸船》时,我本着一贯的教学原则——烦琐的面面俱到是语文的死敌,追求“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教学思路,以最自然的心态驾驭教学内容。在确定这堂课的教学形式时,我遵循了《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的一句名言:教师的责任就是动用一切有创意的方法让学生被书本深深吸引,虽然内容决定形式,但在许多时候,形式的反作用力具有极强的塑造能力和摧毁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朗读和评改形式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进来,把握诗的内涵。
《纸船》这堂课总的来说,教学目标基本得以很好的实现,学生的表现极为积极主动,学生内在思维和联想的潜质发挥得可以说是酣畅淋漓。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课堂开始从学生的切身感受出发,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体验去感悟诗歌的感情,不用老师多讲解,学生一下子就领悟了诗情,为下面进一步分析理解诗歌奠定了基础。
2、注重了诗歌“无诵不成诗”的特点,注重朗读,引导学生“读中悟情,以情带读”,使得学生对诗有了更深的感受和领悟。
3、通过诗歌评改,达到了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诗歌是怎样表现主旨、抒发感情的这一目的,而这种目的的实现,是通过学生的各抒己见,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来源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所以接受得自然且主动,比起老师带动学生一字一句分析,效果好很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大胆的质疑、反思精神和思考分析能力。
4、通过仿写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诗人”。写诗本身对于中学生来说,就具有神秘的诱惑力,这一步本身就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加上前面的教学作基石,学生的仿写兴趣水到渠成,自然就特别高涨,他们竭尽自己的写作才华,让自己的第一首诗熠熠闪光。不管这些诗本身怎样,学生的兴趣、主动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比什么都重要,这就是成功的。
5、在课堂上,我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分子,参与到讨论中。虽然教师是课堂讨论的首席,但这个首席的位置完全可以置于台下,用自己的智慧调控行云流水一般的课堂。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师生共同探究、互相学习的关系从中得以体现。
但这堂课结束后,总让我觉得有许多遗憾和不足。
1、《纸船》的整体意境有所冲淡。意境对于诗歌而言是魂,讲诗歌必须注重诗歌的意境。记得曾听寿光一老师的《乡愁》一课。这堂课,老师始终把“乡愁”之情自然地笼罩于整个课堂,学生始终被这种气氛深深感染,完全随同诗人沉浸在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中,因而整个课堂效果就不言而喻了。但《纸船》这一课,我总觉得缺少这一点,诗歌整体的意境好像有所破坏,被支离了,整个课堂缺少《纸船》整体感情的沐浴,冲淡了学生对《纸船》的整体感受。
2、作为教师,个人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面对行云流水般的课堂,教师应是智者,能从容地调控它。这一点,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这堂课中,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才能真正上好课。
总之,诗歌怎样教一直是我锲而不舍的探索目标,每一首诗歌采用何种尽乎完全适宜的方法教授,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纸船》这一堂课,有其成功之处,但也有它的不足,我真的希望有关专家和同仁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与我共同探讨,这是我最渴求的。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0课。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我在教学中紧抓小熊和松鼠“友谊带来快乐”这条线,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悟情理、品情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设置感人情境,给学生情感熏陶
教学一开始我就通过板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入“情”诵读,层层感悟
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
1、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了文中的第三和第五两个重点段。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教学中抓住情境体验。如抓住“乐坏了……”等语句,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
三、入“情”想象,深入探求文本内涵
本文中有些地方描述比较详细,而有些地方写得比较简约含蓄,给学生们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延伸的空间,我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让学生想象,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在人文感悟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一个较好的体现。
四、识字教学情意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我在识字教学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让学生快快乐乐识字。在教“幸福”二个字时,把他们放在词中理解,让学生找出这二个字中蕴藏的两个词语“幸福”,字书写完后,把它们放置在语境中,富生字以人文内涵,使生字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丰满!
《周庄水韵》一文已经教过两遍。此文常教常新,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当然,也难免每每有些许遗憾。对于备好课,我思考了很多。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生成性得到强调,教学的过程不仅仅再是教学设计的执行过程,而更多的是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这样,备课的功能也就发生了变化。备课不仅仅是教学方案设计,还要生成教学过程的准备,包括材料的准备,内容的准备,方法的准备。这种准备,是对各种“可能性”的预知,是为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提供支持。也就是说,备课对教学来说还处于“未定”状态。正因为是“未定”,所以备课必须从“方案设计”的层面上退下来,退到为方案设计作准备的层面上。这种“退”对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过去,我们备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过程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课堂里常常出现了与我们备好的课不一致的情况,出现了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放弃原来的备课,二是迫使学生按照备课里的设计来理解和学习。显然,第二种方式不符合我们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但是,放弃原来的备课,我们又没有充分的准备。课堂效果不佳。
教学出现的可能性如果我们不能预测,我们可以在教学某课之前可以向学生做一个问卷调查,让学生读课文后,写出在阅读中产生的问题,与我们准备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进行比较,这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预想的与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有差异,甚至很大差异。这时候我们也就明白我们一直是在以我们的主观意志设计重难点时,我们备课真的不能做到关注学生。
因此,我觉得备课要注意:
1、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语文课应以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主要内容。“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教学的首要使命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它有别于政治课、班会课、环保课。
2、对文本要深入探究,对文本的关键处、精彩处品读要到位。那些细腻的笔触,我们要引导学生读出来,品味出来。这样的语文课有意义、有深度。
3、导入用的时间不要太长。我在教学本文时,就直接进入课文学习,从题目入手,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学生学习的效果就比较好。
4、分组讨论要有效。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似乎分组讨论是最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课上看到的表现是:老师说讨论学生就马上开说;老师说停止,马上鸦雀无声。而且马上学生就说出讨论结果。咱们先不说讨论的过程,单就这形式就是完全是老师牵着学生走,根本不是以学生为主体。咱们再说讨论过程存在的问题:①、有的学生根本不讨论,说闲篇,或忙里偷闲玩会;②、在学生讨论之前,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没有提示思考这一问题需要研读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匆匆开始,草草结束。讨论的收获不大。其实,在思考的基础上商讨才有意义。咱们讨论一个问题,还要组织组织语言才说呢。
5、注重评价语。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评价,恰当地使用评价语,能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