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快乐教育”的说法,一些专家主张学校教育要多多践行快乐教育的理念,让孩子多些快乐。教育的目的应当使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孩子在快乐的时候,学习知识更加容易。
但对此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一位清华教授曾愤慨地说过:中国教育的骗局就是快乐教育,这根本不符合教育规律。很多人认为,从来没有快乐教育,好的教育都是需要吃苦的,正如古谚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赏析】:吃苦教育是必修课
“头悬梁,锥刺股”我国自古的“吃苦”教育名言,从孔子教育来说一直都是提倡“吃苦”教育,我国的传统教育一直都是: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是,社会教育发展的迅速,包括中国越来越发现西方教育更人性化、更加的能够使学生爱上学习。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提出了,对学生的教育是“吃苦”教育好还是“快乐”教育好?
钱文忠先生一篇关于抨击“快乐教育”的演讲文章,戳中了很多家长的心扉。中国孩子诚然有很多言行、教养方面的问题,但关于“学不好”这一项,真的是教育本身“没让孩子吃苦”的原因么?至少在美国,并不存在一个“快乐教育”的概念,也不存在“快乐”还是“吃苦”的必然对立。
换言之,吃苦教育与无条件的爱并不矛盾。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无条件的爱是从接纳孩子,给孩子的心理成长铺垫温暖基调方面着手,给孩子以力量和支持,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吃苦教育的目标也是为了培养孩子生活所需的优秀品质,着眼于发展孩子的多种能力,同样是为了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但两者在时间先后上有区别,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是基础,吃苦教育需要在充足的爱的基础上,作为发展性的需求去满足的。如果一边是爱的匮乏,一边要求孩子吃苦,那么这对孩子来说是伤害、受虐。
吃苦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就如俗语所说“不知苦,哪知甜”。“吃苦教育”不是让孩子只去”吃苦头“。我们说的劳苦,是应该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去面对挫折,提高对应挫折的能力,让孩子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吃苦教育”不只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也需要进行到“吃苦教育”中去:有的家长想,把孩子送到培训中心,或者参加夏令营之类,不就是可以得到“吃苦教育”了吗,没错,都是可以体验一点点吧。更重要的“吃苦教育”还是要在家庭中进行,父母更应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并不是让孩子一个人在“吃苦”,家长有旁边进行”享乐“,孩子吃苦头是要的,父母一起分担,这样会让孩子更有动力参加“吃苦教育”的活动。
生活有甜,但是也有苦,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一定要有一个让孩子吃苦的意识,能不帮忙就不要帮忙,孩子流点汗,吃点亏是好的。平时让孩子多做家务活,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一起去参加志愿者活动,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锻炼自己的手脚。为人父母就要让孩子有一种不怕吃苦的精神,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劳动是光荣的,能够为一个人赢得尊严,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实现一个人的价值。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吃苦,不成人”,这是社会的生存法则,也是成长成才的内在必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也是被实践验证、颠扑不破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