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清明节扫墓是为了什么(一览)
清明节扫墓是一个传统,清明节扫墓是为了什么?清明节扫墓前三后四是什么意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扫墓是为了什么,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清明节扫墓是为了什么?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来源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清明节扫墓前三后四是什么意思?
我国的清明节与清明节气同一天,也就是哪天清明节期到来,哪天就是清明节。清明节气是太阳运行到黄经30度处,时令交界的日子。清明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变得暖和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春耕开始了。
清明 节气到来的这一天,清明节也就来了。所以我国的清明节是不固定的,但是也比较的好记,因为每年清明节都会放假三天,这个目的是让后备位先人扫墓,不要忘了老祖宗,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清明节一般是每年的4月4号至4月6号之间,对于农历来说是不固定的。因为我国的24节气与太阳的自转规律有关系,与月亮的阴晴圆缺没有关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这首唐诗描述了古代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也描述了清明节经常是下雨的天气,尤其对于人们的心情影响非常的大,毕竟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祭祖的日子,缅怀先人。
清明节如何扫墓呢?在传统意义上,清明节扫墓是在当天里面要带着供品、纸钱,扛着一把铁锨去扫墓。到坟前把贡品摆上,把纸钱点燃,然后再把坟墓上的杂草清理一下,添上一些新土。这样就表明了,这个坟墓有后代人来上坟,也就是表明了后继有人。
清明节上坟有哪些禁忌?比如70岁以上老人,怀孕的妇女不要去上坟。年龄大了,上坟比较劳累,怀孕的妇女的这个阴气森森的坟前是不吉利的。上坟的时候,不要去漫过坟前的供品,这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古代有句俗语:“前三后四,前三后七,左五右六。”
也就是说古代不一定了,当天不能上坟,可以提前上坟,也可以延迟上坟。里面是有一个典故的。
在清朝有一个当官的,清明节到了,回家上坟,结果急急忙忙地赶回家,已经清明节过去了。这个当官的只能在清明节后的第1天去上了坟。
这个当官的清明节没有赶上上坟,感觉的对老祖宗有点不尊敬。于是回到了京城,就上书给皇帝,要求把清明节上坟的时间进行修改,同样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悼念。
当时皇帝就批准了这个“奏折”,于是就提出了“前三后四”之说。意思是说在清明节前三天或者是清明节后4天上坟均代表着清明节扫墓的情怀。毕竟皇帝是一言九鼎,能够改变一些风俗习惯。
后来在民间又演绎出来了“前三后七”的扫墓的说法。也就是说清明节前三天或者清明节后7天均可以上坟,不影响对逝者的悼念情怀。因此现在清明节我国规定放假三天,也是出于现实时间的安排。
对于俗语中的“左五右六”,并非指的是上坟提前,或者是延长时间,而是指的上坟的时辰。
在古代没有我们的24小时的计时方法,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科学技术,能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分别用地支来代表,一个地支代表是两个小时。十二个地支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此时就是指的午夜23点到凌晨1点。
“左五右六”指的是一天中上午有5个时辰,下午有6个时辰,除去中午午时,在其它的任何一个时辰都可以去上坟,但不要在中午的午时去上坟,因为中午的太阳非常的旺盛。五十指的是上午的11点到下午的1点。
过去上坟是为了让逝者来领纸钱,中午的太阳非常的毒辣,阴阳是相克的,不利于祖先的鬼魂来临前。另一方面中午太阳照射比较厉害,气温相对比较高,也是阳气最旺盛的时辰,去上坟的话也是非常不好。
“左五右六”的另一个解释是指的在一些地方,清明节扫墓是不培土的,一般是在春分过后五六天的时间里,可以对坟墓上培土,表示后继有人。这就是各个地方的风俗不一样。其实我国大多数地方是在清明节这一天扫墓并培土。
俗话说“扫墓不过三代,上坟不过未时”,这意思是说清明节扫墓,只对自己已故的父母、爷爷奶奶、老爷爷老奶奶的坟墓扫墓,古时候有“一坟管三代”。所以清明节扫墓并非是乱扫的,每个人扫墓都是代表着逝者后继有人。
在清明节上坟的时候最好不要超过了,下午的3点。“未时”指的是下午的13:00~15:00之间。因为超过这个时间,太阳细菌阴气上升,坟墓阴森森的,让人感觉的害怕。尤其是清明节前后刮鬼风,也就是这个季节,刮风比较多,更显得不吉利的现象发生。
清明节扫墓带什么祭品?
清明上坟一般带香、蜡烛、鲜花、水果、糕点、素食、素酒等祭品。贡品应该尊重宗教、民族、地域习俗,没有固定的规矩。准备的祭品一般是单数,三样或是五样;每样的数量也是单数的,三个或五个。
清明节都会给先人上坟,带上供品以表诚意。扫墓上坟时祭祀先祖准备的祭品一般是单数,三样或是五样;每样的数量也是单数的,三个或五个。贡品应该尊重宗教、民族、地域习俗,没有固定的规矩,可参照以下内容:
1、备香:香如同我们拿手机拨出的信号,香一点燃,祖先就知道是子孙来祭祀了。
2、备蜡烛:最好点一根蜡烛,蜡烛叫灯,这个为阳,可以让子孙走任何路都不会偏,不会走到黑道上去,这叫明道。如果祖先去世三年之内,用白色蜡烛;三年以上,用红色蜡烛。
3、不用任何肉食等荤腥之物。
4、以素食、水果、点心、干果、素酒等类食物祭祀为好。
5、可以用先人在世时比较喜欢的食物来上供。
其实,祭祀的贡品先人是吃不到的,但依然要精心挑选,这是表达对先人的恭敬追思之意,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孝心,即使用比较简单的贡品,也依然是非常圆满的。其次准备鲜花(现在都讲究环保)代替烧纸。
古代对逝者的祭奠有许多规定,至今仍然在延续的是:戴孝期间不能穿红色衣服,三年之内,过年不能贴红对联。其余的规定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结婚,逝者过百天就可以结婚。戴孝,在下葬之后就可以把孝布取下。理发、洗澡等,在烧七之后,就可以进行。
传统习俗对逝者祭奠的核心是:通过耳目濡染无言之教,教育后代,建立;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气。只要我们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达到了传统习俗的核心要求。
清明节扫墓禁忌和避讳
一、孕妇避免扫墓
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从别的方面来说,清明时节是非常拥挤的,为了胎儿的安全,并不建议孕妇去参加,再者扫墓的气象和周边的环境均不利孕妇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类活动。
二、不可在墓地拍照
大家扫墓的目的都是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乐。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扫墓的时候,最好心怀敬意,专心谨慎,千万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随意拍照,否则引来了不好气场,就有阴阳失衡的可能,会损害个人的运势。
三、忌穿大红大紫
清明节是不能穿大红大紫去上坟的,相信大家也不会穿这样的衣服去参加此类活动的。
四、外人不要参与
清明的时候作为外人的身份去参与扫墓是比较忌讳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气运也不同,可能会造成气场的紊乱,导致不协调而走霉运。
五、身体不佳者避免
扫墓那天,如果健康不佳或者精神不振,建议就不要去墓地了。因为此刻正是身心处于生病状态,或是虚弱状态的当儿,极易招致阴界生灵上身而造成回家之后的麻烦,另外孕妇和6岁以下的小孩也谨慎去扫墓。
六、坟头长草须修整
坟墓上长植物的,必须要修整!扫墓时如果发现墓碑破损,或坟墓上有植物长出,应立即修补和清理出土的植物,尤其不能让植物长成树木,否则,将对生者造成严重损害,万万不可使其长出气候。这一点最重要不过,要知道,所谓扫墓,就是让你清扫不利于墓地的东西,坟头的草木会对家族的成员造成伤害,包括了气运和健康,都是大大不利的。
七、忌嬉骂非议先人
扫墓完毕后,有人带着孩子去的,可能刚开始还算肃穆,一结束就开始打打闹闹,嘻嘻哈哈了。这是要注意的,要知道坟地毕竟是阴灵沉睡之所,嬉笑怒骂会滋扰阴灵,是大不敬,可能会招致报复,非议先人就更不可取了,假如你路过他人的墓地,对逝者品头论足即是亵渎的行为。
清明节祭祖扫墓,是每个家庭对祖先表达感恩之心的重要大事!以正确的方式祭祖扫墓,就是在种福田,修功德,尽孝道,在做供养众生的好事善事,功不唐捐,因果不空,利人才能利自己。在此给广大同修顶礼致敬,感恩广大同修,谢谢大家!福生无量天尊!
大家千万要记着这七个禁忌,最好提前让家人朋友也看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