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范儿 > 专业文库 > 2号文库

《9加几》数学教案优秀模板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9加几》数学教案优秀模板(5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9加几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今天文学范小编帮大家准备一大波《9加几》数学教案优秀模板。希望能让你在焦虑迷茫疲累的时候,记起自己的初心,想想自己靠什么坚持到了现在。

《9加几》数学教案优秀模板精选篇1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计算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提倡算法的多样化,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9加几这一教学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的第一课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注重亲历性,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发现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初步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评价他人意见的习惯。

学习重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学习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20根小棒;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调动积极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都参加过哪些项目的比赛?获得过哪些好成绩呀?

2、引导观察课本插图

师:胜利小学的小朋友也在开运动会,让我们一起过去瞧瞧!(课件展示课本第96~97页的运动会场景图)

师:从画面上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师:运动会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学校里为了让小朋友们增加能量,补充体力,让后勤部给全校小朋友每人分发一瓶饮料,分了以后发现还多了一些。(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左下角的饮料)小朋友你知道共多出了几瓶?能用算式来表示吗?(得出算式9+4=13)

2、探究进位加的算法

(1)分组操作明理

a:提出操作要求

师:9加4等于13,你们是怎么想的?请小朋友先自己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思考过程,然后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b小组学习研究(教师巡视)

(2)组织全班交流

如:a9+4=13b9+4=13

1336

1010

c9+4=10+4-1=13

3、把上述方法适当归类、从中渗透数学思想。

如方法a是拆小数分大数,而方法b是分大数拆小数它们都可渗透“凑十”的思想。

又如方法c则可渗透多加了要减的数学方法。

而方法a、b、c他们又都是把新学的知识转化成旧知来计算的,可以渗透转换的数学思想

4、寻找适合自己的算法

师:比较这些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5、试一试

师:那么9+3、9+7等于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借助小棒用自己的好办法去算一算。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独立完成练习。

7、小结、揭题

师:小朋友你发现了吗,今天的这些加法算式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这些都是9加几的加法,并且得数都超过了10,我们把它们叫做9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9加几)

三、巩固应用发展思维

1、挖掘课本资源提出新问题

(1)引导再次观察画面

师:刚才我们发现运动场上有跳绳、跳远等很多比赛项目,那么参加这些项目的各有多少人呢?

(2)小组合作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师:在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小组讨论一下!

(3)师整理并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如:“踢毽的和赛跑的一共有多少人?”“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等。

(4)解决问题。

师逐题提问:算式是什么?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书中练习(做一做第二题)

师:激烈的比赛已进行很长一段时间,这时后勤部又及时地送来了点心,每人分发了一只鸡蛋还有一块小蛋糕。结果又多出了一部分,请小朋友看图列出相应的算式,并算出它们分别多了多少?

3、探索规律、发展思维。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已认识了几道9加几的进位加法?除了这些还有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做一做的第三题。

9+5=9+2=9+9=9+4=

9+8=9+6=9+7=9+3=

(1)独立填写得数

(2)指几名学生填写结果,集体分析订正。

(3)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秘密。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发现:如

①都是9加几。

②9加上的数和得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

③得数都是十几。

④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这些发现都是对的,应给予肯定:接着第4种发现提问:你知道少的那个1到哪儿去了吗?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堂作业。

适当选用课堂作业本及书中练习的部分内容。

《9加几》数学教案优秀模板精选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字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一堂非常关键的课,是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些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学生的计算方法就会有所不同,因此,要鼓励学生有个性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学过程

活动一: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师:动物王国今天可热闹了,原来是小羊嘟嘟在过生日。小羊嘟嘟特意安排了一个庆祝会。小羊嘟嘟的好朋友来了。它们有的送来了蛋糕,有的送来了鲜花。小兔白白把家里的所有的牛奶都带来了。小狐狸点点看到其他小动物都带来了礼物,而自己却两手穿空空,觉得不好意思,也赶紧跑回家去把家里剩下的牛奶全都拿来了,不好意思地说:“小羊嘟嘟,我没有准备礼物,这几瓶牛奶送级你。”小羊嘟嘟开心地笑了:“谢谢!”看着小兔白白和小狐狸点点送的牛奶,小羊嘟嘟想:现在我有几瓶牛奶呢?

活动二:组织手操作,小组讨论反馈

1、看画面说图意。

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复述图意:

小兔白白送来9瓶牛奶,小狐狸点点送来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左边有9瓶牛奶,右边有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学生可发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办要能表达出图意就行。培养学生提问的肥力,逐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2、根据复述的图意,引导学生列出等式:9+5=

3、探讨算法。

师:你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小羊嘟嘟算一算到底有几瓶牛奶呢?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可以通过直接看算式用凑十的方法,也可以用学具(小棒、纽扣等)代替牛奶瓶进行操作。

先自己说一说、摆一摆,再小组合作,汇报自己的想法。小组汇报时要求学生做到:

(1)仔细听其他同学的算法,如果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来。

(2)在汇报时如果用到小棒,最好能边摆边说,而且要认真听取同学们的意见。

集体汇报后,与以前学的不进位加法进行比较。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题策略:

(1)逐个数数。如从9开始一个一个地数,一直数到14。

(2)半按群数数。如从9开始数,接着10、12、14跳到数数。

(3)用凑十法计算。这部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较好,数感比较强。

(4)圈十按群计数:

①把5根小棒分成1根和4根,1根和9根凑成10,10根加4根合起来是14根。

②把9根小棒分成4根和5根,5根和5根凑成10,10根加4根合起来是14根。

活动三:故事延伸,方法迁移

刚才小朋友们帮助小羊嘟嘟解决了问题,小动物们都很高兴。长颈鹿哥哥还想请你们帮帮忙,算一算:9+3=、7+9=。

分小组活动,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一说或摆一摆,做好后再小组汇报交流。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特别地逐个数数的同学通过练习是否掌握了凑十法。

活动四:实践运用

1、圈一圈、算一算。

师:长颈鹿哥哥的问题没有难倒我们。小鸟姐姐又送来了一封信,里面有四道题,要求四人小组合作,每个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选做一题,并把你的算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四人全部完成后算顺利通过。

2、小猫钓鱼。

师:猫妈妈带着小猫到河边去钓鱼,这一次小猫钓鱼可认真了。猫妈妈钓的鱼放在大鱼缸里,小猫钓的鱼放在小鱼缸里。小猫心里可高兴了,它在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说大鱼缸里有几条鱼,小鱼缸里有几条鱼。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说法:

①猫妈妈和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

②猫妈妈比小猫多钓了几条鱼?

③小猫比猫妈妈少钓了几条鱼?

④小猫再钓几条鱼就和猫妈妈同样多?

活动五:游戏活动

事先准备1~10的卡片,游戏时教师先组织学生示范做,然后再分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考虑到有些班级学生比较多,集体做这个游戏的效果也许不太理想,也可以把这个游戏改变成其他方式。

参考游戏:“比比谁算的多”(小组活动)

先在小纸片上分别写1、2、3、4、5、6、7、8、9、10这十个数。然后折起来,用抓阄的方式,抓到几就把它与9相加,4人小组在一分钟里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多。

课后反思

1、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保护并激发其学习愿望和兴趣,学生回答得地否正确,语言是否完整,教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统一规范的语言来训练学生。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思考、交流等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听、说、想的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差异性和活动性,达到“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3、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在本堂中。教师对课本中出现的几种方法不一定要逐一讲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9加几》数学教案优秀模板精选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初步理解一步应用题的结构。

2、会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有图有文字的一步计算应用题。

3、培养初步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有图有文字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难点

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减法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教科书第88页例5的两幅图的图画,独立作业的投影片。

学生准备教科书第88页数学游戏的口算卡片和得数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6+2=9+4=9+9=

9+3=3+5=4+6=

9+7=9+6=9+5=

2+7=9+2=9+8=

统计2分钟以内做完的人数及正确率。指名说一说计算9+3和9+7应该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1)教师出示例5的左图(小鸟图),3只小鸟落在树枝上,再出示一幅图,上面画有6只小鸟。

师:图中先告诉我们什么?又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图中先告诉我们树上有3只鸟,又告诉我们又飞来6只。

师:求一共是多少只该怎样算呢?

引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6合起来是9,列式为:3+6=9。

教师取下后贴上的第二幅图,在第一幅图的下面贴上用文字写出的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左边的题。

(2)揭示课题。

像这样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应当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2、教学例5左边的加法应用题。

(1)学生讨论:题里告诉了什么?还告诉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题里告诉了树上有3只小鸟,还告诉了又飞来6只,让我们求一共是多少只?

教师说明,已经告诉我们的树上有3只小鸟和又飞来6只都叫已知条件,让我们求的一共是几只叫做问题。在这道题中,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问题也是用文字表示的。我们学过的应用题一般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小声说一说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指名让学生到前边指一指。

(2)求一共是多少只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小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6合起来是9,列式为3+6=9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左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左边的加法题(小兔图)。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计算,然后让学生填书上的空。

3、教学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1)出示例5右边的图(梨图),盘子里有10个梨,再用纸盖住其中的4个,并在原来位置用虚线画出4个形状。看图,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盘子里有10个梨,吃了4个,求还剩几个?也就是从10个梨中去掉4个,从10中去掉4剩下6,列式为10-4=6

(2)拿走盖着4个梨的纸,出示例5右题的用文字叙述的第二个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让学生自由读一读题,找出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盘子里有10个梨,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吃了4个梨,是用文字叙述的。问题是:还剩几个?也是用文字叙述的。

师:求还剩几个应该怎样想,怎样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还剩几个,就是从盘中的10个梨里面去掉吃了的4个,也就是从10里面去掉4还剩6,列式为10-4=6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右边的题(汽车图)。

先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说一说怎样解答,再让学生填书上的空。订正时提问:为什么用减法算?

4、集体讨论:我们今天学习的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和以前学习的图画应用题比较,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引导学生汇报:

相同点,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都是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列式计算的。即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从一个数里去掉另一个数,求还剩多少,用减法算。

不同点,图画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是用图画表示的,比较简单。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是画表格,表格中有图有文字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图画应用题难一些。

5、看书,质疑。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有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另一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做题时,先看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再想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再列式计算。

四、随堂练习。

1、练习十九第1题(图片:练习3)。

先让学生自己把算式写到练习本上,然后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2、比比看哪组先夺得红旗(图片:练习4)。

把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组,分别做红旗两边的两组题,全组同学全部完成,速度快,正确率高的获得红旗。

3、游戏你争我抢【详见探究活动】。

布置作业

(投影片出示)

让学生写到作业本上,独立完成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思考题。

教学开始抓住图画应用题与表格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新知的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通过体验形成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9加几》数学教案优秀模板精选篇4

设计说明

本课时学习的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学生用“凑十法”进行口算的开始,为了学好本课时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我在教案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两点:

1.重视新课前的铺垫孕伏。

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复习数的组成和10加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使新旧知识间的过渡更加顺畅。

2.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实践出真知,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小棒,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凑十法”的计算过程,从而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正确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好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若干根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复习题。

1.填一填。

2.在()里填入适当的数。

()+10=1310+5=()

10+()=1211=1+()

14=10+()17=10+()

3.9和几能凑成10呢?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复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胜利小学在开运动会,学校为了让同学们增加能量,补充体力,让后勤部给全校的同学每人发一盒饮料。

(1)提问:箱子里面有几盒饮料?箱子外面有几盒饮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要求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4)

(3)你会计算这道题吗?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很快算出答案。(板书:9加几)

动手操作,探究算法

1.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9+4,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用小棒摆出来。

2.组织学生班内交流,说说自己的算法。

预设生1:我先摆9根小棒,再摆4根小棒,然后1根1根地数,一共是13根,即9加4等于13。

生2:我先摆9根小棒,然后接着往后数,数一个数摆1根小棒,数到13时正好摆了4根小棒,所以9加4等于13。

生3:我先摆9根小棒,再摆4根小棒,然后从4根小棒里拿出1根,与前面的9根小棒凑成10根,再加上其余3根是13根,所以9加4等于13。

生4:从9数到13。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简便呢?为什么?

3.小结:同学们的算法很多,都得出了正确答案,其中生3的算法更快捷、简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凑十法”。

4.课件演示“凑十法”,学生仔细观看。

5.动手摆小棒,亲身体会“凑十”的过程,然后填写下面的思维图。

6.总结“凑十法”。

(1)计算加法时,把其中的一个较小的加数分成两部分,用其中的一部分与另一个加数相加凑成“十”,再与另一部分相加,这种方法就是“凑十法”。

(2)顺口溜总结: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学生齐说后同桌拍手说顺口溜)

7.反馈练习:完成教材89页“做一做”1题。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出算式的得数,加深了学生对“凑十法”的直观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实践应用

完成教材90页2、5题。

全课总结

在计算9加几时,用“凑十法”可使计算变得简便、快捷,希望同学们多加练习,把“凑十法”熟练地运用到计算当中。

布置作业

教材90页1、3、4题。

板书设计

9加几

《9加几》数学教案优秀模板精选篇5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1.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2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2.3考点分析: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工具

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10以内数的组成题。

2、9加几得10,为下面的新课做铺垫。

3、10加几题型,为下面的新课做铺垫。

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出示课本9+几的情境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干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板书课题:9加几

2、根据主题图“数饮料”中,让学生读出问题,并尝试列式

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板书:9+4=

3、请学生代表用自己的方法算出9+4的结果

点数出结果,让学生上讲台,用手指,算出结果;

此处不用太多的时间去让学生探讨,没有用小木棒摆,让他们发现哪一种比较简单,为凑十法的学习做好铺垫;

4、理解“凑十法”

板书:凑十法

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边提问边指导操作:

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5、利用主题图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跑步的,要算出踢踺子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7个跳远的,要算出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9+7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提醒学生踢踺子的和跳绳的)

生: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3个跳绳的,踢踺子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提的很好。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6、学习9+29+59+89+9的“凑十法”

教师出示卡纸:

9+2=9+5=9+8=9+9=

把卡纸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利用凑十法的方法,上台展示自己的算数过程;学生完成后,让另外几个小朋友充当小老师,上黑板帮他们改正;起到了互评、检查的作用,同时还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巩固提高

1、练习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习二十第2题。

3、练习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1节9加几,着重讲了“凑十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9加几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计算不仅仅是为了算出得数,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方法上,鼓励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但算法多样化是一个过程,最终还是学会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板书

第1节9加几

9+4=13

凑十法:

9+2=9+3=9+4=9+5=9+6=9+8=

推荐阅读:

  2024初中物理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严选范本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幼儿园小班英语教案最新模板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程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优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