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叫“五月节”。每逢过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吃上香喷喷的粽子,还能观看激动人心的龙舟赛。听闻有的地方还会有挂艾草的习俗呢!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文学范为大家提供《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端午节》,欢迎阅读。
到端午节,也就是我们的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也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啦。但同时呢,我们也会举行一场龙舟竞渡比赛。分好了队,比赛就正式开始了。红、蓝队就像发了狂似的一个劲的摆动双桨。在岸上观看比赛的我也没闲着,使出浑身的劲,大喊:“红队,加油!红队,加油!”
红队似乎听到了我的叫喊声,突然加快速度,使出浑身解数,冲向终点。蓝队一看苗头不对,也立马使出全身的劲儿,奋起直追。这场面怎一个精彩了得啊!
远远望去,清澈见底的江面上水花四溅,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水珠幻化成了一颗颗漂浮在半空中的彩钻,煞是耀眼。选手们的脸上湿漉漉的,已分不清是江水还是汗水……
比赛进行到中途,两队的选手都已累得满头大汗,但他们似乎一点也不累。在汗水和江水的飞舞中,在观众们的欢呼喝彩声中,他们显得更亢奋了,劲头更足了,速度也更快了。
终于,距离终点只有十米远了,队员们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恨不得龙舟能变成一条真正的龙,带着他们飞向终点,上天入海。五米、四米、三米、二米……。眼看就要到达终点了,两队龙舟飞速冲向终点。哇!红队胜利了。我在为他们高兴的同时,不禁产生了一些疑惑:为什么端午节会有龙舟比赛呢?这个习俗有多久历史了?
旁边一位观看比赛的阿姨对我说:“赛龙舟是为了我国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之后,他跟我讲述了屈原跳江的故事,听后,我深受震撼。
当又一个端午节即将来临时,我不禁在想,要是屈原在天之灵能看到这样热闹、和谐的生活场景,他该多么欣慰,多么兴奋啊!
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全家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来到龙岩龙津河。这天天气放晴,在龙津河两岸桅杆边早已经人山人海,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有的站在树荫下,有的站在桥头上,还有撑着伞,有些较小的孩子坐在了大人的肩上……远远望去,龙津河两岸人群就像两条长龙盘踞在岸边。我和父亲好不容易挤到观看赛龙舟的有利位置,大家都拥挤着,连空气都变得十分闷热,大家等呀!盼呀!总希望赛龙舟马上就开始,有些人焦急地从远处相拥而来,就是为了看这场龙舟赛。
大约3点半了,赛龙舟终于开始了,大家的表情既是兴奋又是高兴,只见水面上停泊着两艘船,每艘船都像一条威武的龙,龙头和龙尾微微向上翘起。船上的水手们都穿着红色或黄色的救生衣,船上有16个水手,有男的,有女的,船头是一个击鼓的鼓手,船尾是一个掌舵的舵手,形成了一个盘大的队伍。只听一声“啪”枪响,只见两艘船的水手们齐心协力地向前划去,他们时而站起,时而坐下,鼓手就像指挥家一样,兴奋异常,纵身跃下,双槌齐下,有节奏的一上一下,水手们也使出全身力气,奋勇挥桨,两岸的人群都在呐喊着:“加油!加油!……”,呐喊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音俞来俞大,都想给自己喜欢的队伍加油。快要到达终点了,两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划得越来越快,在大家看得出神的时候,突然下起了一阵雨,看龙舟的我们还是热情地为我们喜爱的队伍加油打气,最终中城蠃给了北城。后面还有好几组分别进行了比赛,那个场面,格外热烈,让人振奋!
这次比赛,充分展现了龙岩儿女团结拼搏、奋发向上、勇于争先的精神风貌。
端午节我们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端午节那天,我们一家6点出发,早早抵达合川滨江路看比赛。江边人山人海,早已没了位置。还好妈妈眼尖,看到了一空隙处,才让我得以隔着护栏,近距离看龙舟。
岸边并排停靠着四只龙舟,分别是合川队的红龙舟,万州队的黑龙舟,沙坪坝队的白龙舟,以及江北队的绿龙舟。每一只龙舟都跃跃欲试,像一条条即将要飞驰的巨龙。
比赛即将开始,四只龙舟已在起点线准备就绪。每个龙舟上的船员早已身子前倾,抬头盯着对方,做好预备姿势,随时等着发令枪的一声枪响,立刻出发。现场的气氛有一些紧张。
“砰”,发令枪响了,只见所有龙舟那船首击鼓的人都用尽全力,挥舞双手,用力将把鼓声敲到,敲到最快,让鼓槌如同暴雨般敲打在鼓面上,发出一阵阵急促、响亮的响声。那鼓声听得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而船上,每个船员都和着击鼓声,喊着“12,12,12……”的口号,每个人都快速地身体前倾,手往前打直,拿着桨,朝水里奋力一划,再前倾、打直、划桨……所有人的动作完全一致,像机器人一样,不出一点差错,每一只龙舟都飞快地向终点疾驰而去。四只龙舟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出“V”字形,你追我赶、奋力向前。
最后50米,击鼓手击得更快了,船员们划得也更快了,每一只龙舟都像快艇一样,用时速100的速度冲向终点,龙舟让江面弄得水花四溅,恐怕搅得水底的小鱼也不安宁了。
最后10米!岸上欢呼声越来越高,我手上也紧紧捏了把汗,瞪大眼睛,舍不得眨一下。“哔——”裁判一声长哨,比赛结束,合川队获得第一!
岸上的人们不停地欢呼尖叫,我也在这片欢声笑语中忍不住感慨:端午节,曾经只是一个纪念屈原的祭祀活动,大家划龙舟、丢粽子,都是表达屈原的怀念;而今天,这些传统的习俗已经焕发了新的生机,它变成了一个举国同庆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变成了所有人拼搏顽强、决不认输的竞技项目。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未来,它也许还会被赋予其他新的意义,但它传承的历史,焕发的生机,都将继续感动更多的人。
唐代诗人文秀曾作《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相传端午节是因纪念屈原而传于世的。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空怀一腔报国理想,却遭馋去职。后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满目疮痍,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为了寄托哀思,荡舟江河之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渡。百姓们又怕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赛龙舟、包粽子、插艾草等习俗流传至今,成了人们在端午这一天的主要活动。
在我们家,每年的这一天,奶奶都会亲自动手包一篮粽子,有蛋黄肉馅的,有蜜枣莲子馅的,而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红豆沙馅的。看到奶奶包粽子,我也跃跃欲试。看完奶奶的示范,我也撸起袖子,自信满满地说:“这完全难不倒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我首先将两片粽叶折叠在一起,卷成一个漏斗状;然后在漏斗中放入少许糯米,加入一勺红豆沙,再盖上一层糯米;接着再拿一片粽叶,将漏斗没有封口的地方整个包起来,多出来的叶子,向两边折一下,这时漏斗就完全封闭了;最后用一根细细的绳子,将刚包好的粽子“五花大绑”,再系上一个活结,就这样,一个可爱的、三角形的粽子便包好了。
粽子包好后,奶奶就放到笼屉里蒸上,不一会儿,糯米混合着粽叶清香的味道,飘散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甜可口的粽子,听奶奶说着古老的故事,别提心里有多美了!
我想,端午节的粽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