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是说价值观会影响人际交往。还有人引用英国前首相帕麦斯顿的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那么,在社会生活中,你认为“价值观”和“利益”哪一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大?
联系实际思考,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证明自己的观点,题目自拟。
【佳作赏析】:友分三等,处之有道
该用什么评判朋友?这是个问题,没有哪一种标准适合所有的朋友,因为朋友也有等次之分。
循利为友,小人之聚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总是逐利的,而为利益所驱使暂时结合起来的人,可称为“盟友”。如帕麦斯顿所言之朋友者,即盟友也。国家角逐之势,时而合纵,时而连横;商家争利之斗,时而决裂,时而婚盟;政客求权之争,时而贬斥,时而投诚。这一系列乱相之交,皆不是真正的朋友,而仅小人之徒也。利聚而来,利覆而去,分聚离合,朝秦暮楚。这种“朋友”不值得交心,合作则罢,却不可以身相托。
政治正确,党人之聚也。此一类朋友,乃志同道合者,可谓之同志。如“强力集团”,为共同的音乐理论而奋斗不止的作曲家们;如“东林书院”,为共同的政治理想而不懈努力的士人君子们;如“尼德兰画派”,为新的艺术征途积极进取的艺术家们。他们同心而行,戮力而为,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着,皆是同志。此间,“道不同,不相为谋。”可谓至真至确。理想不同,目标不同,如何能戮力同心呢?的道不同,莫过于意识形态之不同。因此,不同政党之争分外激烈,有时要动用武力方可解决,这也是抱团太紧,分野太明的弊端。说到底,此之同志,不过是永不破裂的同盟而已,大家可以共事共生,共同干大事,求真理,却不一定能交心。
高山流水,君子之聚也。此之友谊,不以一切外物为意,唯以真性灵为宗,此乃真朋友。这一等友情不会是群体的集体感情,而仅以二人为心。元白之相唱相和;马恩之同书巨著,皆为此类。这种情谊,既纤弱又强大。纤弱者何?众人群聚,两两相对则有,众会一堂则无,岂不纤弱?强大者何?此情此谊可超越党派、国家、人种、文明,岂不强大?戴高乐与隆美尔,是战场上的敌人,是政治上的对手,他们却都为对方的才华所折服,喻为知己。商汤与伊尹,一君一奴,却能抛却等级,超越君臣,两相投契。德国的两位哲学家,一个逃到国外反对纳粹,一个则为纳粹服务。战后,他们并排走在残破的大道上,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张照片记录下了这宁静而和谐的背影,成为不朽的经典。在他们面前,所谓利投益合,政治正确又是多么的荒诞不经,苍白无力。这种友情,至大至真,可付身心与之。
友分三等,处之有道。以不同之法待不同之友,方可为宜。
点评:
全文讲述交友之道,思维缜密,积累丰厚,旁征博引,议论说理纵横捭阖,文字洗练精准,表达到位,文化气息浓厚,作者吸收了古文精华,有文言特质又不是有意玩深沉,而且使文脉一直贯穿到底,足见其写作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