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是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芬所写的一首诗。由此可见自由的宝贵。失去了自由,那金钱,名利等也就失去了意义。当然,自由的拥有也有一定的约束。
自由需要约束,没有约束的人便得不到自由,还会反而失去更多自由。20xx年5月7日晚,著名音乐家高晓松在北京东城区,因醉酒驾车并且发生四车追尾事件,而导致四人受伤。他对此这样说:“我一直以为喝酒能给人自由,最后却因喝酒而失去了自由。”人人都渴望自由,每个人都希望无拘无束的做自己喜欢的事。但自由是在约束下产生的,没有了约束的自由,便如同美国的亨利·罗伯特说的那样“一旦离开了规则,每个人都自由行事,结果将是每个人都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自由是最宝贵的,远远超过其他,失去了自由便等于一无所有。美国第一个黑人国务卿克林·卢瑟·鲍威尔,出生于纽约,在南布朗克斯长大,父母都是来自牙买加的移民。童年的鲍威尔非常贫困,艰苦磨难没有阻碍鲍威尔的奋发成功,为了追寻自由以及黑人与白人间种族平等。他不断努力,在种族意识仍很强烈的美国赢得了白人和黑人的尊敬和爱戴,为美国黑人获取自由做了巨大贡献。鲍威尔深知自由的价值,为了自由生活他也放弃过一个极有可能成为第一届美国黑人总统的机会。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由,生活便会黯然失色,生命也会失去光彩。的确,“谁因为害怕贫穷而放弃比财富更宝贵的自由,那他就只能永远的做奴隶。”
自由需要约束,有了公路的约束,汽车才得以自由疾驰;因为有了峡谷的限制溪水才得以自由流淌;因为有了海的阻挡,鱼类才得以自由遨游。自由也是珍贵的,拥有了自由才会拥有其它一切的美好。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窗外的天空中没有一点云彩,蓝蓝的一片像一面平静的湖泊,又像一面被洗涤明镜,照映着大地上的事情。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但在这美好时光时似乎少了些什么——是那些阳光下的欢乐的笑声。
而窗内的我正被作业之海压得喘不气了,我感觉我就像大海中的一条小鱼整天都被海水压着。有时需要浮上去喘口气。于是我就放下了手中的笔,那些笑声忽然传来耳畔。
小时候在奶奶家,我们几个小伙伴最喜欢一起跑到田野里在一片金黄的稻子中用稻草搭一个小窝,这种小窝四周由稻草堆成,不透风十风暖和,里面可以坐四五个人,外面看不到里面,但里面可以看到外面。若有人从外面经过也看不出一点蛛丝马迹。有时我们干了“坏事”都会跑来躲一躲。有几次到天黑以后我们还在田野里小声地说着话,四处都飘荡着欢乐的笑声。
一天午后我们几个小伙伴决定去田里摘甜瓜回来吃,我们这几个小贼看中李大爷的甜瓜。李大爷的瓜又大又圆,而且村上人都对他种的瓜和种瓜的技术赞不绝口。我们的“头儿”先轻轻地贴着河滩上岸,爬到瓜田边,左看看右看看,不久就发现目标,一只最大最圆的瓜,把它小心的摘了下来。我们排成一排,像传接力棒似的把甜瓜沿着河滩向下滚。我在最下面接应,可能因为心虚,竟然没接住,“扑通……”河里溅起一些水花。小伙伴们听见“扑通”一声以为李大爷来了,吓的一下子四处乱跑,好似打了败仗的士兵一样。我们跑回小窝看看四周没人,才知道是虚惊一场于是我们都不约而同的笑了,边笑还边回忆这件偷瓜傻事。
突然间我的回忆像镜子一般裂了,我的神思一下又回来了。拿起笔看着身边的作业叹了口气。想到现在儿童的童年已经没有了,要么就被作业之山压着像五百年前五行山下的孙悟空;要么就沉浸在游戏之中无法自拔;要么就是被父母这个不放心那个不放心地关进了所谓的安全世界里。他们将来对于童年的回忆将是作业于游戏,没有应当的笑声,没有自由的快乐。
窗外的天空还是那么的蓝,一切都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但又好像发生了什么。我一头扎进了那深不见底的作业之海。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论自由》是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经济学家、自由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书中论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民自由权利,阐明“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并提出了自由的各项“原则”。关于“论自由”这本书,密尔在引论中开宗明义地说,他所要讨论的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全书要义可以概括为两条基本原则: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而不理。二、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社会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对个人的行为有裁判权,也才能对个人施加强制力量。
它将自由问题的探讨从国家与个人延伸到社会领域,深化了启蒙运动以来关于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的论述,成为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集大成之作,它对个人自由的强有力的热情辩护,使之成为英文世界里捍卫自由的经典。
在对付野蛮人时,专制政府正是一个合法的型式,只要目的是为着使他们有所改善,而所用手段又因这个目的之得以实现而显为正当。现在看来,密尔的这句话是相当政治不正确的。一个如此强调“自己对自己负责,他人无权干涉”的人,怎么会觉得用专制来“对付”一个民族是正当的呢?原来,在密尔看来,野蛮人的种族就好像人类中的未成年人,他们无法对自己负责,需要成年人的照管。可是,如果密尔的这种看法成立的话,那么我们的文明种族是怎么长大的呢?在人类刚出现的时候,可没有其他人来帮助、照管这些“野蛮人”啊。
对于某些意见,因我们自己的判断裁定其错误就拒绝倾听,为了更充分说明这种做法的危害性,看来有必要把讨论付诸具体的案例;而且最好我首先选择那些最不利于我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反对言论自由的论点,无论是从正确性上还是从有用性上来说都被视为是最强有力的。
人类自由的适当领域包括:第一,意识的内向境地,要求着最广义的良心的自由、思想和感想的自由、意见和情操的自由、发表和刊发意见的自由;第二,趣味和志趣的自由;第三,个人之间相互联合的自由。假定全体人类减一执有一种意见,而仅仅一人执有相反的意见,这时,人类要使那一人沉默并不比那一人要使人类沉默较可算为正当。
相应于一个人对自己的孤独判断之缺乏信心,他就常不免带着毫不置疑的信托投靠在一般“世界”的不可能错误性。而所谓世界,就每个个人说来,是指世界中他所接触到的一部分,如他的党、他的派、他的教会、他的社会阶级。我们所谓的世界,只是我们接触的那小小的一群人。虽然网络时代让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然而作为一个个体,能够接触到的人和观点终究还是少而又少的。在世界这只庞大的大象面前,我们永远是盲人。所以,我们盲目相信“世界”的看法,和盲目相信自己的看法没什么两样。
自由原则不能要求一个人有不要自由的自由。如果在当今社会有完全的自由,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达到一个不一样的阶段。本书中提出最中心的就我们在不影响到别人的生活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的绝对自由。但是现在的社会可以给我们有这样的自由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一个人只要拥有了财富与权力,便可以为所欲为地做任何事情,才会拥有真正的自由,殊不知,那不过是作茧自缚,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或许那会使你得到一时的痛快,但是,最终只会换来一世的不痛快,那么,何为真正的自由呢?
我们都想摆脱规则的束缚,变得如同诗仙李白一般,不惧权贵,一心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是,不劳而获的事情永远不可能发生。“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一个人若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那么,他势必先需懂得如何忍受孤独。
在追寻自由的道路上,不会有人与你相伴,只会有无数的嘲讽与不屑。漫漫长路,只会有自己独身与黑暗对抗,也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可以塑造出一颗真正坚不可摧的强大内心。
正如诗仙李白一般他在经历过现实的黑暗,感受到官府的无能与残暴后,便寻求摆脱官府的束缚,她既不攀附权贵,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过着世人所不能理解的生活——因为在世人眼中,人就应该为了权力与财富攀附权贵。他这个世人眼中的疯子,在经历了别人的不屑与嘲讽,经历了他人无法忍受的寂寞与孤独后,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他隐世于山林之中,整日与诗为伴,游历于河山之间,过着自己向往的生活,自由快活,留下了“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样狂放不羁的绝句。
当一个人承受过孤独无助的痛苦过后,他才可能拥有真正的自由——既可以一心做自己喜爱的事情,有不会影响到他人。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鸟儿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蝴蝶飞在花朵上开心地采蜜;松鼠在自家安静地睡觉;而我却像一只被困在里面什么都没有的房子里的老虎,我多么渴望自由。
期待已久的星期六到来了,我开心地不得了,早上我对妈妈说:“我们出去玩吧!”可是妈妈严历地对我说:“就知道玩玩玩,快去房间里写作业。”我伤心极了,心想好好的一个放假日,还不能出去玩,怎么可以这样子呢!
我想要自由,我想要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开心地飞翔,我想要一个人开几包吃的躺在床上看电视,但这是不可能。
唉,放假日过了,这两天我在家里什么事也没有做,只是在做作业而以。如果家长可以知道小孩子的内心,就不会让孩子这么的疲惫了。
我多么喜欢自由,多么渴望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