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惠好考试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关于乡镇(街道)政法综治工作的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乡镇(街道)政法综治工作现状
(一)工作的内容和范围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是一项覆盖全社会的工作。从乡镇工作的角度来看,政法综治工作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打击防范工作。即“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开展综合整治活动和加强治安防范工作。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维护良好社会治安秩序的必要手段。加强治安防范是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治本之策。实践表明,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大力加强治安防范工作,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是建立和保持良好治安秩序,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
2.基层基础工作。包括工作基础和政法综治队伍建设。
(1)工作基础:综治工作网络化、各类创建活动、社区保安工作、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司法调解工作、归正人员帮教工作等。乡镇一级有综治办、司法所等组织,各村有治保会、调委会、护村队、夜巡队等组织,还在各自然村或村民小组设立了信息员,使综治网络结构更加完善。
各类创建活动,即通过“无毒社区”、“治安安全村”、“治安安全单位”、“平安镇”、“星级规范化调委会”、“民主法治示范村”等一系列创建活动,夯实基层基础,维护社会稳定。
社区保安工作是实行群防群治的一项措施,也是解决警力不足的有效办法。清化镇街道根据辖区大小、治安特点、人口因素、警力等因素,构筑起以治安岗亭为依据“以点带面、动静结合、日夜兼顾”的基层防控新格局。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摸清家底,优化服务。清化镇街道坚持流动人口分层管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行政村管理与用工单位管理相结合。
司法调解工作都按照规范化的程序,及时办理解决,还定期开展民间纠纷和不安定因素的排查,把矛盾纠纷消灭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对归正人员的帮教,一般由司法所进行谈话教育,建立一人一档一卡资料。每季度都要谈话教育,随时了解归正人员的思想、经济、社会状况,避免其重蹈覆辙。
(2)政法综治队伍建设。以“建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为目标加强队伍建设。一抓学习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二抓教育管理提高干部工作能力。三抓制度建设,建立和规范各项制度。对于保安中队和外口专管员队伍,强化考核督查制度,对不称职的人员进行谈话教育、调换、直至辞退,以严格的制度保证队伍的素质。
二、存在的问题
乡镇(街道)政法综治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但在工作中某些问题也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工作错位。综治办成了综合办和预备队伍。很多工作人员被外派、抽调,这给乡镇政法综治的经常性工作和突击性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些同志感到职责不明确,有些工作也难以很好地开展。(二)缺乏保障。政法综治经费的立项属于软杠杠,主要看分管领导的面子大小。经费不足、设备落后等现象非常普遍,工作难免滞后。
(三)职能不明。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为例,这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作,不少工作内容属于党群线的范畴,政法线去抓显得力不从心或者越权越位。又如环境整治工作,这项工作应该以城管部门为主抓但从本办以往的实际情况来看环境整治工作找综治部门的情况还比较多。
(四)关系不顺。综治办与法庭、派出所、交警等部门相互之间没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有时候各部门各行其是,互不联系。各部门都有各自独立的职能,条与块之间的关系上重条轻块现象突出。协警、保安、外口专管员等辅警力量,由于领导关系不是很顺,不利于队伍有效管理和素质提高。
三、建议及意见
(一)树立新理念。要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起新的正确观念。
1.树立“平安是福,稳定是发展首要条件”的新理念。打赢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多么好的规划、方案都将难以实现。
2.树立“治安是投资环境,是生产力要素”的新理念。乡镇之间招商引资的竞争更加激烈。各地千方百计、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打着“富商、亲商、安商”的旗号竭力优化投资环境。其中社会治安状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投资环境。治安状况的好坏将极大地影响投资商的决策,影响到当地招商引资的发展大计。
3、树立“政法综治工作不仅是一种投入,也会带来产出”的新理念。政法综治工作的产出是隐性的,但也是巨大的。在乡镇政法综治工作中增加了投入,保障了人力、财力、物力,做好了政法综治工作,确保了社会稳定,使人民群众都能安居乐业,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谋发展,那就会带来整个社会的巨大经济效益。可以说政法综治工作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也许不明显,但它间接的经济效益却是巨大的。
4.树立“做好政法综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新理念。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社会治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关注社会治安对自身利益的影响。从工作的实践来看,社会治安问题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焦点问题之一。加强政法综治工作,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宁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完善新机制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用人机制,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以”建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为目标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政法综治队伍的革命化、专业化和现代化。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处理好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的关系,切实加强政法综治工作所必需的设施建设和基础建设。政府财政要加大对综治经费的投入,把综治经费支出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外口公寓等基础设施根据不同的主体,由社会投入经费,企事业单位的保安经费,根据“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由各单位自行投入。
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解决有章理事的问题。制定和落实各项政法综治工作中的奖励政策,激励广大政法综治干部积极做好政法工作,争创新的业绩。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文学范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乡镇(街道)政法综治工作的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我们的整理,大家能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
一、“先记忆,后理解”,掌握基本知识要点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学科不一样的特点:面对生物学,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理解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这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生产实际。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原理的掌握,而且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3、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三、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能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5、衍射记忆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
四、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有利于知识形成整体网络
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甄选归类法,即从甄选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五、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统领生物学的学习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以下生物学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
生物体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
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完全适合生物领域。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5、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界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谓产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谓发展就是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6、生态学观点。
基本内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做好综治维稳工作,紧紧围绕党委“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生态具体要求,认真总结”平安镇"创建的实践经验。按照党委领导的安排,镇综治办、维稳办偕同镇司法所于XX年3月5日至3月18日对全镇各村各单位及部分老干部等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面对各种严峻挑战和考验,我镇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以深化“平安镇”建设为载体,以解放思想、转变执法理念为核心,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突出加强政法机关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突出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突出加强基层综治维稳组织建设,全面推进我镇政法工作创新发展,在维护社会稳定、预防打击犯罪、化解矛盾纠纷、保障公平正义和服务改革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
领导重视,综治维稳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村和镇直各综治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履行“第一责任”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把综治维稳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列入年度工作目标,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考评、同奖惩,确保各项综治维稳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不准出现非正常上访。这同时也说明镇镇党委对综治维稳责任进行了层层分解,落实稳定责任工作到位。
基层综治维稳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大综治、大维稳"工作格局初步形成。按照市委、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的相关要求,我镇进一步规范了综治维稳机构及人员配置,党委副书记兼综治维稳工作中心主任,分管政法领导任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副主任,抽各成员单位的负责人为成员;各村于去年年底都已成立综治维稳工作室,均已挂牌。切实加强了治保会、调解会、巡逻组织和单位内部保卫等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加强和完善了行政接边地区联防联调工作体系建设,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综治维稳络体系,基层综治维稳队伍工作能力进一步加强,综治维稳各项基础工作在基层得到全面推进,平安创建各项措施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各种矛盾纠纷和不安定、不安全因素在基层得到及时化解,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基层得到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的大局得到巩固和发展。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基本建立,各类社会矛盾得到积极有效的化解。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是综合治理工作第一位的任务。镇、村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当前最实际、最及时、最急需的群众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了多渠道解决争端的机制。坚持每月集中排查一次,在敏感日、重要节日和重要会议活动期间进行专门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调处化解,一时难以化解的能够及时向县综治维稳委报告并落实好稳控措施。同时,注重加强周边乡的联防联调工作,有效维护接边地区农村社会稳定。
社会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源头治理和治安防范力度加大。在坚持“严打”的同时,政法部门紧紧围绕影响本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坚持严厉打击和综合整治相结合、专项整治与经常性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切实加大治理力度,狠抓综治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工作,重视和加强社会面的控制,合理调整警力及巡逻密度部署,加强了集镇、社区和街面治安防控,部署在案件高发、防范薄弱、群众需求的重点地区和重要时段,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去年1-12月,全镇两案发案率均为历年最低,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治维稳宣传月”活动力度大,效果明显。去年我镇按照县委政法委、县综治委的安排部署,我镇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构建和谐、维护稳定"这一主题,深化综治宣传理念,创新综治宣传形式,拓展综治宣传领域,着力营造“人人关心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建设”的社会氛围,精心组织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此次活动范围广,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各村单位结合实际,悬挂横幅、刷写标语、制作板报、专栏、发放宣传材料、召开专题会及播放普法教育电影等形式,在强化社会治安、禁毒禁赌反邪教等重点领域宣传,不断扩大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使群众保稳定、创平安意识进一步增强,进一步提升了全社会对综治维稳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促进了综治维稳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在真正意义上合署办公有一定难度。在村级,村综治维稳工作站站长由党总支书记担任,副站长由村主任担任,作为村的主要领导,毫无疑问是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人,问题在于支书、主任大部分时间仅能忙于应付面上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抓综治维稳信访工作。而村级调解、治保主任一般需经过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产生,干得好的不一定下一届还能干,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存在当老好人“混过三年”的思想,不利于工作开展;加之对村调解、治保主任的培训力度不够,大多业务水平偏低,难予制作规范的调解协议,影响协议的效率和执行。待遇偏低,影响工作积极性。
乡镇司法所任务繁重,任务与人力不相匹配,职能与能力不相适应。我镇有1名所长和1名工作人员,而其所担负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以前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提供法律服务等,现在增加了社区矫正工作职能,难予履职到位。
三、对策及建议
坚持“严打”方针,进一步加强治安防范络建设。首先打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除了少数胆大妄为的暴力犯罪和突发性的过失犯罪以外,绝大部分罪案的犯罪嫌疑人都存在侥幸心理。促使其敢以身试法的侥幸心理从何而来呢?就是犯罪的成本较低,风险不大。及时破获案件永远是预防犯罪最有效的办法。据实立案、提高破案率,必然增大犯罪风险,如果我们真正做到80%的案件都能够破获的话,必将极大地震慑犯罪,打消大部分心存侥幸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念头,从而减少犯罪;二、创新机制全面落实重点防控和街面巡逻防范责任和措施,切实加强对集镇区社会面的管控力度;三是加强内保工作。进一步落实单位、社区的治安保卫防范责任,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促使其“看好自己的门,守好自己的屋”;四是提高技防能力。积极推进监控系统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对违法犯罪的现场抓获和处置能力,震慑犯罪;五是改变巡逻组织运作方式,可以考虑治安防范市场化运作,只要严格落实治安承包责任,必定能有效地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进一步加强大排查、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实践证明,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是妥善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方式,是及时解决群众利益诉求的成功举措。要树立“防止一起案件的发生比破获几起案件更有价值”的意识,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以推动科学发展、保障服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切实抓好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是整合资源,整体联动。“大调解”工作的核心在于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全社会整体联动。要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优势,着眼于预防,本着整合资源、整体联动、便民利民的原则,有效整合基层信访、维稳、综治、民政、司法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资源,积极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捏成拳头,形成合力,共同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建议针对关系民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立和发展涉及劳资纠纷、环境保护、征地拆迁、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专业调解组织,吸纳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调解工作,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增强“大调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各种调解组织、调处方法和调处手段进行有效整合,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综合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实现全员调处、联调联动。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作为乡镇综治维稳信访中心的首要任务,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做到对矛盾纠纷实行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限期办理、巩固治理,使每项工作和每个环节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到底,使各种矛盾纠纷尽量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进一步落实综治维稳信访工作领导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综治维稳工作“一票否决权制”和领导问责制,把抓综治维稳工作的实绩切实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内容,切实加强对综治维稳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力度。努力促使综治维稳各项基础工作在基层得到全面推进,平安创建各项措施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各种矛盾纠纷和不安定、不安全因素在基层得到及时化解,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基层得到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的大局得到巩固和发展。继续坚持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就地化解信访问题。当前的社会矛盾和民生诉求,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的。遇到棘手的问题,千万不能采取拖延战术或高压手段,这样只会激化矛盾,这时领导干部更应该亲自上。党政领导接访确实可以改变可能存在的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倾向。作为一个以民为本的政府,即使信访群众的要求可能没有多少道理,也不能粗暴地将他们拒之门外,要带着责任和感情耐心听取来访群众的诉求。如果让信访问题在基层就可以得到解决,就会大大降低信访成本,让信访者失去越级信访的内心“赌博”心理。党政领导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接访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在依照法律、政策处理问题的同时,还可以解决涉及群众民生的衍生问题。
进一步加强基层综治维稳信访队伍建设,筑牢基层综治维稳防线。真正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进一步规范和理顺基层综治维稳组织的设置,配齐配强人员,基层综治维稳组织保一方平安的作用也才能真正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