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教案简洁版7篇
每个例题都是一个物理模型,物理题实际上已知模型的拓展和变化。关于初中物理教案简洁版该怎么写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中物理教案简洁版,希望大家喜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
2、理解杠杆的概念;能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能力目标: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爱科学、爱动手,事实求实的学习态度。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课前准备:学生自制蜡烛跷跷板:长蜡烛1支,大号缝衣针1根,杯子2个,薄铁皮(或塑料板)1块,小碟2个。
教具准备: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弹簧测力计。
教学难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教学重点: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出示幻灯片1、2
二、出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出示幻灯片3、4。
三、展示收集的杠杆,出示幻灯片5、6,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四、分组讨论:什么叫杠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出示幻灯片7,杠杆的定义,学生齐读。
五、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展示撬石头的幻灯片,让学生观察,说一说,什么叫支点?什么叫动力?什么叫阻力?。
出示幻灯片8,教师归纳总结。讲解什么是动力臂?什么是阻力臂?
出示幻灯片9—12说明做图过程。
六、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你想探究的问题是__。
作出假设:你作出的假设是__X。
提示:
杠杆要平衡:
1、只与力的大小有关;
2、只与力臂的'大小有关;
3、只与力的方向有关;
4、只与力和力臂的乘积有关。
制定计划:
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课题,制定探究计划。
讨论和完善计划:
实施计划:你可以参考下面的实验装置(出示幻灯片15)和实验步骤(出示幻灯片17、18),让学生分小组实验。
得出结论:
你得出的数据是__,填入设计的表格中,结论是__。
展示学生的分析结果,并给以评价:
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出示幻灯片17。
板书:杠杆的平衡条件:
六、趣味小实验:自制蜡烛跷跷板
目的:证实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设计:
1、把蜡烛底端的蜡刮掉一些,让它象顶端一样露出烛芯。
2、把缝衣针从蜡烛中部穿过,露出的针头、针尾架在两只杯子的边缘上。
3、用薄铁皮(或塑料板)剪成两个小人,用腿间的尖头插立在蜡烛上,两个小人的位置到缝衣针的距离相等。
4、点燃蜡烛两头,就做成了一个蜡烛跷跷板。
做出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出示幻灯片18。
七、比拼台:出示幻灯片18(通过超链接和19—25相连),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答题,竞赛。学生竞争选取题目,抢答题。目的:活跃课堂气氛,巩固课堂教学,并颁奖鼓励。
八、小结本节内容:出示幻灯片26。
1、杠杆的定义。
2、杠杆的五要素。
3、杠杆的平衡条件。
九、作业:。出示幻灯片27。
课堂作业:课本193页题目2、3
教学目标
基本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够区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矢量,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够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力的两种不同的分类;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对某个力进行分析的线索和方法。
情感目标:
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要逐步深入,帮助学生在初中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
教学建议
一、基本知识技能
1、理解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2、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3、要会从性质和效果两个方面区分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对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要准确把握这一概念,需要注意三点:
1、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2、力的相互性;
3、力的矢量性;
(二)、力的图示是本节的难点。
(三)、力的分类需要注意的是:
1、两种分类;
2、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效果相同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教法建议:
一、关于讲解“什么是力”的教法建议。
力是普遍存在的,但力又是抽象的,力无法直接“看到”,只能通过力的效果间接地“看到”力的存在。有些情况下,力的效果也很难用眼直接观察到,只能凭我们去观察、分析力的效果才能认识力的存在。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注意身边的事情,想一下力的作用效果。对一些不易观察的力的作用效果,能否找到办法观察到。
二、关于讲解力的图示的教法建议。
力的图示是物理学中的一种语言,是矢量的表示方法,能科学形象的对矢量进行表述,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很快的熟悉用图示的方法来表示物理的含义,并且能够熟练的应用。由于初始学习,对质点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在课堂上讲解有关概念时,除了要求将作用点画在力的实际作用点处,对于不确知力的作用点,可以用一个点代表物体,但不对学生说明“质点”概念。
教学过程设计方案:
一、提问:什么是力?
教师通过对初中内容复习、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如用弹簧拉动钩码,或者拍打桌子等实验现象展示力的效果以引导学生总结力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指出了力的物质性。
提问:下列实例,哪个物体对哪个物体施加了力?
(1)、马拉车,马对车的拉力。
(2)、桌子对课本的支持力。
总结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施力物体就有受力物体,有力作用,同时出现两个物体。
强调:在研究物体受力时,有时不一定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
二、提问、力是有大小的,力的大小用什么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
教师总结:力的测量:力的测量用测力计。实验室里常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
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N。
三、提问:仅仅用力的大小,能否确定一个力:
演示压缩、拉伸弹簧,演示推门的动作。主要引导学生说出力是有方向的,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并得出力的三要素来。
教师总结: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四、提问:如何表示力?
先由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然后教师小结。
力的表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用一条有标度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讲解例题:用20N的推力沿水平方向推一正方形物体向右匀速运动。用力的图示表示出推力。
教师边画边讲解。注意说明:
1、选择不同标度(单位),力的图示线段的长短可以不同;
2、标度的选取要利于作图
通过作图练习、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力的图示作图规范。
力的示意图:用一条无标度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让学生体会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的不同。
五、力的作用效果:
回忆初中的知识,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六、力的分类:
教师总结力的分类,强调高中阶段按照力的性质划分,在力学范围内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
按性质命名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力、磁力等等;
按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动力、阻力、支持力、压力等等;
在力学范围内,按力的性质划分的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
探究活动
测定患者的血沉。在医学上有助于医生对病情作出判断。设血液是由红血球和血浆组成的悬浮液。将此悬浮液放进竖直放置的血沉管内,红血球就会在血浆中匀速下沉,其下沉速率称为血沉。某人的血沉v的值大约是10mm/h。如果把红血球近似看作是半径为R的小球,且认为它在血浆中下沉时所受的黏滞阻力为。在室温下Pa·s。已知血浆的密度,红血球的密度。试由以上数据估算红血球半径的大小。
答案:m。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2o=== 2h2↑+ o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知识与技能:深刻理解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W/t=UI进行简单的计算。掌握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意义。
过程和方法: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通过科学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有关社会实践活动,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及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深刻理解电功率的定义,学习用探究实验研究电功率问题。区分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分及实践意义。
教师准备:简易家庭电路示教板:接有电能表,一个保险盒,一个开关,一个15W电灯泡和一个100W的电灯泡(包括灯座),一个插座;学生用稳压电源,直流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开关、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一个。节能型电灯一只(功率16w)。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观察家庭中常用的灯泡上面的数据;复习有关机械功率的内容。
一、导入:
1.让学生观察(或课件展示、实物投影)手中的2个灯泡(其中一个是100W的,另一个是15W的),看上面有哪些数据?你能从中发现什么?(PZ220-100,220是什么意思?100是什么意思?)
由学生讨论交流:15度(度:生活中常用的说法)和100度是代表了什么?
先让学生猜想:如果接入电路将会怎样?
(此时大部分学生会知道100W的比15W的灯亮,此时应引导学生的思路:为什么100度的灯泡亮?做功的快慢即消耗电能的快慢)
2.实验演示:分别将15W和100W的灯泡接在电路中。
注意提醒学生:要观察灯泡的亮度(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更要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
谈话与引导: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跟什么有关系?(说明了什么?)
(引导得出:电能表铝盘走的快慢不同,表示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的快慢不一样)
3.谈话导入课题:可见只有做功的多少还不行,还有做功的快慢。那么我们应如何表示不同用电器的做功快慢呢?
二、学习新知:
(一)电功率
1.通过讨论和让学生对比第一册学过的机械功率的知识,引导学生得出电功率的知识:
投影: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启发:如果来比较不同用电器做功的快慢呢?
(应引导学生得出:可以让时间相等,看做功多少;或者让其做功相等,看消耗时间的多少;只要说出大体意思即可,关键是让学生真正理解。)
得出:电功率是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或所消耗的电能)
(特别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单位时间?在课堂中应启发学生自己说出来)
2.投影:电功率的定义公式:P=W/t
注意: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此公式的意义。
谈话:我们上一节学习的电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引导学生推导电功率的另一个公式:P=UI。
3.投影展示:电功率的单位:瓦(W) 千瓦(kW)
要求:应明确他们之间的进率
4.解决导入本课时的问题:
告诉学生:PZ220-100中的100就是电功率是100W,它的意义是此灯泡在1s内消耗的电能是100J(前提:在220V的电压下)。
谈话:正是因为100W的灯泡比15W的灯泡在相同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所以转化为内能(光能)的能量也就多,这就是为什么100W的灯泡比15W的灯泡亮的原因。(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实质:能量的转化)
5.谈话:这两个公式各有什么用途呢?
如学生不能回答应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得出:P=W/t和P=UI各有其用途,当知道P、W、t中任意两个时,可以求出另一个(此时应指出: 这样我们可以求出电功率,只要知道W和t即可,而W是可以用电能表来测量的,t可以用秒表来测量,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就可以测量,也为下一环节进行电能的节约的讨论做好准备);对于P=UI也是这样,此时应让学生掌握:这又是一种测量电功率的方法,为最后一个环节:实验探究(电灯功率与电压的关系)做好准备。
6.投影:
例题(做一做):一个1kW的用电器当工作1h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此处不用课本上例题,用意在于为下一部分进行节约电能的'讨论做好准备,而关于电功率的计算第四节将有专门的计算课)
学生板演,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这个结果3.6×10 6 J正好是1kW·h电能,告诉学生知道:除了用标准的国际单位以外,还可以直接用kW、h和kW·h来直接运算,这样在数值比较大时更方便。
7.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口算一些生活中电能计算的题目,提高学生兴趣,为转入下一部分做铺垫,如100W的灯泡工作多长时间消耗一度电。
8.讨论(交流与合作):如何来节约电能?
投影展示:根据W=Pt这个计算公式,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如何才能节约电能(减小电功W的值)?
9.布置课外的调查报告:投影展示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要求同学们观察(或调查)在学校发现过哪些浪费电能的现象,你(或你班)在学习与生活中是如何节约电能的?你对我校(或我班)如何进一步节约电能有何意见或建议,请课下继续交流讨论,写出调查报告或意见建议书(汇总后将择优提交学校有关部门)。
10、简要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引入下一部分内容。
(二)实验探究:额定功率
1.投影展示:你想过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在用电高峰时,电压较低,这时电灯会怎样?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法呢?(启发学生讨论、思考)
2.猜想与假设:
你的猜想:你认为当电压变化(变大或变小)时电功率如何变化呢?你的依据是什么?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如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此处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交流讨论)
最后由学生描述自己设计的实验思路和方法(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出思路,让每个学生都要明白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4.展示教师的实验思路:
(如学生已说出,最好,如果没有说出,应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思路;但同时也应让学生理解:这不是唯一的方法,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别的方法,这只是教师设计的思路)
5.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应告诉学生:实验所用的小灯泡正常工作电压是2.5V)
投影出示实验表格:
提示学生:将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在如下的表格中。
灯泡两端的电压( v)
经过灯泡的电流( A)
小灯泡的功率( w)
发光程度
1.5v
2.5v
3v
分析、论证与评估: 实验完毕,让学生计算有关这三次的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并让学生讨论,着重使学生理解以下问题:
(1)用电器的功率是如何随电压变化的?
(2)为何用电器的功率是变化的,但用电器上面却都标着电功率?(如100W的灯泡)
通过学生讨论:引出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概念。
6.投影:
额定电压(U 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P 额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7.投影展示: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实际功率(P 实 )
U 实 与 U 额 的关系
P 实 与 P 额 的关系
U 实 = U 额
U 实 < U 额
U 实 > U 额
P 实 = P 额
P 实 < P 额
P 实 > P 额
(三)小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电功率(电功率的概念;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概念;实际功率的概念)
(四)课后作业与思考:
1.书面作业:课后练习题第3、4题。
2.课后讨论:刚才我说用电高峰时,电压较低,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
3.收集下列电器的铭牌,了解它们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STS活动)。
电冰箱 电熨斗 电视机 电烙铁 电风扇 微波炉 洗衣机
4.课外延展(选做题:根据分层教学的原则,要求3班95%的同学要做,1、2班20%的同学做)每个家庭都需要照明的电灯,目前市场上既有白炽灯,又有电子节能灯,究竟哪一种灯更好呢?某中学的同学在课外调查中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了解到的如下情况:60W的白炽灯与11W的电子节能灯发光效率相当,他们选择其中的一组进行研究,收集了如下表中的数据:
项 目
额定电压 /V
额定功率 /W
寿命 /h
单价 / 元
当地电费 / 元
白炽灯
220
60
1000
1.5
0.58
电子节能灯
220
11
5000
30
0.58
请根据表中所列的数据,说明你应该选择何种照明灯具更经济?(要求写出所依据的物理原理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五)下课:结束语 (可略,依据实际情况)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随时留意观察我们身边的现象,你就会惊喜的发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
2、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能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
2、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
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
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学习重点
声音产生的原理;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学习难点
探究物体传声实验;估测声速。
教具与媒体
鼓一只,吉他一把,纸屑若干,钟罩一只,抽气机一台,闹铃一只,气球一只。
学生合作组器材:纸片、绷有橡皮筋的空盒子、音叉(包括小锤和音箱)、梳子、树叶的叶片、一个玻璃缸(里面盛有水),几块石头。
教学程序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事先录制好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某些声音。例如:电铃声,钢琴曲片段,工厂烧电焊声,丛林中的鸟语,夏日的蝉声,瀑布声等。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听出刚才都是什么声音?是哪些物体在发出声音?(同学回答)
教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研究自然界中声音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自己想知道有关声音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依照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总结出4个,然后逐个进行探究。这个活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探究性活动──小结──验证──事例交流。
(一)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1、先观看有关的视频(什么是声现象)。
2、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介绍桌上的器材,特别是音叉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请体会感觉。
思考:(1)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2)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
问题:是不是物体发声就一定在振动?
演示:击鼓。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否让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从上述事例中你能否总结出一种“验证难以觉察的物体些运动”的`方法?
观看视频资料(奇妙的现象)
小结: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物体发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
(二)声音传播的探究性活动
1、提出问题:我的讲课声是怎样传到你的耳朵的?
2、空气是气体,那么液体能传播声音吗?
3、固体是不是也能传播声音呢?
实验:在一个玻璃缸内盛有水,手拿两块石头在水中撞击,在外面也能听到撞击声。(或把一个正在广播的收音机用塑料袋装起来,用细线吊着放入水的水槽中,照样也能听到收音机的声音)
结论: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他们都是能够传声的介质。
4、引导学生做些小实验。
桌子的传声实验:将耳朵紧贴桌面,另一同学在桌子的另一端敲击或摩擦,会听到清晰的声音。
5、观看视频(声音的传播)
声波:声音向外传播时形成的波(与水波相似)
6、真空能是能传播声音呢?
让学生观看真空罩实验的录像。
思考问题: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如何进行交流呢?
(三)声速
1、提出问题: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2、生活实例:距离不同的两个喇叭,我们听起来的声音是不同的,总感觉近处发声早。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找出传播最快的、最慢的传声介质,并总结出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声速小于液体的声速,液体的声速小于固体的声速。
4、记住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5、测声速
我们利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不同,如果我们能够测出其时间差,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这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了。
能听出。
学生: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3、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人耳的?
4、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却很难听?
学生动手做实验
师生共同活动
让学生回答感受
观看视频
通过空气
让学生举一些固体、液体能传声的生活实例
新课教学:
一、力是什么?(多媒体投影)
1、观察、演示:(多媒体投影——出示一组运动图片)
①在刚才学生的体验下,引导学生得出“力”是人对物体的作用,是人对物体施加了力。
②接着让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物体间能否发生力的作用呢?生产中,有没有见过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力的情况吗?(教师组织,学生互问互答)
③学生思考并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多媒体投影)
④刚才学生所举的例子都是物体与物体相互接触而发生力的作用的,让学生对此提出不同的意见。(举出一些不接触也能发生力作用的例子)(多媒体投影——A、B图片)
A》苹果离开树后能下落;
B》铁钉没有接触磁铁,磁铁吸引仍能铁钉;
结论: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能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有力的作用。
⑤学生总结出:物理学中的力,是物体对物体推、拉、提、压等的作用,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有学生对“作用”的疑问,教师对此进行解释: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叫做作用。)
2、概 括:(多媒体投影)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教师讲解:综上所述,两个物体无论是否接触,它们之间都能发生力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我们把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多媒体投影)
(学生懂得从例子中分辨这两种物体)
3、多媒体投影上述记录与分析,加深学生对物体力作用的体会
4、鼓励学生由体验提出疑问:一个物体能否发生力的作用?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从主观感觉出发,有碍概念的理解,例如:紧握拳头时,手没接触别的物体而肌手也紧张,认为一个物体也能有力的作用(处理方法,让学生握拳体会手指与手掌的相互挤压。手指、手掌为两个物体)。
学生总结出:单独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观察和体验:(多媒体投影和学生实验相结合)
提出问题,再次激起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一个人摔倒在地是怎么站起来的?
1、学生实验:
①让全体学生举手拍书桌
②学生用双手拉弹簧
2、(多媒体投影)
① 站在滑板上的学生推墙后的场面;
② 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为什么前进?
③ 观察球从高处落地后的情况,引导学分析得出结论;
3、总结(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运用:划船时船浆向哪个方向划?为什么船能前进?(多媒体投影)
5、质疑讨论:
甲乙两同吵架,甲用手打了乙的脸,脸痛手不痛,是脸受到了力而手没有?
6、做 一 做:
让学生吹好气球后,再放开,气球就会从手中飞出去,分析原因。由此你获得什么启示?(多媒体投影——火箭)
原因:气球向后压出气体,反过来气体向前推气球
三、力的作用效果
先提出问题:物体间力的作用看不见,摸不着,怎样知道物体是否受到了力呢?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教师讲解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由学生的实验概括出结论(多媒体投影和学生实验相结合)
1、学生演示:两名学生传接排球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学生演示:
(1)轻压气球
(2)轻拉压弹簧
(3)使锯片变弯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质疑讨论:
(学生实验)学生用手压桌面,桌面看不出变化,从而提出: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不都是能产生效果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多媒体投影帮助释疑。)
四、理解知识,发展智力:创设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重视个体,激活学生思维,并使学生获的成就感(穿插于过程)
1.马拉车时车,车随马前进,可见车受力而马不受力对吗?
2.脚踢球时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这时受到球作用的物体是什么?
3.人站在地面上不动,人就不受力吗?
4.磁铁能够吸引铁钉,铁钉也能吸引磁铁吗?
5.玻璃杯摔到水泥地上为什么会碎?
6.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7.让学生吹好气球后,再放开,气球就会从手中飞出去,分析原因。由此你获得什么启示?
五、探讨总结(多媒体投影)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
独存在;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以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
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运用这个知识
解释生活、生产实际中遇到的一些实例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六、教师结束语:
有的力很小:小蚂蚁搬着面包屑,细雨纷飞飘落;分子在吸引,在排斥。有的力很大:狂风巨浪,轰然巨响,火箭腾飞,斗转星移,宇宙奇观,力真美妙!关于力还有更神奇美妙的力学现象,同学们回去后按探究问题探究,如果发现新的问题,我们大家再来共同探讨!
七、探究问题
1、力的大小如何比较?
2、怎样对力进行测量?
3、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种测量力的工具吗?
教学要求:
1知道浮力的概念.
2理解物体浮沉条件.
3掌握浮力的实质、方向.
4能正确运用浮力的实质、物体浮沉条件求浮力.
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浮力的概念及其实质.
(2)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正确运用“压力差”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求浮力.
教学模式:
实验、设问、讲解、练习
教学时间:1课时.
实物及实验器材:
(1)投影仪一台,透明胶片数张.要求把板书、练习题课前写在胶片上,以减小课堂上书写时间.
(2)演示弹簧秤一把.
(3)500毫升烧杯三个,分别装400毫升的清水、饱和食盐水、酒精.
(4)乒乓球2个,其中一个装细砂,用作悬浮演示.
(5)边长为5cm的立方体红砖一块.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为什么船、木块能浮在水面上?
生:船、木块受到水向上托的力.
师:沉在水底的石块有没有受到水向上托的力?
生:部分回答有,部分回答没有.
教师演示课本图8—27实验,回答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本节课所讲的浮力.
二、讲授新课
1.什么叫浮力?(板书)
(1)先演示石块放在清水中,让学生知道石块受到水向上托的力.
(2)然后把石块放在饱和的食盐水溶液里,说明石块也受到盐水向上托的力.
(3)最后把石块放在酒精里,让学生进一步知道,石块放在酒精中时,同样也受到酒精向上托的力.
师:从上述的实验,请同学们说出什么是浮力?
生: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师:物体在空气里有没有受到向上托的力?氢气球脱手后为何会上升?
生:物体在空气里同样受到向上托的力,所以氢气球脱手后会上升.
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板书)
2、用实验引动学生
第一、用弹簧秤和细线系着体积相同的规则的铁块,不规则的石块,干木块等,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减小;在水中游泳时感觉水有向上的托力等感性认识出发,逐个进行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浸在水中物体要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从而纠正“轻的物体在液体中总是上浮的,所以受到浮力的作用;重的物体在液体中总是下沉的,因此不受浮力作用”的错误观点.
第二、通过演示规则铁块和不规则的石块随着浸入水中体积的增大,弹簧秤的增数减小──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后,深度增加时弹簧秤示数不变──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在任何深度的浮力都相等”这一本质联系,从而摒弃那种“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成正比”的错误认识.
第三、通过观察铁块和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示数减小相同这一现象,使学生初步认识:“体积相同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相同”这一本质联系,摒弃那种“浸没入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质量、密度、形状等有关”的错误认识.
第四、通过观察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弹簧秤的示数为零的现象,使学生了解: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第五、在以上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P144“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上表面在液体下面h1米处,如图正方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是多大?方向怎样?”再加上“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是多少?”的计算分析,初步认识浮力等于“液体作用在物体上下表面压力差,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这一本质联系,从而摒弃那种只有物质在液体中上浮时才有浮力的错误认识.
第六、通过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和上述计算所得到的浮力:F浮=水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pg(h1+L)L2-pgh1L2=pgL3=pgV=pg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V排=V).从实验和推导两方面进一步认识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一本质联系,摒弃了那种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的模糊认识.
由于气体具有同液体相同的性质,而气体的密度很小,气体对于体积不大的物体作用的浮力,通常小到难以觉察的程度,但热气球能载几吨重的物体上天,说明气体对浸没在它里面的物体也能产生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把上述由个别现象所得出的知识加以综合并进行抽象和概括就能得到“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
在物理教学中,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时,必须有意识地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这是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