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到处洋溢着春节的热闹气氛。那你知道除夕之夜作文要怎么写吗?文学范为大家提供《高三除夕之夜作文【五篇】》,欢迎阅读。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透过窗户上的一层雾气,有几点朦胧的灯光,露出的是一派喜气洋洋的和谐景象。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在耳边,透彻云霄。不断升起的焰火,把漆黑的夜晚照得如同白昼。此时,我们一家人正在忙着包饺子,当然包饺子这种热闹事肯定少不了我,我一手托着饺子皮,一手拿着一小勺肉馅,学着大人把馅填到饺子皮里,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它们捏起来,形状虽然怪怪的,但还说得过去。奶奶正在往饺子里放硬币、花生等,听奶奶说,这是有寓意的:把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币放在饺子里面,意为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好运不断;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等。在下饺子之前,我和爸爸去楼下放鞭炮,楼下的鞭炮声震耳欲聋,仿佛都要尽努力喊出对新年的祝福,我们来到小区的铁栅栏旁,挂好鞭炮,用火机点燃,然后跑到远处,可没等跑几步,鞭炮就迫不及待地响了起来,每响一声就会闪出一个金色火花,在这漆黑的夜晚显得格外耀眼。
回到家中,依旧是暖意融融。我打开窗户,看到街道两旁的树枝上都挂满了彩灯,五颜六色的灯条盘旋在树上,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华丽的宫殿,华丽、壮观。这时我那调皮的表弟大喊了一声:“年夜饭开始了。”我回头一看,一大桌好吃的菜呈现在我眼前,红的、绿的、白的……令人眼花缭乱。等大家都坐好后,年夜饭正式开始,大家吃着家庭版的“满汉全席”,畅谈自己的理想,不时穿插几个笑话,所以饭桌上空不时飘出朗朗的笑声,不一会儿,饺子上桌了,一盘盘热腾腾的饺子就像一盘盘元宝,看着让人满心欢喜,我接过一盘饺子,翻来覆去地找花生、硬币,但老天似乎故意跟我作对,一个都没有找到,就在我完全丧失信心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圆圆的、硬硬的东西硌到了我的牙齿,我心想:“难道我吃到硬币了?”我吐出来一看,果然不出我所料,是一枚一角的硬币。我激动地站起来大喊:“我终于吃到硬币了。”大家也都纷纷为我送上祝福,那时的我感觉就像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玩具一样。
年夜饭结束后,我们一群孩子兴冲冲地拿着火机来到楼下准备放烟花。首先我挑了一个的烟花,用打火机把它点燃,跑到远处观看。随着几声响,一朵朵烟花在神秘的夜空中瞬间绽放开来,又迅速地凋零,不见了。这时夜空中的月亮与星星都以成了陪衬者,来陪衬这瑰丽无比的烟花。顿时,我觉得烟花的绽放和凋零,与人的一生极其相似,你可以重于泰山,绽放得很灿烂,也可以轻于鸿毛,绽放的不起眼且迅速凋零。
除夕夜,当夜空拉下帷幕。放眼望去,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我家当然也不例外,早早地就把二楼三楼的灯都开上了。
记得以前我问过妈妈,为什么我们人都在楼下,却要把楼上的灯都开上呢?妈妈说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习俗,叫做照虚。据说是为了赶跑穷鬼,使来年能够顺顺利利。即便是晚上睡觉了,也要留下一盏灯亮着,到了正月初一才关掉。
经过了拜神祭祖,我们一大家子终于围坐在一起,开始吃团圆饭了。望着饭桌上满满当当的美味佳肴,我看着已经满头白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心里偷笑了一下。“怎么还没开始忆苦思甜呢?”果不其然,几杯酒下肚,爷爷首先发出了感叹:“现在的日子啊,真是越过越好了!”“是啊!是啊!”底下是一片附和的声音。老人们又唠起了往常。他们那个年代,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早开始干活了。外公说他们那个时候是赚公分的。(当然我对公分的理解不是很懂)外公是家里男孩中的老大,他上面有一个姐姐。他和大姑奶奶早早就担负起了家里的重担,去盐场挑盐。那么重的担子压在他们小小的肩上,这种艰苦是我们现在的孩子根本想象不到的。过年的时候他们才能吃到肉啊鱼啊的,但根本吃不上多少。我们现在平时吃的饭菜都比他们那时候过年吃的要好,难怪他们一直在那感叹唏嘘呢!灯光下他们的脸显得红红的,被欢笑折叠了的皱纹,无不倾述着他们的感恩与满足……大家吃得正欢呢!远处有稀稀疏疏的鞭炮声传来。咦!今年的除夕好像安静了不少。
我跑到外面,想一观夜幕下烟花的璀璨。可是夜空下的除夕夜,并没有往年的热闹。看到我略显失望的表情,我姐笑着说我,“亏你还当过宣传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志愿者呢!”我拍了一下脑门,对呀,我怎么把这茬忘了呢!烟花虽然漂亮,可是它的成分会污染空气,它炸裂开来的屑抹纸片,也是对环境卫生的一种污染。更何况它带来的灾祸,我们在新闻里就屡见不鲜。我又融入到家人们热闹的氛围中去了,新年的喜庆映在家人们的脸上,一片祥和!
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愿幸福的笑容永远挂在人们的脸上!愿以后的日子天天除夕,日日过年!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吃饭时可以聊天,妈妈感叹着这一年的辛苦,爸爸肯定了我的付出,对我提出了新年愿望,这时爸爸提议今年除夕赏诗,“好啊!好啊!”我高兴得不得了,只见爸爸首当其冲的展示着南朝梁·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摧。这是我国最早的除夕诗,诗人将自己与夫人除夕守岁欢饮,期待新春来临的情景描绘得十分细腻真切。我爸想到了爷爷奶奶,后悔没有好好陪伴他们,他的眼眶湿润了,我看得出来,他想老家了。接着该我妈大显身手的时刻到了,这么多年,在我爸的熏陶下,对诗词稍稍有点兴趣,天啊!
我妈居然会背诵张说的《守岁》: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这首诗生动地再现了那些因公务在身或者其他原因而不能在除夕与家人团圆的远方游子守岁无眠的思乡之情。当她背完的时候,我和我爸都傻眼了,我爸问她:“你什么时候会背的?”我妈笑着说:“宫廷剧看多了,自然就懂得多,背得多了”顿时,我和我爸异口同声的笑着说:“看来追剧还是有必要的”,妈妈还不服气,急忙让我接着对。幸亏上次飞花令我在学校背诗词的时候,对生僻的诗词还有一点儿了解,难不到我的。
我想起了文徵明的《除夕》: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夫是文词。诗人除夕忙着挑灯拣诗,总结自己的创作成就,足见其不随波逐流、惜时奋进的高尚志趣。哈哈,看来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就是这个道理!我爸高兴的在我脸上亲了又亲,我妈佩服我的那个样子,简直就是一种“崇拜”,举起酒杯说道:“同饮,同饮”连在一旁的弟弟都大笑起来……
除夕,是最纯真的亲情聚合时刻,父母扯掉身上过多的装扮,留下最热忱的告白。除夕,为我们追逐梦想提供了温暖的港湾,也为我们重启征途积蓄了力量。除夕是什么味道?其实很简单,除夕就是家的味道。
昨天和爱人商量,午后的菜不宜做的过多,四菜一汤足矣。一家三口人,小孩儿吃得不多,我有胃病也吃不多,爱人的饭量有限。但她还是坚持做了八个菜,说要么六个,要么八个,数字吉利。饭后小睡一会,养了养神,爱人则略微休息一下,忙起包饺子的事情。我说要芹菜馅和韭菜馅的,也是取“勤”和“久”的意思。每到重大的节日,中国人就喜欢用这些文字来表达美好的祝愿,也算传统吧。
女儿去年还对闪烁的彩灯拍手跳跃,对挂在墙上的大鱼充满新奇,让我真正体味到她的快乐从而感到这个年的意义,今年她已经对我忙碌着布置房间没什么兴趣了。她一如既往地和沙发上那群动物玩偶们为伴,教他们学习,指挥他们列队,偶尔还严厉地指着其中的狗熊或者米老鼠大加批评。那些玩偶们的确可爱,尤其是熊,如果你抱一个在怀里,对着它的眼睛看,会感到它也一样憨憨地看着你,特别可爱。难怪女儿一直爱着它们。女儿玩她自己的,我觉得轻松不少,若不是那么多拜年短信要回复,恐怕也无所事事了。
看着春晚,多少有些木然。春晚将20_年一年的大事梳理了一遍,唯有灾区的代表们上来,让我涌出泪水。苍天一度把我们的幸福无情撕碎,给我们看,地裂山崩,房倒屋塌,同胞逝去的生命,如一把利刃在心脏上划了一道深深的伤口。我们用眼泪为它消炎,却要靠它自己来愈合,但不知需要多久。享受幸福,勿忘灾难,这是对的。
年夜饭,爱人在煮饺子,女儿则急着要我带她放鞭炮。爆竹声里辞旧岁,这或许是她一个新的兴奋点。吃着饺子,想着不知道父亲今年该怎么祭天祭祖。
小时候在农村,年夜饭的时候,母亲煮着饺子,大姐总要高声问一句:“生了吗?”母亲则回答:“生了!”这一问一答,实际上是借问饺子是不是升到水面上(也就是熟了没有),来寄托对父亲升官的渴望。父亲则在院子里放上一堆麦秸或豆秸,一旁放上个小案子,上摆着一杯酒、一炷香和一盘新出锅的水饺。父亲燃火、焚纸、酹酒、叩首,我静静地看着,直到父亲叫我也叩几个头,便点燃爆竹。我们称之为“发纸”,也就是一种祭祀。“发纸”的习俗大概源自山东老家吧,曾祖传给祖父,祖父传给父亲,一直就是这样。传到我这一代,就住到城里,不能继承下来。20_年父亲卖掉了平房,搬到楼上,没有了院子,大概不能“发纸”祭祀了,就把这个习俗记在心里吧。
年夜饭的饺子馅儿里,往往包上糖球、硬币和煤块儿。吃到糖的,一年甜蜜如意,吃到硬币的就会发财。而吃到煤球的,大概就要倒霉,也有说谁吃到煤球谁就是黑心之人的。后来过年包饺子就不放这么丧气的东西了。
没有电视的年代,年夜饭后,父亲就给我们唱一段大鼓书,一边敲鼓,一边唱。我还记得他唱的隋唐演义,有几句记忆非常深刻,今天也会哼哼。后来家里的鼓坏了,父亲就改唱皮影戏了。唱完他就和人打扑克去了,直到天大亮才回来。后来我家搬到农场,父亲无事的时候也唱唱,过往的行人都驻足听上一会儿。很多年没有听到他唱起这些东西了,真有些怀念啊。我也挺怀念小时除夕夜啃着冻梨,吃着花红和冻柿子,现在谁吃啊!
我的父亲还喜欢在除夕钟声敲过后,用新扑克牌摆十二月,看看新的一年里那个月顺。他的这些习惯都影响了我,有条件继承的,就发扬光大了。没有条件的,就记在心里,写在这里。朋友们也帮忙记着,也不白帮着,每年我都会在这里给帮忙的朋友们拜年的,以此回报怎么样?
在我的记忆里,除夕都是在乡下奶奶家度过的。或许,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过年时的城市一定是热闹非凡,烟花礼炮装点着绚烂的天空。遗憾的是,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
可是,城市之外的人,好像都被城市华丽的外表所迷惑了,眼睛都被蒙上了一层纱。他们认为城市的空气是清新的,城市的人们是热情的,城市的生活是自由的。所以,他们一直盼望有一天到城市里,享受这些美好的东西。但是,等到他们真正进入城市,才发现一切都与他们的想象有天壤之别。撕去光鲜的高楼大厦的掩饰,*露出穷困的.人们破败的小屋;看着热情洋溢的面孔,其实是一张张精心粉饰的伪装:有的人上一秒对你微笑,下一秒就可能露出狰狞的面孔。在城市中,难以找到一方净土,难以相识几个真诚的朋友。
因此,人们都选择去乡下过年。因为城市的除夕,注定孤寂凄清,注定毫无生气。
今年除夕,我和父母依旧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过年。
刚下了公路,我即刻便感受到的浓厚的过年气氛。道路两旁似乎拉着一条无限长的红绸,看不见起点,也看不见终点;又好似哪位大意的画家,画完之后忘了整理颜料,把红色遗留在了街上。所有的东西,都被红色渲染,镀上火焰的颜色,跃动出各式可爱的图案。人们的热情,似乎也被这团浓烈的火焰点燃了,大家互相祝福,共同庆祝。
城市的夜晚,是永远灯火通明、喧嚣热闹,就像不知疲倦的进行曲。而乡村,到了夜晚,就像有人渐渐关小的音响,逐渐安静下来。只有那些不知名的小虫,在此起彼伏地进行着重唱。乡村,虽简陋,但温馨。除夕的夜晚,我们照例一起吃着年夜饭,一起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亲情,好像一个被瞬间点燃的烟雾弹,弥漫在我们周围,甜蜜而美好。
恍惚间,看见爷爷奶奶如雪的白发,心中泛起一阵阵心酸的涟漪。忽然间,我意识到,他们老了。我的思绪又飞回童年时代,看见了阳光下背着我奔跑的爷爷,追在我们后面的奶奶。而如今,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景了。他们,就像所有的老人一样,在无情的岁月面前,日渐苍老了容颜,日渐弯下了脊梁。他们不再有青春的活力,只有衰老的身体。他们昔日的健壮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爬楼梯时吃力的喘息,劳累后酸痛的臂膀。
衰老,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有一天,我的父母,甚至我,都会变成这般模样。青春年少的我们,天真地认为我们永远是现在的样子,却不知道几十年后的我们,会日渐变老了。曾经有力的手臂,有弹性的皮肤,都会变得如枯败的枝叶一样,软弱无力。
可笑的是,现在的我们,却毫不在意地挥霍我们的青春,浪费我们年华中最美好的一段光阴。我们宁愿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与陌生的朋友交谈,也不愿意走出门去,轻轻叩响邻居的大门。现在的宅男宅女越来越多,形势十分严峻。明智的做法就是,别浪费我们的青春,和朋友一起去找回我们失去的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