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范儿 > 商务范文 > 工作计划

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今天文学范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市场监督管理局20_年工作总结和20_年工作计划


   今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深入开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等项整治,重点抓好质量技量标准化建设,创新执法机制,推进科学监管,全面提升监管、执法和服务效能,多措并举保障市场秩序稳定运行。
  一、聚焦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一)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营造宽松平等的营商环境
  一是放宽市场主体登记条件。取消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限制,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严格执行前置审批目录,明确“非禁即入”、“非禁即可”原则。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和房产证,只凭房产租赁合同即可办理。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允许符合经营条件的住宅改经营性用房,推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截止目前,共有市场主体8670户,其中企业 1949户,个体 6707户,农合14户。
  二是推进全程电子化改革。已建立“网上办事大厅”,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并实施企业名称全程网上自主申报和网上核准。截止目前,共受理网上自助申报企业名称697条,网上注册登记685户。
  三是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我局根据乌海市市场监管局等五部门转发《关于持续深化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作的意见》通知精神,自20_年8月1日起工商登记事项办理时间不超过1个工作日。
  四是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推动“照后减证”,减少行政审批,将审批事项改为备案,简化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截止目前,通过“乌海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自治区协同监管平台”向25个部门送达行政“双告知”并公示644余条,上传涉企信息2100余条。
  目前已实现32证合一,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行政成本。今年截止目前,累计办理“多证合一”1866余户,各类变更登记255户,核准注销106户,发放“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866余户。
  五是推进企业简易注销改革,通过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共引导近230家企业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布《简易注销公告》,已办理201户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业务,并清理“僵尸企业”75户。
  (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竞争有序的营商环境
  一是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升协同监管水平。各相关部门统一信息采集标准,整合监管资源,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应公开的数据,从而实现政府部门间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机制全覆盖,充分发挥企业信用监管作用,让失信市场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截至目前,报送法人信息2964条,报送法人双公示信息2204条,报送自然人双公示信息10条。
  二是完善“一单两库”,强化“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统一编制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依托内蒙古自治区协同监管平台,实现在线随机抽取检查对象、执法人员、检查事项。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双随机抽查13次,抽查市场主体库274户,与人社局联合开展抽查1次,抽查市场主体库10户;与卫健委联合开展抽查1次,抽查市场主体库11户。
  三是完善年报公示制度,引导市场主体规范经营。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并将年报抽查信息录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接受社会监督。 20_年度,企业年报应报1719户,实报1509户;个体年报应报6177户,实报2998户;农民合作社应报14户,实报14户。
  (三)优化企业服务,营造优良高效的营商环境
  一是多渠道受理企业登记业务。加强政银合作,与工商银行等5家银行签署了合作协议,将登记渠道从工商部门向金融网点延伸,截至目前,已办理营业执照5户,为小微企业融资1985.7万元。
  二是完成企业档案电子化工程。将企业、个体工商户档案录入为电子档案,目前已全部完成,实现了企业、个体工商户电子档案自主查询。同时,在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注册登记窗口和巴音赛市场监管所设立了自助服务专区,配备自助档案查询机等设备,由工作人员引领、指导办事群众网上办理企业登记业务,使办理登记业务更加方便快捷。
  二、聚焦民生保障,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我局围绕民生大事、难事急事,精准发力,针对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问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衣食住行”领域、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市场专项整治等工作。
  (一)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一是食品加工园入驻工作进展有序。积极引导食品加工小作坊入园规范生产,鼓励效益好的食品小作坊改造升级成为食品生产企业。目前共有56户食品加工小作坊入驻园区,同时建立一户一档,并形成企业自检、驻园执法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的立体监督网络,确保市民食品安全。
  二是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明显。进一步加大各类市场及超市流通食品和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奶、肉、油等重点品种的专项检查力度,先后开展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节日期间餐饮酒店、超市食品安全等9项专项检查,累计检查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及餐饮单位3656户次,对86户存在问题的单位,责令限期改正。其中,为期2个月的秋季校园及周边餐饮食品安全大检查,以中小学幼儿园为重点,从学生及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着力解决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重大节假日食品安全保障检查中,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对中秋、国庆节日期间酒店所定宴席报备情况、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百人以上就餐是否进行食品留样进行详细检查。深入开展“衣食住行”领域食品市场专项整治,累计检查食品经营户1100户,对存在问题已要求现场整改。
  三是“明厨亮灶”、餐饮示范街、示范店建设广泛开展。大力推进餐饮量化分级提档升级、“明厨亮灶”工程。量化分级餐饮单位336家,评定率92.3%;“明厨亮灶”单位336户,“明厨亮灶”率达92.3%。成功打造1条食品安全“五化”示范街,54家餐饮服务单位纳入先进管理模式,群众餐饮消费更安全、更放心。
  四是严格落实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在疫情期间,以大中型餐饮店、超市及相关食品经营户为重点场所,对加工、销售、食用进口三文鱼等进口海鲜产品及进口牛羊肉情况进行地毯式检查。共下架封存三文鱼产品34袋、海产品50箱、牛排骨2件。开展全区流通、餐饮环节冷冻虾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全区流通、餐饮环节中水产海鲜店、冷库、餐饮店及各市场内厄瓜多尔冷冻虾检查,共检查集贸市场12家次、超市16家次、冷库6个、水产海鲜店10家、大中型餐饮24家次、餐饮店33家次、园区企业职工食堂4家,对检查中发现的1家水产店内的3盒无标识冷冻虾、6盒无进口检疫虾,进行查扣并立案。
  五是对重点单位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检查。印发了《乌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北京疫情升级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聚焦农贸市场、商场超市、专业冷冻冷藏库房,以及肉类和水产品使用量大的餐饮服务单位,从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及疫情防控方面开展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集贸市场30家,餐饮店149家,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2家, 水产、海鲜店58家,肉食店134家,粮油、蔬菜经营店281家,超市106家,药店45家。
  (二)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全监管
  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严格规范。在药品监管方面,先后开展了元旦、春节期间药品、化妆品安全专项检查、防疫药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疫苗安全专项检查、中药饮片专项检查、网络销售药品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检查等计10项专项检查。共检查药品、化妆品经营企业1508家次、使用单位39家次,检查药品、化妆品7540批次。医疗器械方面,开展了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用械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医疗器械“清网”行动工作等6项专项检查。共检查医疗器械使用单位17家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326家次,医疗器械6024批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8份,并及时督促整改到位。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43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5例。
  (三)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制定专项检查方案并先后开展了“20_年安全生产风险及事故隐患管控工作”、“20_年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疫情期间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工作”、“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安全生产月”等检查工作,监督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84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89人次,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38份,敦促整改隐患97处。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宣传”、“安全知识进社区”、“安全知识进校园”、“安全知识进市场”、“安全知识进农村牧区”等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安全知识宣传资料1500余份。
  (四)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组织工业产品获证企业按照《危险化学品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对原材料采购控制、过程控制、生产与检验设施和设备的使用维护等方面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自查,并及时向我局提交自查报告。
  二是对获证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主要检查是否具备满足实施细则规定的生产设施,是否具备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必备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设备性能和精度是否满足生产、检测要求;设备是否维护完好,运行正常,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带病运行等。共检查8家获证企业,出动执法人员52人次。
  三是为全面加强成品油综合治理,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我局对辖区内车用汽柴油加油站(点)进行了监督抽检。共抽检16家加油站(点),涵盖汽油(92#、95#)、柴油、车用尿素,共计22个批次。在此基础上结合“衣食住行”领域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针对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开展了专项质量抽检,共抽检学生校服、胶黏剂、油漆涂料、生活用煤等共26批次。
  三、聚焦市场公平竞争,加强执法监督力度
  (一)严查专利侵权假冒违法行为
  聚焦食品、药品、家用电器、日用品、环保产品、电子信息产品等重点产品,以商场、超市等为重点,组织开展执法检查行动,严厉查处各类专利侵权假冒违法行为。
  截止目前,检查食品、药品、日用品、家用电器等各类经营户830户次,抽查商品2800余件,暂未发现假冒注册商标和假冒专利产品违法行为。
  为促进全区专利数量和质量提升,我局对乌达区7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专利需求调查。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愿参保”为原则,开展专利保险及复工复产保险工作,对拥有专利的企业开展保险需求调查, 4家企业填写了保险需求调查问卷。乌达区的专利申请量89件,授权量67件。目前,乌达区有效发明专利量58件。
  (二)强化扫黑除恶线索摸排
  坚决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大决策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纳入日常监督检查,在日常执法检查时增加线索摸排内容。20_年至今,全局通过专项和日常检查累计对各类市场主体摸排5轮,入户宣传摸排3140家次。坚决查处各类市场中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敲诈勒索、恶意垄断的行霸、市霸等黑恶势力,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垄断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确保市场监管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实效。截止目前,共检查集贸市场累计60户次,大型超市、商场、宾馆累计110户次,各类商品经营户累计2510户次,餐饮服务单位累计1470户次。检查万丰批发市场、广源集贸市场、万丰批发市场等经营场所累计41次,检查各类经营3908户次,
  (三)强化广告市场整治。
  突出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等重点领域广告的监管,加大虚假宣传的查处力度。截止目前,对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房地产、烟草等各类广告进行重点检查,检查各类经营户432户(其中:药店68户、医疗机构40家、化妆品46户、烟酒经营户40家、房地产企业4家),检查户外广告牌及电子显示屏96块(条),暂未发现发布虚假违法广告违法行为。
  (四)强化综合执法
  一是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日趋完善,在各基层监管所、嘉华超市、集贸市场建成食品快速检测室10个,将食品快速检验检测涵盖到食品加工、流通、餐饮等环节,加大了对集贸市场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农产品的检测力度、频次和数量。截止目前,各集贸市场、超市快检室快检9542批次,上级安排的抽检计划242批次,已全部完成。
  二是执法办案工作高质量推进。今年以来共立案查处45起,结案43起,罚没款入库107万元。12345投诉平台受理案件276件。办结率97.86%,12315投诉平台受理案件55件。办结率100%。
  三是重点领域市场监管深入推进。开展民生计量、老年保健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商品等专项检查行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集贸市场整治、无证照经营整治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成效显著。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局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市场监管,严格措施落实,维护市场秩序,全力以赴确保我局监管领域防疫工作落到实处。累计检查集贸市场226家次、药店4401家、餐饮店7373家、超市9129家次、粮油蔬菜经营店4586家次,要求各单位场所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四、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
  一是推动“蒙”字标认证,打造内蒙古品牌行动,在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统一安排部署下,实施“蒙”字标认证推广工作,不断扩大“蒙”字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打造地区品牌建设,以推进落实企业标准化建设为重要抓手,全面提高全区标准化工作水平。同时,不断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持续提升监管服务能力,以高标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强化“服务百家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定点服务,以全方位服务助力企业发展。目前我区已有3家企业(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恒业成有机硅有限公司、内蒙古兴发公司)被确定为“服务百家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定点服务企业,按照“一需一策”“一企一案”的要求,通过自治区市监局所属的15家专业科研技术院所的支持、精准服务,以服务项目方案和企业整体方案为基础,从企业知识产权、标准化、计量检测、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服务。
  三是强化跟踪指导服务,以对标达标提升助力企业发展。根据企业质量技术基础和管理状况,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在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制修订、采标对标达标等方面强化跟踪指导服务,指导企业项目申报,对照有关标准查漏补缺,将标准化理念融入日常经营管理之中,不断提高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依托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开展标准查询、信息发布、壁垒应对、标准孵化等创新服务,积极指导企业完成信息填报。目前,内蒙古美方煤焦化有限公司、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8户企业已完成对标平台在线填报工作,正在对照对标技术方案开展技术攻关。
  四是为加快标准化的实施与推广,以高标准助力高质量发展,我局将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工业用氢氧化钠企业标准(Q/NMJZ Q 1102-20_)作为第3批“内蒙古领航标准”进行推荐发布。
  五是积极引进生产性三产业入驻我区。引入陕西中检集团为企业计量进行检测,为多家企业提供面对面服务,获得企业认可和一致好评。我局同时还引入内蒙古晨科检验检测有限公司为建筑材料检测提供服务,缩短企业建筑材料检测所用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五、全面从严治党,提升队伍水平
  一是切实抓好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自学、全局干部职工大会集中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不断提高全体干部的思想认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到目前,共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10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9次,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培训6次,组织副科以上13名干部参加区委组织部、党校组织的专题培训学习,组织各党支部书记参加学习培训10人次。
  二是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实施细则的具体措施。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划分的4大类25种问题,进行自查。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给昏官、懒官、庸官、贪官作出的画像,深入整治“四官”。开展了警示教育4次。开展了“清风干部”评选工作,有一名基层执法人员被评为“清风干部”。
  三是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协助抓,相关股室具体抓意识形态的工作格局。狠抓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局党组班子严格落实意识形态“一岗双责”,召开2次意识形态研判分析会,结合班子成员自身分管工作,对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等行业可能出现的舆情,进行分析研判,明确主体责任和直接责任,做到心中明朗、措施得当。围绕市场监管工作中的意识形态风险,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针对疫情期间,网络出现散布粮食物资供应紧缺的虚假信息,我局积极应对,主动回应社会关注,密切关注短信息以及业务科室、基层所建立的药品、餐饮等微信工作群,对涉及到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等重大网络舆情,各渠道的投诉举报,强化日常的监测与跟踪,时时关注舆情民意,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舆情并采取处置措施。做好舆论引导管控工作,充分利用局微信公众号、微博、LED屏、宣传栏等平台,强化正面宣传引导。
  四是干部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围绕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畅通干部交流发展渠道,积极探索实施干部成长发展跟踪评估,打造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彰显市场监管干部特质的高素质专业化执法队伍。到目前,通过“每周一课”网络视频培训,共培训执法人员180人次。
  六、存在问题
  一是监管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主要依靠传统手段,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与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监管执法信息化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是办事群众因电脑操作能力有限,较难完成全程电子化登记,从而申领电子营业执照。
  三是我局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检验检测能力较弱、监管技术手段不足、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自律意识不强问题,离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新需求、新期待仍有差距。
  四是市场秩序规范亟待提升,企业资质,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是会共治市场理念还不深入,在调动社会因素、提高市场监管社会化水平、推进社会共治方面创新不够办法不多。
  七、20_年工作计划
  (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区域经济,当好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
  继续推进落实“放管服”改革,升级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一网通办”工作,推进企业开办、注销“一窗通”平台应用,深入落实全程电子化工作,在注册登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度,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
  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落实《乌达区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区域质量发展总体水平持续提升。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对比和群众性质量活动,加快构建质量共治格局。
  推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在企业中开展卓越绩效模式培训,加快推动知识产权转化为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力宣传我区自主知名品牌,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二)守牢安全底线,保障民生权益,当好高品质生活的守护者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监督抽检和专项整治,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继续推进“放心肉菜示范超市”、“量化分级管理”、“明厨亮灶”建设。
  加强药化械监管。实行药化械环节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重点加强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疫苗、血液制品、特殊药品、植入医疗器械等高风险品种的监督检查,做好药、化、械各环节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
  加强特种设备监管。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专项整治、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重大活动安全保障,深入推进特种设备安全“双预防”工作。
  强化市场消费环境建设。加大消费维权工作力度,做好12345、12315等热线的承办工作,推动实际解决率、市民满意率不断提高。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营造品质消费环境,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强化监管执法,净化市场环境,当好高标准管理的实践者
  深入推进基层综合执法。每个市场监管所明确监管人员,分别对应街镇相关片区,按照工作职责和片区管理要求开展综合执法,进一步巩固违法违规经营综合治理成效。
  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制市场监管建设为抓手,在全区建立“法制健全、科学决策、执法公正、运行规范、公开透明、权责清晰、监督有力、服务发展”的法治市场监管工作体系,深入推进政府法治建设工作。
  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完善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健全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全面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和跨部门联合检查,做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对新兴产业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建立容错机制。
  大力推进竞争执法工作。重点打击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合同欺诈、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加大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惩处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综合执法。严厉打击传销。
  加大价格监管力度。加强与民生相关的教育、医疗、商品房销售、养老、旅游等领域的价格监管。做好集贸市场计量器具的规范化管理、超市的商品计量监管工作。

  市场监督管理局20_年工作总结和20_年工作计划

  20_年,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克服改革过渡期的不利因素,全局干部职工同心同德,攻坚克难,认真履职尽责,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20_年工作总结
  (一)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
  1.严防严控应对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我局按照市、区指挥部的要求,紧急启动防控工作。正月初三开始全体工作人员取消春节休假和双休日,投身防疫一线,全区实行联防防控双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我局都明确了责任领导,固定了责任人员,坚持值守和巡查,督促各类市场主体按照指挥部的指令和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疫情缓解后,按照上级要求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监管措施。防控期间我局共管控的门店(企业)22500多家,累计检查农贸市场、食品经营单位、医疗器械经营单位以及其他五小门店等商家20多万户次。
  2.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指导帮助经营单位提高防控能力,落实防控措施。结合“六保”任务的落实,多措并举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我局出台了《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十二条措施》;主动开展“访企问需”调研,了解疫情期间企业的困难和诉求,为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提供参考;对疫情期间企业轻微违法行为以督促企业整改为主,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今年个体年报期限延长到年底12月31日。截止到7月底,所有门店均已复工复产。
  (二)推动改革创新服务,助力娄星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1.持续深化登记改革。我局出台了保市场主体工作方案,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企业开办“一日办”,实行快审、快批、快办服务,企业开办平均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内,绝大多数个体工商户都是当日发照。今年新增市场主体9717家,其中新增企业1705户,新增个体工商户8012户。积极做好服务企业融资工作,帮助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6起,融资3.4亿元。
  2.推进质量强区工作。扎实做好质量强区牵头工作,牵头起草《娄星区开展质量强区工作实施方案》《娄星区区长质量奖管理办法》《娄星区区长质量奖申报和评审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准备送审,开展“质量宣传月”和“标准化日”宣传活动,指导“神龙现代化农业有限公司”创建农业标准示范区工作。全区质量总体水平持续提升,重点消费品、食用农产品、食品和重要工业产品等质量合格率均高于目标值;品牌引领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在制造和服务方面出现了一些品牌产品和标杆企业。
  3.提升知识产权促进与保护。调整区打击侵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起草《娄星区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区政府常务会议已原则通过,为知识产权促进与保护工作提供机制保障;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入园区”“知识产权与健康中国”等宣传活动;举办知识产权培训班。深入企事业单位宣讲鼓励资助政策,动员企业在生产经营创新中申报专利。
  (三)突出“三大”安全底线,营造安全放心和竞争有序市场环境
  1.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集中整治。今年以来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为契机,突出问题导向,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整治,有效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先后开展20余次食品药品等各类专项整治,检查学校食堂260多家、食品药品经营店120_余家次。
  2.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集中整治。开展强执法防事故、大型游乐设施隐患、疫期和汛期特种设备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等专项整治工作,制定全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今年以来共排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454家,检查特种设备2255台(件),排查发现安全隐患31处。
  3.开展重要工业产品安全集中整治。加大重点工业产品安全监管力度,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化学品包装物及容器、非医用口罩、防爆电气等重点工业产品的监管。开展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及电源产品、消防产品、安全帽等专项整治,加强建材、汽车配件、儿童用品、学生文具等流通领域产品抽查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重点工业产品安全生产。
  (四)围绕中心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1.全力做好扶贫攻坚工作。今年以来,我局严格按照上级工作部署要求,细化工作措施,加大帮扶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驻村工作队员,全局180多名干部职工分成37个帮扶小组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走访,详细了解贫困户家中情况和当前贫困户所需所想,不断找问题、补短板,开展医疗救助、教育帮扶、产业帮扶、消费扶贫等帮扶举措。
  2.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上级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部署要求,始终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坚决抓好落实。结合疫情防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及日常监管工作,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治理。加强部门联合协调,积极配合公安等部门开展涉黑涉恶案件的查处。
  3.开展交通安全顽瘴痼疾整治。对全区的车辆销售、电动车销售、二手车市场进行地毯式清查,未发现有非标车辆销售和车辆改拼装等违法违规行为。协助有关单位取缔马路市场28个,对4个暂未取缔的马路市场实行临时管控。
  4.全力以赴做好创文管卫工作。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和国家卫生城市管理标准,对全区66000多家市场经营主体,尤其是对于学校食堂、餐饮店、小食品店、小作坊、农贸市场食品摊点等重点单位开展地毯式清理整治,专人盯住进行整改,局班子成员均驻所联系、指导、督查,局机关工作人员全部下沉至基层所,扎实做好市场环境整治、五小门店创文宣传、文明餐桌、投诉举报电话畅通等工作。
  5.全力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今年是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验收之年,一年来我局紧扣目标,对照《湖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创建评价验收工作方案》及评价细则,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尤其是9月份召开全区创建工作推进会议后,我局牵头制定创建攻坚工作方案,成立创建工作专班,各部门工作推进力度空前加大,对标对表,查问题补短板,注重打造工作特色与亮点,提升了群众知晓度、支持度、满意度,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坚持强化队伍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
  1.推进机构改革。20_年我局党组继续高度重视机构改革工作,面对改革遇到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今年9月我局机关“三定”出台,综合执法机构和事业单位的“三定”正在审定。机关人事、党务、政务、事务及业务工作过渡衔接顺畅。全局干部职工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要求,全力做好本职分内之事,同心同德、并肩作战,有效确保各项工作在改革过度期间高效有序开展。
  2.加强队伍建设。我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了“市场监管大讲堂”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基层所党支部进行整合,强化机关基层支部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坚持按章办事。扎实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治活动,出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纪律的管理办法》,强化廉洁作风建设,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工作氛围。
  二、20_年工作计划
  20_年全区市场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和省、市局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服务改革发展大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强化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全力服务全区发展大局。按照这一总体思路20_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再发力
  1.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服务市场主体。围绕“放管服”的工作要求,坚持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提升企业注销登记效率,实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以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为重点,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实施质量强区战略,落实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推进出台《娄星区开展质量强区工作实施方案》《娄星区区长质量奖管理办法》《娄星区区长质量奖申报和评审实施细则》等文件,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进商标、专利和标准化发展战略。
  3.全力服务保障民生。加强价格监管,围绕公共服务、教育、医药、电商等重点领域加大价格监管力度;严格计量监管,改善计量服务,全面开展法制计量监督和民生计量服务工作,营造诚信公平的消费环境。开展网络监管,规范电子商务行为,净化交易环境,促进我区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
  (二)在保障市场安全上再提效
  1.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抓好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各环节日常监管。发挥食品安全示范工程作用,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加强乡镇社区协管员队伍管理,规范农村集体用餐备案。落实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开展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摸排风险点,找准监管点。
  2.加强药械化安全监管。加强对药械经营和使用单位的日常监管,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加强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做好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持续推进药品医疗器械追溯体系建设,定期开展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摸排风险点,找准监管点。
  3.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严格落实“一单四制”制度,完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应急管理制度,积极推进特种设备信息化系统应用和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高电梯维保质量,守住特种设备安全底线。
  4.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行生产与流通领域联动监管,在生产领域注重抽查工业品,在流通领域侧重抽查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加强食品相关产品、防疫物资质量安全监管。通过监督性抽检分析、投诉举报、媒体曝光等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分析机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提供有力支撑。
  5.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托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协同监管平台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树立问题导向,建立问题解决式监管模式。
  6.强化综合执法和竞争执法。深入开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成品油、旅游市场、家电市场、建材市场、保健品市场、农资市场、网络市场、广告、民用“三表”、强制性认证产品、儿童用品、商业贿赂、商标侵权等各类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传销、规范直销;聚焦民生领域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侵权假冒等各种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办案力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7.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在前期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要求,立足市场监管职能,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场所,督促市场主体落实主体责任,落实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对防控重点再加固、对防控要求再落实,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三)在推进社会共治上再深化
  1.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渠道。利用电视、报纸、电子显示屏、移动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工作简报和科普宣传站等多种媒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策划专题宣传,营造市场监管的良好氛围。持续开展3·15、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全国质量月、世界计量日等专题宣传咨询活动。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力度,拓宽宣传载体,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增强公众消费维权意识。
  2.以放心消费为目标,着力健全消费维权体系。推深做实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投诉举报中心建设和12315应急队伍建设,畅通投诉举报网络,延伸维权服务的触角,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平台作用,及时办理各类投诉举报,推进举报投诉“诉转案”工作。
  (四)在队伍建设上再提升
  1.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继续从思想政治、法律法规、业务技能、职业道德四个方面深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突出作风、担当和本领抓队伍建设;重点开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加强一线监管业务知识培训和以案释法,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2.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更严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围绕“防”字抓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戒尺高悬,警钟长鸣。

  市场监督管理局20_年工作总结和20_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县市场监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局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防范市场风险,全力保障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四大安全”,不断促进市场主体扩量提质,全面提升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雷厉风行,积极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经受住了党和人民的考验。
  一、20_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党建引领,争做党建工作排头兵
  一是坚持党建统领,凝聚全力以赴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全面发动全员动员,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坚守岗位、带头恪尽职守、带头英勇奋战,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二是强化党性教育,提升政治定力。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强化干部理论学习,制定下发《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_年度学习计划》,依托“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平台,组织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习近平在防疫工作中的讲话精神以及党内法律法规,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市场监管人的政治定力。三是发挥监管职能,引领非公党建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要求,以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和发挥作用为重点,以非公企业“三岗联创”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及“四抓两整治”工作,初步形成了依托职能优势抓党建的工作格局。止目前,全县纳入党内统计非公企业共有88户,已建党组织37个,其中单独组建26个(党委2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21个),联合组建11个,覆盖企业79户,覆盖率89.77%。同时不断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力促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及“四抓两整治”工作落实落细;健全完善了非公企业党组织基本情况台账、党员基本情况台账、纳入组建党组织企业台账等“三本台账”,清理出影子公司、僵尸企业共64户。四是强化载体创新,提升党建活力。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发挥“党建+”作用,积极创新载体,发挥党建的新风引领作用。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与“防疫阻击战”“3·15”打假维权、“扫黑除恶”“义务植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系列活动,增强党员干部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脱贫攻坚、打造“公正放心营商环境”等工作的表率意识,确保辖区内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
  (二)聚焦营商环境,当好服务排头兵
  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护航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一是商事改革提速增效。今年以来,进一步围绕减环节、压时间、降成本,进一步缩短企业开办时间,新企业设立登记可2日内办结。打通部门之间的服务壁垒,实行市场监管、公安、税务、人社等部门业务“信息共享、同步指引”。企业从申请到领照全流程实现“无介质、无纸质、零见面”网上办理,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在窗口工作中做到“四清服务”(表格一次发清,受理一次审清,咨询一次讲清,材料一次收清),让更多的企业到民乐落地生根。目前全县共登记企业3571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4.53%。20_年度企业、合作社、个体年报率分别为96.80%、96.91%、97.11%,自主申报在各县局排名靠前。二是培育监管有力有为。不断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执法的规范化、公正性。今年全县市场监管领域14个部门共抽查市场主体57个批次、非市场主体4个批次,抽查市场主体825户、非市场主体127户,公示抽查结果786户;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市场主体12个批次、非市场主体3个批次,抽查市场主体164户、非市场主体136户。截至目前,通过甘肃部门协同监管平台推送涉企信息8188条。主动沟通、积极作为、履职尽责,全力推进“个转企”换挡提速。截至目前,新增“个转企”132户。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动落实市场主体轻微问题告诫、突出问题约谈,对轻微违法行为只提醒改正,不予行政处罚,切实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经营环境。三是品牌建设加速发力。目前,全县申请商标162件,注册商标96件,有效商标总量达788件。已经拥有国际商标5件,中国驰名商标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申请专利266件,授权专利208件,有效发明专利61件,有效发明专利每万人拥有2.67件;通过国际专利(PCI)申请1件,拥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户,甘肃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户。同时加快政策奖补资金的落实,对获得20_年甘肃名牌产品的4户企业落实奖励资金80万元。对20_年度授权专利的32户企业174件专利补助资金50.4万元。四是动产抵押为企解忧。充分利用业务培训、企业走访等机会,深入宣传《物权法》《担保法》和《动产抵押办法》,使企业掌握动产抵押办理程序,增强动产抵押融资意识。充分发挥职能引导和推动作用,广泛建立融资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至目前,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3件,融资3.98亿元,切实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五是清查涉企收费为企业“减负”。全面清查涉企收费,保障优惠减负政策落到实处,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积极部署开展了转供电环节价格专项整治行动,确保转供电降价红利传导至终端用户,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缓解企业经营压力。至目前,已清退一般工商业降价电费4.68万元,降低一般工商业和5G基站电费12.8万元。
  (三)聚焦执法为民,当好监管排头兵
  一是食品安全持续巩固,紧紧聚焦“食安民乐”建设,积极组织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净化全县食品市场和消费环境。在全县城区中小学学校食堂推广中央厨房配餐模式,至目前,中央厨房为城区6所学校1万4000多名学生配送半成品、成品,使学生吃得安全、健康。持续推进“陇上食安”互联网+明厨亮灶可视化智慧监管平台改造上线工作,已上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38家。其中餐饮单位274家(学校食堂96家,加入率100%),生产流通经营单位64户。共完成抽检697个批次,不合格24批次,合格率96.56%;完成快速检测2051批次,合格率100%;食用农产品快检室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完成5863批次,合格率99.9%。专项抽检共207批次,合格率100%。二是药械监管严守底线,共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县镇医疗机构,村卫生所1250家次,完成疫情期间防控药品抽样4个品种4批次、第一期药品监督抽样21个品种33批次,第二期药品监督抽样8个品种8个批次,地方性监督抽样30个品种30个批次,合格率100%。持续开展中药饮片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执业药师“挂证”专项检查,疫苗及冷链药品专项检查,二类精神药品专项检查,芬太尼等特殊药品专项整治并积极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已完成全年任务量的200%,为药械化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基础资料。三是特种设备监察到位,共监察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178家,监察特种设备720台(件),发现安全隐患72处,已全部整改完毕。全县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98.61%,登记率98.97%,排名均居全市前列;其中电梯检验率98.92%,维保合同有效率100%。四是工业产品质量持续提升,重点围绕非医用重点防疫产品、工业产品许可证获证企业证后监管、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严把工业产品“进出口”关。抽检化肥、建材、煤炭、成品油等4 类36家经营户的54个批次产品,合格率100%,全县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五是消费维权成果显著,坚持以消费者满意为宗旨,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至目前,12315投诉中心共接到投诉举报278件。其中消费者投诉176件、咨询211件,举报102件、建议24件,调处全国12315平台下派投诉1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万元。六是执法力度持续加强,我局始终坚持深挖案源、定性查处、依法办案,突出案件办理 “稳”“准”“狠”。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重拳出击、敢于亮剑,达到打击一个、教育一片,查处一案、震慑一方的目的,切实维护良好的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至目前,查处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21起,案值6.2万元,罚没款金额17.23万元,移交、免于处罚案件3起。
  (四)坚持靶向突破,争做攻坚排头兵
  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积极投身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和扫黑除恶“三大攻坚”战役,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担当作为。
  一是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持续做好生态宜居搬迁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进村入户与群众座谈,详细了解村情民意、贫困户情况,积极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在生态宜居搬迁工作中,反复走访,逐户摸排,耐心引导,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积极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为生态宜居搬迁户搭建创业政策宣传平台,在市场主体登记时提供“保姆式”服务指导,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二是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源头治理、管好流通、标本兼治”的原则,突出问题导向,狠抓薄弱环节,坚持专项整治与常态管控相结合,持续加大散煤治理、餐饮油烟治理、成品油质量监管、特种设备污染防治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等专项整治,全县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三是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战。立足市场监管职能,紧扣三年期总目标,以重点地区、行业、领域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市场领域整治行动,深入排查涉黑涉恶线索,全面开展“行业清源”,严厉打击经济违法行为,完成“线索清仓”和“案件清结”,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共排查20_年5月至20_年5月的一般性举报投诉381起,三次以上投诉举报12起,行政处罚案件52件,均未发现涉黑涉恶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场主体实现“宽进”,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有限的监管力量与繁重的监管任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市场监管干部队伍老化,专业人才匮乏,与当前的精细化管理、大数据、网络化、专业化发展等不相适应。监管重心下移,基层监管任务更加繁重,基层普遍面临人员不足、经费短缺、装备落后等问题。二是思想观念更新及本领恐慌。监管人员思维模式传统,大监管、大市场观念不牢,改革意识不强,自觉性主动性不高,不少问题都等3.15和媒体曝光才去应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动研究不够。三是对市场经济规律、市场监管规律、科技发展的认知不够。在互联网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互动蓬勃发展,一些新消费领域、模式不断出现,新问题投诉也随着增多,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的挑战加大。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和风险防控工作仍然面临较大风险,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失信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
  三、20_年工作计划
  20_年,县市场监管局将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按照“营造环境、规范竞争、促进发展、提升质量、守住底线”的工作思路,立足职责定位,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持续推动市场监管创新,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以更加有为的担当和更加勤勉的作风,不断开创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不折不扣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深入推进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发现问题严肃问责、绝不姑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认真梳理市场监管各个环节的廉政风险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控。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充分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严肃查处违纪问题,确保队伍清正、干部廉洁、风清气正。
  (二)持续抓好疫情防控,确保市场安全稳定。持续增强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扛牢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加大宣传发动力度,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放松,不断强化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各类市场主体落实防疫主体责任;加强价格监测和监管,保证生活必需品价格水平稳定;加强防疫物资质量监管,加大防疫产品监督抽查力度;持续开展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执法,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三)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公平市场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推动涉企信息部门间的共享共用,构筑市场主体联合惩戒机制。针对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突出问题,着重抓好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创新监管方式,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效能,努力营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发展环境。
  (四)加强质量监管,打造放心消费市场。深入实施“质量强县”战略,以质量提升行动为主线,着重监控重点领域产品,确保全县产品质量安全。完善计量器具强检制度,加强重点领域计量器具的监督,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品牌意识,加强商标品牌培育,积极引导企业注册商标,支持企业争优创牌。同时,持续提升消费维权工作效能,确保维权投诉渠道畅通、调解高效,切实提高消费处理满意度。
  (五)强化监管执法,规范市场安全秩序。充分利用职能,抓好日常监管、专项检查、抽检监测、执法办案,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四个最严”的标准,抓紧抓实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真正做到全覆盖、零容忍,努力营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六)夯实队伍建设,推动市场监管事业。围绕市场监管实际谋划体制机制创新,拓展“党建+市场监管工作”双向发力,不断推进党建与市场监管各项工作的互融互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凝聚市场监管力量,确保市场监管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进一步强化培训,创新方法,采取培训、外出学习取经等方式,推出“法规+业务”全新模式,通过全员学法与日常监管业务相结合方式,重点加强一线监管人员培训,学习监管新知识,树立新理念,培养新能力,深入推进“三项制度”落实,不断提升干部队素质。
  (七)积极开展宣传,营造良好营商氛围。充分利用微信群、张贴宣传海报、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强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及时曝光违法单位和产品提升群众的安全消费意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形成齐抓共管格局,逐步规范全县市场秩序。
  四、“十四五”时期计划
  (一)“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督管理基本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着力点,重点优化市场准入、竞争和消费环境,实施质量强县、知识产权战略,提升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创新监管方法手段,加快推进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市场监管高质量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督管理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建设、行政执法建设、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监管信息化建设和队伍能力建设,形成权威高效、统筹协调、科学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
  (三)“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督管理安全工作项目
  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一是强化监管体制改革。深入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的通知》《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共张掖市委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张掖市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共民乐县委 民乐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民乐县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建立完善县、镇、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覆盖率100%,以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为依托,不断夯实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基础。二是强化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快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的建设进度,在现有条件下,申请县委县政府对检验检测中心的实验室进行统筹安排,给予人员配备,实验室项目改造、检验检测设备购买费用进行支持,开展检验检测人员水平能力专项行动,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加快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资质认证进度,引进检验检测专业人才,到“十四五”末,食品检验检测能力达到5批次/千人。
  完善特种设备安全体系建设。一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严格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严厉查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综合应用甘肃省特种设备大数据分析系统和全省电梯应急处置管理平台,加强运用信息化监管手段,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对特种设备安全隐患进行动态管理,确保无重大事故发生,“十四五”期间,全县特种设备年隐患率低于4%。二是认真推广完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强制保险。运用保险机制创新电梯安全管理方式,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完善电梯监管体系,落实电梯安全各相关方主体责任,推动发展电梯责任保险,实现电梯投保率100%。三是强化液化气瓶质量追溯系统应用,做到质量安全有源追溯。积极推广“互联网+监管”气瓶安全监管方式,“十四五”末,辖区10000只及新增气瓶必须纳入甘肃省气瓶监管平台进行管理,全面实现气瓶安全监管从生产、使用、检验、报废全生命周期的监管,真正实现信息化动态监管。四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认真抓好《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规范》2个地方标准推广,督促企业100%依照2个标准要求认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防控和隐患治理,有效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确保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企业实现安全高质量发展。
  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体系建设。建设覆盖全县食品药品经营企业的智慧监管平台,指挥中心显示大屏(55英寸拼接屏3*4)、指挥中心监管存储平台及手机APP开发和VPN电路,将前端企业视频监控接入到指挥中心。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建设。新建生态工业园区所及南丰、永固、民联、三堡、六坝、顺化、丰乐7个市场监管所业务用房。
  (四)“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督管理经济发展项目
  一是强化市场主体培育。进一步深化企业准入制度改革,强化市场主体培育,依法依规压缩市场主体开办时限,深化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深化涉企信息公示、归集和应用。“十四五”期间,全县市场主体年均增加1500户以上,到“十四五”末,全县市场主体将达到21000户,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十四五”期间,“双随机、一公开”企业抽查总数占存续企业的比率保持在3%以上。
  二是着力实施品牌战略。围绕重点产业打造品牌,重点打造“民乐紫皮大蒜”“民乐板蓝根”“民乐当归”“民乐黄芪”“民乐苹果梨”等地理标志产品,加快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化发展进程,到“十四五”末,新增1至2个地理标志产品,发展2至3个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地理标志产品品牌。组织甘肃青龙管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银河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省长质量奖,提升相关行业质量品牌竞争力。围绕试点示范打造品牌,持续巩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全县人民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不断丰富品牌的内涵和外延。
  (五)“十四五”期间的基础提升项目
  持续以质量强县创建工作为抓手,以进一步完善质量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升质量工作水平,为县域经济发展添加“新动能”。一是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健全设施,完善功能,满足质量安全监管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建立现代化先进计量社会公用标准体系,全县拥有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逐步增加。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开展“标准化+”行动,推进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合格评定工作体系,努力扩大全县法人组织的认证覆盖率。推进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建设。健全质量统计分析制度,定期发布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二是实施质量攻关工程。实施产品质量可靠性提升行动。围绕重点产品开展质量状况调查。支持企业瞄准先进标杆实施技术改造,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难题,开发一批高质量、高效能、新技术、新工艺,推动民乐县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等主导产业产品质量持续提升。推动科技计划对质量技术研发的支持,加强县内计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三是加快标准提档升级。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完善标准供给体系,推动消费品标准由生产型向消费型、服务型转变。鼓励、引导企业主动制定和实施先进标准。推动优势、特色技术标准成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进一步发挥标准奖励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标准,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引领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四是维护有序市场环境。持续开展“双打”、公平竞争审查、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相关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形成各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职、共同推进的市场监管工作格局。“双随机、一公开”等跨部门综合监管、信息共享和执法联动机制基本建成,确保“十四五”期间,市场秩序持续平稳向好,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

推荐阅读:

  下半年管理计划模板范文(臻选3篇)

  仓库管理员未来一年的个人年度计划三篇

  仓库管理员的工作计划个人【11篇】

  幼儿园年度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2024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三篇】

  2024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计划范文