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范儿 > 专业文库 > 3号文库

乡村振兴要抓好五点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乡村振兴要抓好五点

  牛年新春伊始,中央即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8个“一号文件”。《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可以说,对于我们扎实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奏。实施这一战略,要按照中央要求,大力兴产业、优生态、淳乡风、强治理、富民生。而推进这些工作,首先抓好“三点”,把广大农民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出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一、抓好因地制宜这个重点。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总书记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等问题依然存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也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主心骨”作用,提高党全面领导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振兴乡村要因地制宜做文章。乡村振兴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紧跟市场需求,立足资源优势,大力调整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深入实施“一乡一品”“一县一特”,加快推进农业从“产量型”迈向“优质高效型”。走品牌强农之路,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让全域旅游为乡村引来经济活水……这样一来,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也能让更多农民享有发展的红利。乡村振兴,既要农业兴,更要百业兴。要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家庭农庄、乡村旅游、特色观光、生活体验等新型业态,重点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发展冷链物流和创汇农业,提高附加值。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打造“线上农业”,带动“线下农业”转型升级,为农业发展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学习借鉴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发展精细农业的有益经验。“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提高政治站位,激发实干精神,以更有力的举措推动乡村振兴,以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就能为广袤农村注入无限生机,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红红火火、有滋有味的美好生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二、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接下来,我们既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厘清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又要坚决巩固好已经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在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之后,更好发力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为此,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尤为重要。一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稳脱贫、防返贫的现实需要。脱贫难,稳脱贫、防返贫同样难。当前,已脱贫地区的自身持续发展能力、抵御风险能力还不强,已脱贫户的长期收入尚不稳定,迫切需要通过推进乡村振兴增强其自身发展能力,实现落实帮扶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机结合,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成果。二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进一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有力抓手。消除绝对贫困只是减贫事业的一个节点,相对贫困问题依然会长期存在。推进乡村振兴,逐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能从整体上有力提升我国乡村的发展质量,进而为更好解决相对贫困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三是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已脱贫地区和已脱贫户的自我发展能力还不够强,稳定帮扶政策和帮扶机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之举。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在此基础上,还要继续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综合保障、扶志扶智等措施,保障易返贫致贫人口持续增收。同时,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的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三、补齐基础设施这个难点。一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既要用好政府“有形之手”,也要充分调动市场“无形之手”。加快推进村镇规划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危房改造、农村美化绿化气化、农村公共空间整治等,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的“聚宝盆”。同时,也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建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乡村振兴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乡村振兴,最终要回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一根本,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使乡村美丽起来、富裕起来。二是要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要突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统筹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自然村道路建设、村组道路新(改)建任务;大力发展城乡公共交通,集中开展交通问题顽瘴痼疾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提升交通整体服务水平。要全力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粮食生产基本条件;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水平。要落实电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农网改造,提高电力保障能力。三是要继续加大投入。农村基础设施滞后,是乡村振兴的最大制约因素,也是发展的最大潜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抓好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普及,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一旦基础设施得以改善提升,诸如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赏花经济、民宿产业、养生康体等新业态、新产业就有坚实的基础,“绿水青山”就能转换成“金山银山”。下一阶段,我们需不断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战略定力,摒弃急功近利思想,久久为功、循序渐进,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有机统一。要健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配套制度,严守生态红线,推进农村污染防治、源头治理和生态功能修复。同时,合理规划村庄布局,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为更好推动乡村发展不断拓展空间。

  四、用好人才振兴这个支撑点。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加快建设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选派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对在艰苦地区、关键岗位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重用,才能更好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是振兴乡村要充分用好“人才振兴”这个支撑点。当前,乡村造血功能正不断强化,这样的成功例子不少。有的乡村通过转型发展成乡村民宿,变成了旅游大村;有的乡村引入科技人才,改变了种养结构,实现了富民富村;有的乡村利用传统优势,打造了高端品牌……不断引进人才,不断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凝聚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共识,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也为希望的田野播种下了新希望。二是乡村振兴关键要靠人干,因此要着力营造“舒心”的发展环境,努力为广大农民特别是各类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务,搭建“弹跳”式平台。要把人才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特别要吸引经受城市磨砺的乡贤反哺家乡,用经验、物质与智慧回报桑梓;鼓励外出杰出退休乡贤返乡,利用其学识、技术、人脉与资源建设家乡;引导外出企业家及技术人才等乡贤返乡流转土地,租赁闲置农舍,参与乡村产业发展;搭建乡贤智库平台参与乡村治理与振兴,将在各行各业表现突出的乡贤吸纳到乡村议事会、乡风评议会及乡贤理事会等组织,让他们参与乡村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三是持续在扶志和扶智上下功夫。扶志和扶智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扶志,就是要继续转变观念,改变一些已脱贫群众存在的“等、靠、要”以及脱贫之后“缓一缓”的思想,增强其敢于致富、勇于致富、勤于致富的志气和志向,提高已脱贫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扶智,就是要继续帮助群众提高技能、开阔眼界,通过文化教育、技能培训,使已脱贫群众更好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增强致富能力。总而言之,就是要以扶志和扶智激发已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其内生发展能力,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进而致富提供有力支撑。三是要发现人才和用好人才。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发动机”,要牢牢把握住村两委带头人、乡贤、大学生村官等,更好地发挥村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造福群众的功能。要把一线作为锻造干部能力、提升业务素养的“大熔炉”,精准考察识别在脱贫攻坚战中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将好干部“全身像”特征迅速转化拓展为乡村振兴干部队伍的示范样本。村党支部要压实一线“总指挥”主责主业,坚定“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的方向指引,学会算账,算好民生账,紧紧依靠人民、依靠制度、依靠行动,把党的政策、好的经验原原本本宣传落实到位,不断发挥与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综合效能,确保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不落一人、不落一户”。

  五、突破农村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实现“产业兴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以产业发展为牵引,能为更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助力。应该看到,加快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对此,需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和广泛运用,促进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从以产量为导向朝着以质量为导向转变;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质升级;健全乡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标准高、服务优、作用强的公共服务平台;等等。二是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以乡村旅游产业为龙头“一化带三化”,做活旅游、做强农业、做壮工业。围绕特色产业求突破。结合区位、交通、生态和文化资源,发展一批与本地农业紧密相关的园区工业,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赚钱;原汁原味发展一批地域文化鲜明的乡村旅游,注重保护、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以更加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和业态带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打造一批质优价好的农业产业,发展规模现代农业。推进产业集群求突破。围绕农业特色产业,把亮点做成主业,建设一批区域特色鲜明、产品品质优良、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农业标准化基地,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延伸优势产业链条求突破。因地制宜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意休闲农业、外向型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通过电商、体育、健康、文艺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推动多要素集聚、多产业叠加、多领域联动、多环节增效,促进“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特别是要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继续加强已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销售渠道,创新流通方式,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方面的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扎扎实实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让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强化贯彻落实,主动担当作为,扎实做好“三农”工作,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确保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推荐阅读:

  房屋租房合同样本

  骆驼祥子第21回读后感400字

  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方面存在的问题范文(严选4篇)

  2024年冬至是几号_2024年冬至是几月几日

  云南劳动合同臻选

  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