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写作培训情况的心得体会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作培训情况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作为一名经验不足、执教小学语文的教师,9月18日,我很荣幸地参加了进修校组织的“文化作文”培训会,感受真是受益匪浅。从谭蘅君老师的讲座和精彩的展示课中,我更进一步了解了语文习作教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教师要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想给学生以滴水,首先自己就必须具备一桶水。在老师的讲座和展示课上都显示了“文化作文”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文化作文”的实质是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话题,用文化的意蕴丰美话题,用文化的材料表现话题,用文化的笔法写作话题,用文化的思辨挖掘话题,用文化的品位提升话题。这样,厚重的文化在作文中强势渗透,在作文实践中涌现文化厚的硕果,小学阶段就必须为之奠定基础,将作文文化话,这也是我们小学作文发展的必然阶段,所以,我们必须多充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二、以育人为本、轻松习作
“文化作文”在构思上把话题放到一个广阔深厚的文化背景上去审视、对比、碰撞,以文化的眼光打量事物,以培养发展人得真、善、美的品格为导向,鼓励学生放飞心灵去感受、想象,自由如实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心声。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让学生不再觉得作文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
三、作文应回归生活本质,落实习作训练
作文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感受生活的充实。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不同的景象,得出不同的结论,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写作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
四、落实作文的修改
何其芳曾说:“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现在,很多学生下笔即成文,修改文章的重任就移交老师了,而老师的精批细改,往往换来很多学生的“不屑一顾”。这样,怎能让学生的水平得以提高呢?所以,落实作文修改练习,效果绝不低于写一次习作练习。
因此,我要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从自身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作文教学需要出发,精心设计作文教学和制定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
我非常有幸的参加了宁波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小学语文习作的培训学习。在这次培训中,我们既聆听了特级教师与名师的讲座,又观摩了宁海县名师的教学实践,还参观了环境优美的下应中心小学。在这三天的培训中,我感觉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获得了很大的成长与提高。对于这次的培训我听得比较用心,一是我个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语文老师理应把作文课上得生动而有趣。同时本人在习作教学中也有纠结之处,如何引导孩子喜欢习作,善于习作,确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想从名师那受到启迪,向他们学习,向他们靠近。通过这次的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分享与发表。
每次布置作业一提到写作文,很多学生都是唉声叹气,多数学生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作文,只要一听到说这次测验不写作文,学生边欢声雀跃。面对这一情况,我觉得刘充老师和陈逸凤老师的方法都很不错。刘老师每次都不辞辛苦地把学生的习作制作成报刊版面并发表。陈老师是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和同学分享,若同学觉得写得不错就把自己的姓名签上,签名越多说明作文的质量越高。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加学生的写作成就感。培训后,我借用陈老师的方法在自己班里做了试验,效果真的不错。课后总有学生兴致勃勃地跑来和我说自己的作文得到了多少个签名。这一措施今后教学中我要继续沿用,给学生多创造写话的机会,鼓励孩子积极投稿,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爱上写作。
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离不开广泛的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都说明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因此,以后教学我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引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感兴趣,其次由简入难,慢慢提升,不能急功近利,那样只能让学生丧失阅读兴趣。还要引导他们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培养学生的积累意识。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书报杂志刊载了大量的信息,学生读书读报不仅能了解到外界的情况,还可以学到不少写作知识。这样既丰富了学生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三、积极培养训练学生的观察、描写能力。
学生不会观察,对常见的事物熟视无睹,更不会描写对本来熟悉的东西,描写不出特征来。针对这些重大弱点,教师要下力气,费很多时间进行培养训练。人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 我们老师要让学生愿意写作,乐意写作,而不是一听到写作就愁眉苦脸。作文中那些奇特的创新,往往只是生活中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小学生的习作教学也要求老师引导孩子这么做,创造生活才会生活,快乐作文才会作文,关注孩子的生活与精神世界的沟通,激发孩子习作的原动力,孩子才会将外在的发现、内在的语言化作跳动的字符,成为心灵的物语,表达的天使。只有这样,写作的课堂就会充满欢声笑语。
4月20日在学校领导的组织安排下,我们到市教科所参加了一次由赵飞老师主讲的《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作文有效教学研究》的培训交流活动。
一开始赵飞老师机智风趣的语言以及对当下教育现状的分析引起老师们的共鸣。接下来赵飞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声情并茂、幽默调侃式地讲述了自己在指导学生作文教学中的思考、实践和创新的教学理念,更是让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
赵飞老师首先对小学作文有效教学的一些概念进行了梳理。其中对有效教学的诠释让我们耳目一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对我们来说是首次听说;作文教学的关键词:“生活——素材、需求——动机、思维——工具”的解读结合全国名师和经典案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接着赵老师围绕重点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积累素材、拓展思维、指导修改几个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进行了指导。每一个要点都有生动的案例,每一个案例都让我们回忆起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产生了思想的碰撞,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两个多小时的培训中间没有休息,老师们全神贯注,认真记录,毫无倦意。
培训结束,嘘一口气,虽然有点累,但感觉收获不少。赵老师精彩的培训还在脑子里萦绕,回想每一个细节,深深地发现:差距。赵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感到大大地落伍了。仔细分析,赵老师也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专家,他也是一线的教育实践者。和我们一样干着普通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我们之间缘何会有如此的差距?不善思考、不研究、无创新,应该是症疾的根本。回想我们的教学工作,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老套路。尽管现在有了一些投影仪、幻灯片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但从教学理念上来看却大多还是穿新衣走老路。
虽然从赵老师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学生在各方面的基础要优越我们的农村孩子,因此他的一些具体方法我们不能照搬,但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在实践中思考、研究也一定能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孩子的作文教学的有效指导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所以要想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感到快乐,就要做一个会思考的研究型老师。
有幸去听了一次小学作文培训班的讲课,从中学习收获颇多,受益匪浅,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写什么”
小学生作文最苦恼的是“无米之炊”,即没有内容写。究其原因,并不是生活中无“米”,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能力差,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或积累作文素材。王香兰的“生活化作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研究的,她的“生活化作文”除了告诉我们学生生活中哪些可以作为素材外,还注意把写作同他们的生活结合起来,把写作训练和集体活动统一起来,每次作文都有意创设情境,让他们眼见为实,先看后写。就像今天这一堂观摩课,王老师先是带领学生们在课堂上制作了豆浆,让孩子们亲身经历制作豆浆的全过程,并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观察交流,直到最后尝尝香甜可口的果蔬豆浆。然后才让孩子们动手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尝到的。这就很好的解决了孩子们“写什么”的问题。
二、“赏评”是的教法
诸城市枳沟小学的吕映红老师做了题为《“赏评”是的教法,“学生”是的老师》的报告,在报告中,吕老师介绍了自己是如何利用“赏评”来帮助学生写好作文的。她重点介绍了赏评的流程:互相赏读(主要解决“哪里好”的问题)、共同赏议(重点解决“为什么好”的问题)、书写赏语(从而提高孩子们的鉴赏能力、评判能力和表达能力)、交流赏语(互读赏语,提出意见)、修改赏语(思考吸纳,共同进步)。是啊,哪个孩子不愿意得到老师的赏评呢?赏评更能提高孩子作文的积极性,不要总盯着孩子的那一点点儿毛病,我们更要看到孩子们的进步,一有进步就赞赏他,这样,学生会越来越好。
三、接力日记让孩子们在习作的道路上快乐前行
潍坊外国语学校的李秀红老师总结了自己在班内举行接力日记的经验。的确,接力日记是一种好的写日记的方式。这种方式既不增加孩子们的学习负担,还利用孩子们的团体意识给他们造成一定的责任感,让孩子们不得不认真对待,再加上老师采用一些评比手段,又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张老师还交给孩子们观察方法和一些写作方法,这样,孩子们的写作水平想不提高都很难。另外,这也是一种简单易做的方法,妙!
四、“掰壳子”教学法让孩子不再害怕作文
青州市夏庄小学的王春爱老师做了“掰壳子”教学法的经验介绍。她主要用三种方法掰掉了约束孩子们写作的壳子:一是唤醒感知,拓开思路,掰除困惑恐惧之壳。二是时时激励,发展兴趣,掰除懒惰懈怠之壳,掰除表达障碍之壳。从而让孩子们喜欢写作,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经过此次作文培训,我收获了很多。
一、注重生活素材的积累
作文要求一定的实践性,它既需要社会生活的历练又需要学习技艺的磨练。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投身生活,做生活的实践者,参与者。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行万里路”不一定人人能做到,但一定要求学生尽可能的“读万卷书”。生活是丰富而多彩的,年轻的心,最容易被打动。美好的生活应该有美好的文章。应教会学生:目光不要太快地移开,要更多投入生活,用心灵与自然交流,用心灵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激情这也是积累的重要方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许多喜欢读课外书的的学生作文好,就是由于课外知识丰富所以才能做到下笔成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深入生活,决不当旁观者,多留心观察多分析多思考多总结多积累。要让学生知道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却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用心发现才会有所收获。教师可利用这些特点,指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引导学生通过看展览、听报告、参观访问等形式拓展视野;让学生读报、剪报,留心社会,观察生活。
也可以让学生讲故事或者是笑话,自我介绍等开展知识竞赛猜谜语举办诗歌朗诵表演课本剧小品相声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积累素材。
二、注重教材语言的积累
课文学完,老师的复习往往只是孤立的做练习讲试卷,其实这个时候我们认真的将同一主题的文章进行归纳,就会发现其实课本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的素材,多角度多层次具有很高的思想深度。只要加以整合,便是一篇好文章。如柳永的〈〈雨霖铃〉〉一诗写在“寒蝉凄切”的清秋节与恋人分别,情到深处无法自抑,秋天成了离情的广阔自然背景。白居易在‘‘枫叶狄花秋瑟瑟浔阳江头巧逢琵琶女,一抒遭贬的块垒。杜甫的〈〈登高〉〉将自然之秋人生之秋时代之秋融为一体,忧愤深沉,是悲秋的大境界之作。郁达夫的〈〈故都的球〉〉指出了古人悲秋的深沉原因,再联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秋天在革命豪情万丈的青年革命家笔下,成了另一派盎然生机和抵挡不住的自信。将他们加以归纳,可以我读秋天为话题,写出自己对秋天的理解。让学生放飞想象,让他们的思想在天空驰骋,总之,尽可以大胆地写出自己,张扬自己,在新世纪的阳光沐浴下,把一个真实的、全新的自我展示给同学、老师看。于是乎活泼开朗点的,作文就多几分轻松和快乐;内向沉静点的,作文就多一点深沉和含蓄;幽默风趣点的,作文就多几分俏皮和洒脱;抑郁忧伤点的,作文就添些许动人的感伤„„总之通过这些具体的训练,让学生明白在作文中必须注意语言的摧炼才能写出真正的优秀作文,而那些烦琐枯燥平淡无奇的语言是无法让思想精彩纷呈的。
三、注重写作技巧的运用
法国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始则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能再想,以前的老教师采用古板的方法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越来越懂事,他们不再以为老师是权威,他们以逐渐有自己的观点。在作文教学上, 教师更要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要在平静的水面击打出浪花,只轻轻拍击一下是不行的,而应把手插入水中,用力推动,且越是持续推动,则后浪推前浪,水势汹涌。写作也是如此要讲究技巧,讲究方法,有意识的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才能把文章装扮的花枝招展引人注目。我仍然喜欢在教学时,分析到写作技巧,然后要求学生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创作。例如教授〈〈散步〉〉中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按照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回忆生活中的点滴片段写一段话,如有的学生完成的很好,抓住了父亲一次不经意的回头写出了浓浓的爱意。学习〈〈口技〉〉文章介绍口技人的本领和听众的反应采用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技巧,就让学生利用这种方法写一个感人的情节。
四、培养读书兴趣,勤写生活日记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亲自经历,所以只能从古今中外的书籍中间接获得经验。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对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能力,陶冶我们的情操有着极大的作用。我们如果把写作能力落实到每天的日记上来,把写日记当做一个良好的习惯长期坚持。这有助于锻炼我们的那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的眼睛,更有助于锻炼出一个勇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大脑,从根本上提高了我们的作文水平,彻底改变同学畏惧作文的想法,而转变为会写、能写、乐写。 中学作文不是教“写什么”,而是教“怎么写”, 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的目标,提高作文能力的途径很多很多,我想,对于每个同学来说,又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持之以恒地锻炼,那么,成功一定属于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